音乐背后的故事【音乐名片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03-11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内,可容纳2000多名观众的音乐厅座无虚席。不同肤色的观众们一次次起立,掌声接连不断,甚至还有欢呼,直到整个剧场都沸腾起来 这激动人心的场景,发生在青岛交响乐团“中华风韵”2009年美国巡演的最后一站。
从重组建立时的青涩到三赴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从在国内默默无闻到亮相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韩国统营音乐节,从名不见经传,到被业内专家评价为“潜力无限的乐团佼佼者”
经过四年淬火磨炼的青岛交响乐团,以出色的演出引起了国内外音乐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成为青岛乐团最美丽的一张名片。
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0个篇章的恢弘巨作,经久不衰的热烈掌声,散场很久了,观众依然沉浸在慷慨激昂的曲目中……这是2008年7月28日青岛交响乐团携首部拥有独立版权的原创作品――《奥帆组曲》在北京世纪剧院的初次亮相,随后又赴香港、上海两地进行了“乐动奥运”的奥运城市巡演。“《奥帆组曲》的诞生,标志着青岛交响乐团结束了没有原创作品的历史。”青岛交响乐团代团长连新国对此颇感自豪。
在对传统的德奥乐曲进行专业诠释的同时,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提高艺术创作水平,也是交响乐团安身立命之本和开拓市场的支点。而创作一部既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又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原创作品,对于青岛交响乐团这样一支成立时间不长的市级乐团来说,也绝非易事。面对职业化交响乐团的发展道路,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从乐团的组建伊始就给与了大力支持。
2005年4月8日,青岛交响乐团在青岛市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的基础上重新组建。同时,青岛市人民会堂也作为乐团的固定排练演出场所划拨进来,这就使青岛交响乐团成为全国首家场团合一、设施完备的地方级交响乐团。高的起点为乐团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天地,2008年奥帆赛的举办又为乐团的艺术生产提供了创作源泉。
为展现青岛“帆船之都、音乐之岛”的城市形象,突出山海城帆的都市特色,2008年,乐团特别委托美国好莱坞著名作曲家杰弗里?罗纳先生创作了交响乐作品《奥帆组曲》。由海的呼唤、扬帆万里、情系青岛、乘风破浪等10个篇章组成的《奥帆组曲》,不仅是青岛交响乐团成立以来首部拥有独立版权的原创作品,更是奥运史上首部反映帆船运动的交响乐作品。它将昂扬乐观的奥帆精神与美丽迷人的青岛风貌融为一体,在成为这座城市交响乐的代表作同时,也跻身于奥帆赛文化遗产的行列。
两步走,梦想有多远
指挥家,是一个交响乐团的灵魂人物。优秀的演奏家,也会积极促进乐团成员的水平提升。为早日实现成为一流交响乐团的目标,青岛交响乐团在成立的4年时间里,广泛邀请了国内外知名指挥家、演奏家与团合作,并聘请国内外同行专家进行讲解和指导,为演奏员提供了开阔视野的机会。
像克里斯蒂安?爱德华、郑小瑛、李心草、叶咏诗、俞峰、曹鹏、林友声等多位国内外知名指挥家,都先后与青岛交响乐团同台合作过。而著名演奏家刘云志、李传韵、刘扬、吕思清、秦立巍、盛原等,也在与乐团的合作中擦出了精彩的火花,使得演奏现场高潮迭起。翻看2009音乐季的演出榜单,我们会发现青岛交响乐团的特邀阵容更加“豪华”,尤其是拟定的三场室内乐音乐会中,还特邀了有着中国三个乐队首席之称的陈允(中国爱乐乐团)、梁大南(北京交响乐团)来青岛指导。相信有了“大师”们的参与,乐队协作能力和演奏水平将会有质的提高。
在大量“引进”知名指挥家和演奏家的同时,青岛交响乐团还积极地“走了出去”。乐团派出的“四重奏”组、 “八重奏”组先后赴法国、俄罗斯进行访问演出,受到了中国文化部和国外观众的一致好评,乐团还被俄罗斯文化电影署授予“突出贡献奖”;2007年10月,应韩国统营国际音乐节组委会的邀请,青岛交响乐团全团赴韩国参加开幕式演出并进行巡演,也在当地引发强烈反响;2009年新春美国的“中国风韵”巡演,更让青岛交响乐团成为中美文化交流史上中国交响乐团中惟一同期双跨卡内基、肯尼迪两道门槛的交响乐团,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与台湾高雄乐团在高雄联合演出的“水岸之恋”音乐会,也用音乐架设起两岸友谊的桥梁。
