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本是什么意思 谈新善本的保护工作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分析新善本的定义、特征、保护收藏范围,介绍图书馆界对新善本保护工作的实践,并对黑龙江省图书馆新善本界定标准做简要说明。指出开展新善本保护是新时期图书馆发展的必然,是文献学、版本学学科建设的需要,图书馆界应高度重视近现代文献版本价值;提出在做好古籍普查的同时,开展新善本的普查工作,制定全国性保护规划的重要性,使新善本的保护和研究更加深入与广泛。
[关键词]黑龙江省图书馆 新善本 革命文献
[分类号]G256.2
新善本概念自从1953年被提出,图书馆界开始了对新善本有意识的重点收藏。革命历史文献、民国时期的珍贵版本、新文学的重要版本是新善本保护与收藏的核心内容。由于思想上没有真正意识到新善本的文物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少图书馆仍把新善本视作一般图书,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珍贵历史文献历经战争炮火和各种天灾人祸的磨难,能够保存至今已实属不易。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部分文献将会越来越稀有,对其的收集、保存、保护也就显得越发的重要。由于对新善本认识上的模糊、收藏范围的局限性、保护经费的缺乏、修复上的困难,相对于古籍善本保护,新善本保护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新课题,给图书馆新善本保护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若要做好新善本的保护工作,必须理清它的定义、特征、范围、收藏标准、生存状况,有必要开展新善本普查,制定全国性或区域性保护规划,应当象珍视古籍一样珍视新善本。
1 新善本的特性分析
1.1新善本的定义
新中国建立后,图书馆界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辛亥革命之后珍贵稀有文献的入藏和保护,为此引入了新善本的概念。1953年,时任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善本部主任赵万里先生提出“新善本”的收藏标准为思想性、历史性和艺术性,但重在稀有罕见上。这一收藏标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开创了国家图书馆对于新善本有意识的重点收藏,第一次提出了新善本的概念。但在新善本内容上,格外突出了较强的政治性。许多图书馆也是基本依据此标准,侧重革命文献和进步文献的收藏与保护,淡化了对其他珍贵文献的收藏。
1998年,国家图书馆赵洁敏、黄霞对新善本有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所谓新善本,是相对古籍善本而言的,有承上启下之意。其收藏范围基本上是从辛亥革命起至建国前这段时期的书刊资料,主要内容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时期出版的各种进步书刊;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早期译本以及宣传马列主义的书刊资料;解放区、根据地出版的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作油印本、单行本、汇编本等。此外,还有少量太平天国、义和团的历史文献。”此定义,内容上偏重于进步书刊、革命文献,在时间上大致是从辛亥革命起至建国前这段时期,在时间上设定了下限,收藏范围较窄,限制了建国后珍贵历史文献作新善本入藏,不利于新善本的全面收藏和保护。
2003年,姜德明先生提出新文学作品“善本”的概念,认为“除了重要原本和初版本、孤本、手稿本外,作家题跋本、签名本、亲笔校订本、部分土纸本、革命烈士的书和引发文坛书林重大风波的书以及具有特殊装帧艺术价值的书等均可入善本之列”。扩大了新善本研究鉴藏范围,强调了版本价值在新善本收藏中的重要性。
2004年,郑州大学图书馆赵长海研究员参照对古籍善本的定义及各图书馆对新善本的入藏实践,提出“新善本是相对古籍善本而言,在近现代历史上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且又流传稀少的书刊资料,均可视为新善本”。赵长海提出的新善本概念参照了古籍善本的“三性”原则,吸纳了古籍善本定义的灵魂和精髓,强调了新善本是古籍善本在时间上的延续,时间上不应该有下限,当前出版物也是有新善本的观点,较为准确。
1.2新善本的特征
1.2.1版本特征 古籍文献与现代文献的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①文献内容是用文言还是用白话写成的;②文献装帧是传统的木刻线装方式还是现代的装帧方式,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其成书时间、文献内容、版本类型等方面具体情况进行判定。
相对于古籍善本而言,新善本的“版本要素”应包括:封面、封底、扉页、版权页、横排、竖排、简体、繁体、开本、版式、平装、精装、版次、印数、插图、插照、出版标记、版权印花等等。
相对于古籍善本而言,新善本应是具有历史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好版本与好文本。在版本方面,要强调版本的代表性及重要性,要突出文献价值在新善本中的重要性。如“新文学善本”主要包括重要新文学书籍的原本、初版本、孤本、手稿本、精校本;民国时期的签名本、毛边本、精印编号本;革命文献中的土纸本;因作品被禁而出现的伪装本、删节本等等
