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行事忠孝为先_世间善事忠和孝
发布时间:2020-03-10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作为孔子人学思想体系主体和核心的孔子伦理学说,本身也自成体系并且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一般认为,在孔子的伦理学说体系中,“仁”是最高范畴,是统摄其他各个范畴的元概念。在“仁”之下,还有“孝、悌、忠、恕、礼、让、信、义、廉、耻”等数十个具体的概念和范畴,它们都有其特定的伦理意蕴和主客体指归,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体现和反映“仁”的要求。这些具体的概念和范畴当中,忠、孝应当是最受孔子推重的为人处世之德。
孔子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他还说:“孝,德之本也。”“孝,德之始也。”就是说,在他看来,孝是人所应具备的最大美德,是道德的根本和开端。一个人如果没有孝心,就不成其为人。
那么,究竟什么是孝呢?孔子心目中的孝是就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而言,包括这样几个层面的基本要求:其一,子女应尽己所能满足父母的基本生活所需,使他们免于饥饿、冻馁和疾病;其二,子女应让父母心神安逸,不为自己而担惊受怕;其三,子女应努力建功立业,为父母争光,使他们名扬万世。
有人认为,孔子提倡的孝是对子女义务的片面责求,是愚孝。这实在是个误会。孔子在讲孝的同时,也要求为人父母者尽上自己的道德义务,即体行慈道。如果说孔子的孝论主要是对西周以来有关观念的综合和系统阐发,那么慈的思想则在更大程度上属于他自己的发明,因为从孔子开始,慈才被赋予了疼爱子女的伦理意蕴,并作为一个重要伦理概念和范畴进入人们的话语系统。
孔子的孝论很辩证,不是愚孝。他的忠说同样具有辩证色彩,不是愚忠。
忠是孔子伦理学说中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一个重要道德原则。孔子在其晚年曾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其他弟子不解,请教于曾参,曾子回答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对于“夫子之道”,许多人都理解为孔子的学说或者思想主张,这是不对的。“夫子之道”的“道”不是指思想学说,而是指具体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之道。孔子多次讲过君子要以忠信为“主”、为“宝”和“以忠为质”,还曾要求人们“言忠信”、 “行之以忠”,这些都说明,孔子一以贯之地重视身体力行忠的为人处世原则。
孔子心目中的忠,具有襟怀坦诚、以诚待人和恪尽职守等多重意蕴。在他看来,忠是上至国君下至普通民众的一切人都应具备的道德品格,不存在什么主体上的是与非;忠的美德不仅应当施于主体以外的所有人,而且应当施于主体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施于自己的祖国。
长期以来,不断有人宣称:孔子是片面忠君、绝对忠君的愚忠思想的发明者。孔子的确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之类的话,把忠的道德品格直接与臣相联系,但是在这里,“臣事君”的“忠”是以“君使臣”的“礼”为前提和条件的,并不是要求做臣下的片面忠君。
孔子所主张的人臣之忠,不是对君主个人的百依百顺、绝对服从,而是在人格独立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君主,同时恪守本职、兢兢业业。概而言之,孔子主张的人臣之忠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君主态度恭敬。就是遵循君臣之间的各种礼仪规定,“事上也敬”。二是尽职尽责,不尸位素餐。即所谓“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三是敢谏君过。孔子认为,敢于犯颜直谏是忠臣必备的品格,所以当子路向他请教事奉君主的方法时,他直截了当地回答说:“匆欺也,而犯之。”意思就是不要阳奉阴违地欺骗君主,而应当直言敢谏地冒犯他。孔子还说:“君命顺,则臣有顺命;君命逆,则臣有逆命。”就是说君主的命令正确,臣下自当认真执行;君主的命令不正确,臣下则应勇于质疑。可见,孔子所主张的臣对于君的“忠”,乃是内心的敬、奉职的勤和规过的勇三者的辩证统一,其合理性和进步性是不可否定的。
相关热词搜索:行事 为先 忠孝 人之行事忠孝为先 忠孝两全的人 历史上忠孝两全的人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