大量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让青岛交响乐团的年轻艺术家们受益匪浅。在世界顶级交响乐团经常光顾的举世闻名的艺术殿堂里演奏,能切身感受到它们所共有的美妙音响、艺术环境和专业管理,精湛的演技也在神奇的空间得到了最佳的体现。不仅如此,一系列的访问演出活动也加大了乐团成员的磨练力度,增加了他们的舞台经验,通过交流和学习开阔了视野,检验了自己的演奏水准。尤其在与知名指挥家、演奏家及其他乐团的合练过程中,很快就能找到感觉融合到一起,也极大地增强了乐团的协作能力。
在艺术和市场中穿行
有人说交响乐是曲高和寡的艺术,有着数不清的经典佳作,但愿意去欣赏的人却不多。青岛交响乐团虽然成绩斐然,但在演出市场的创收也是发展中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不同于电影院和话剧院,只要将票价降低就会有人来看,乐团要想将大众吸引进音乐厅,首先就要培养出交响乐的观众群。其实有时候并不是群众的欣赏水平不高,而是他们了解高雅艺术的机会太少。针对这种情况,青岛交响乐团先后开展了“音乐季”、“打开音乐之门”的演出和讲解活动,并通过成立爱乐俱乐部、青少年交响乐团在民间进行推广和普及。四年下来,乐团已经成为大众传媒和许多青少年观众关注和喜欢的对象。
根据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乐团还将2009年的音乐季活动分成了音乐季音乐会(含室内乐音乐会)、乐团国内巡演、商业演出和公益演出(含“进校园”普及音乐会)四大类别。每种类别都各有侧重,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欣赏需求。除此之外,乐团还将定期举办“名曲鉴赏”、“艺术沙龙”、“音乐世界是多少”、“专家讲堂”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活动,力求将高雅艺术植根于群众心中。相信这份根据市场和百姓口味烹制的“大餐”,会使得“众口不再难调”,乐团发展之路也将越走越宽。
乐手,用音色说话
从最初的“乐坛雏燕”,到如今的羽翼渐丰,青岛交响乐团所拥有的三管编制及全员聘用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挖掘和释放了自身潜能,给乐团带来了生机活力。
三管编制,即中国著名指挥家张国勇先生、世界著名指挥家朱晖先生曾任乐团艺术总监,青年指挥家徐东晓先生担任常任指挥,小提琴演奏博士刘玉霞女士担任乐队首席。演奏员由来自全国各大音乐院校和海外归来的优秀毕业生以及有演奏经验的其他交响乐团乐手组成。乐团实行的全员聘用制,破解了制约乐团发展的人才“瓶颈”。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严谨作风随处可见。乐团内演奏员位置的变动,直接体现了乐团内考核上岗,以岗定薪的体制改革原则。
在一个大型乐队中,演奏员的座次对他的声望和荣誉感都有着不小的影响。青岛交响乐团演奏员们的座次不是固定的。每年4月份的考核之后,都会有些人进前排,有些人到后排。这种前排后排的变化,直接与演奏员的薪酬挂钩。举例来说,坐在最前面的声部首席的收入,会比在后排的演奏员收入多出一半。曾经有一位声部首席因为考核分数过低,从首席变为普通演奏员,收入也顿时骤减。
现在的乐团成员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潜心艺术、苦练内功上,每天至少要保证4个小时的排练时间,为接下来的音乐季演出打下坚实的基础。已走在全国同行前列的青岛交响乐团,队伍的精神面貌富有生气和活力,因为大家都看到了乐团的美好将来。
常任指挥 徐东晓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奏员。曾在中央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任首席长号,与许多世界著名指挥家、独奏家进行合作演出。
曾成功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室内乐音乐会、中国国家芭蕾舞团交响乐新年音乐会等,担任青岛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以来,成功指挥了青岛交响乐团2006新年音乐会、拉赫玛尼诺夫专场音乐会及《奥帆组曲》首演音乐会。
乐团首席 刘玉霞
俄罗斯国立格涅辛音乐学院小提琴演奏博士,目前国内惟一的一位小提琴专业演奏博士。
现任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教授,副主任、硕士生导师,首屈一指的演奏家、教育家。先后在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舒瓦洛夫”音乐厅成功举行了三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是国家公派艺术类留俄学生在莫斯科举办小提琴独奏音乐会的第一人。
相关热词搜索:名片 故事 音乐 音乐名片背后的故事 名片故事 一张名片的故事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