1.2.2历史文物性特征 新善本中的“民国时期的珍贵文献”、“新文学善本”是文物珍品,极其珍贵。它们真实地反映出那个时代政治、文化、经济生活的各个侧面,记录了近现代中国经历的多次革命变革,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最动荡的时代,突显了历史文物性特征。
1.2.3学术资料性特征 新善本含有大量学术珍品,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利用价值。辛亥革命以来众多著名学者秉承传统中国文化,吸纳西洋现代文明精神,西学东渐和中西文化碰撞在文、史、哲诸领域产生了各类重要学说,产生的各种社会思潮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交汇碰撞,文化论争与文化现象繁荣昌盛,是一个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学术的活跃必然带来论著与出版物的繁荣,各种书刊代表着不同的立场和观点,乃至相互对立的立场,客观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真实面目,忠实记录了各种学术的演进历程,许多学术性较强的文献至今未见再版,是极具研究利用价值的学术资料,新善本具有明显的学术资料性特征。如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陆侃如夫妇的《中国文学简史》、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郭沫若的《青铜时代》、阿英的《晚清小说史》等,都具有较高的学术资料价值。
1.2.4艺术代表性特征 新善本含有大量艺术珍品。辛亥革命以来正值近代出版业发展时期,西方的机械印刷排版技术传人中国,只有“现存新善本能反映出当时的印刷水平与多样化,而且其中不乏印刷考究,插图精美具有艺术性的文献”在书籍从线装向现代装帧的转变时期,鲁迅、闻一多、丰子恺、叶灵凤、陶元庆、司徒乔、李金发等近代著名学者、画家均曾自制或应邀为书籍的初版设计过封面,这些具有纪念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表现出了“新善本”极高的艺术代表性特征。
2 社会各界对新善本的关注与支持
2.1新闻媒体对新善本的保护也高度关注
2005年6月10日《新京报》说:图书馆民国书刊损毁严重,文献历史可能有近代断层;2005年6月26日《北京娱乐信报》以“国图着力抢救民国文献”为题进行重点报道;2005年7月14日《重庆商报》报道:让人忧心!重庆图书馆民国文献损毁过半;2008年1月7日《光明日报》报道称:重庆图书馆民国文献亟待 保护;2008年11月11日河南日报报道:河南大学民国文献阅览室已正式对公众开放,这是河南省首个以民国时期文献为专题的阅览室;2009年3月26日《东北网》以黑龙江省将全面推进新善本普查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百度”一下“民国文献”、“新善本”,相关网页达3 000余篇;经营新善本的旧书店全国有数千家,仅加盟“孔夫子旧书网”的就将近4 100家。网络上各种旧书网几十个。2002年成立的“孔夫子旧书网”,到2006,年10月,网站聚集了13万多名网友,每天有几千个帖子的发言和讨论,日访问量达40万人次,已成为全球第一大中文旧书交易网站。
2.2各界人士对新善本保护工作的支持
建国之初,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在开展新善本的收藏保护工作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李淑一无私地将已装裱成册的毛泽东的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手稿赠给了北京图书馆;闻一多的夫人高孝真女士及闻一多的亲属出于对图书馆的信任,将先生的著作手稿约170种、8841页全部捐献;柳亚子捐赠了全套《向导》、《中国青年》等杂志;梁启超子女梁令娴等捐赠梁氏手稿393种、8266页;国家图书馆从1954年起先后接受著名作家大量手稿,建立了章太炎、王国维、鲁迅、郭沫若、矛盾、闻一多、老舍、巴金、曹禺等手稿专藏。国图新善本特藏共计图书9200余种,1.3万余册,期刊1300多种,是党史研究、马列主义早期传播研究和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史料。
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的藏书及手稿,于1962年全部捐赠给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资料室;著名教育家徐特立的私人藏书于1983年3月正式捐赠给湖南图书馆。
2003年7月,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了唐?生平与藏书精品展,他的子女把他一生珍藏的四万多册现代文学图书,捐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唐?先生生前致力于五四以来新文学的研究,曾受过鲁迅的教诲,在文-艺界以藏书著名。可以说他的一生是在买书、藏书、读书中波过的。巴金先生说,有了唐?的这些书就有了中国现代文学馆藏品的半壁江山。
3 国内图书馆界开展新善本保护工作的实践
1964年夏,辽宁省图书馆建立新善本书库,划定新善本界限,凡中文平精装书中的革命文献、价值昂贵、流传稀少的图书为新善本,加强管理,不外借。新善本书库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除。2000年后,辽宁省图书馆开始重新修定新善本入藏标准,将1949年以前出版的近现代著名文学家、科学家主要著作的早期版本、解放前东北地区报刊原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宪法及其他各种法令的初印本和重要版本作新善本入藏。
解放初期,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原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先生就有对民国时期出版物作总结的构想,故特别注意对旧平装(民国出版物的泛称)的收集。1980年,在顾廷龙先生建议下,上海图书馆根据馆藏编印了《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上海图书馆也为民国文献设立了专门珍本书库。
南京图书馆、重庆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湖北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天津图书馆等各省及直辖市公共图书馆所藏民国文献数量可观。这类公共图书馆是地区文献收藏中心,同时又是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地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居留地,因此它们也是民国文献收藏的主体。有的图书馆把民国版的图书归入了古籍部,如中国科学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有的更把民国时期的珍贵版本定为新善本或民国善本,如国家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
2002年,山西省图书馆制定了《山西省图书馆民国文献建设与保护实施方案(草案)》,对应于古籍文献与善本古籍文献,提出了“民国文献”与“民国善本”的概念,以涵盖1911(或稍前)―1949年(及稍后)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国范围内所出版发行的所有文献。在《民国文献建设与保护实施方案(草案)》基础上,参照确定古籍善本的三性九条的标准,确定了民国善本的具体标准,突破了以解放区或根据地为标准的政治性的地域限制。
贵州省遵义市图书馆将新善本收藏与地方文献的收集、特藏书库的建设结合起来,提出了“准新善本”的概念,把重点放在反映本地和周边县市重大历史事件、反映本地作者作品的文献上,尤其是本地出版物(地方志、年鉴、部门志、地方报纸、杂志等)、内部资料、本地作者手稿等。根据这一原则,他们把调查、摸底的重心放在古籍书库、过期期刊书库和黔北文艺家作品陈列室,有针对性筛选本地历史上的连续出版物和濒临绝迹的地方文献。
辽宁省锦州市图书馆建于1950年4月,原为辽西省图书馆,是建国初期全国仅有的几十个公共图书馆之一,对我党在东北地区创办的报纸收藏较为丰富,因此,从90年代开始对东北地区早期报纸进行保护性收藏和研究工作。
保护与开发民国文献有益于文献寿命的延伸、民族文化的延续、学术研究质量的提升,《民国籍粹》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分会、教育部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立项影印的一套大型的民国丛书,其宗旨是抢救、保护濒危的民国文献,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本套丛书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0所高校图书馆馆藏的民国图书为主要选择来源,以平装书、社会科学类图书为主,尽量入选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民国时期各界重要人物与学者的著作。该丛书选取8000余种民国时期出版的图书,按出版年代分段整理并以原貌影印方式出版。
为加强新善本的保护工作,2008年12月,黑龙江省图书馆成立专门课题组,起草了《黑龙江省图书馆中文新善本保护工作方案》,制定本馆新善本的收藏标准,对馆藏新善本进行清点和编目,做到摸清家底,避免在图书替旧过程中造成新善本的流失。2009年3月,在全省重点文化工程推进工作会议上,启动新善本保护工作,做到摸清家底,避免在图书剔旧过程中造成新善本的流失。“针对我省古籍收藏量少,各单位古籍普查不均衡的现状,省文化厅决定,在做好古籍普查的同时,在全省公共图书馆范围内启动新善本的普查工作。这是古籍保护工作的深化和拓展,在我省来说,是文化工作的创新。”特别强调“古籍藏量少的图书馆,可将古籍保护和新善本保护一并考虑。新善本普查要参照古籍普查方式,采取中心馆带动,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①就目前的情况看,新善本的收藏与研究机构主要是图书馆界,黑龙江省图书馆在新善本基本理论研究和保护实践方面的工作主要有:制定了《黑龙江省图书馆中文新善本保护工作方案》、确定了新善本入藏标准,这一标准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突破了解放区、根据地的地域限制,扩大了新善本的收藏范围。提出了“地方文献类新善本”的概念,而且还提出要重视对创刊号、报纸号外、连环画册的保护性收藏;对全省从事古籍整理、新善本整理人员进行有关新善本知识系统的培训;以“新善本基本理论与保护实践研究”为题,申请2009年黑龙江省文化厅的重点课题;为了更好地宣传新善本的保护工作、普及新善本保护知识,黑龙江省图书馆特别举办“馆藏新善本专题书展”。此次书展陈列的图书,全部定位在民国时期的初版本、新文学的重要版本和革命文献。
4 结语
对新善本的保护与研究,有益于抢救、保护、开发濒危的珍贵文献;扩大新善本的保护收藏范围,有助于近现代文献版本学深入探讨和研究;对新善本保护的具体措施、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法、保护开发利用案例,全国性或区域性保护规划,有利于图书馆界在新善本保护上达成共识,使新善本的保护和研究更加深入与广泛。
相关热词搜索:善本 保护 工作 谈新善本的保护工作 简谈古籍善本及其保护措施 图书馆新善本工作刍议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