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的人生谋略] 孙子兵法与人生谋略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格林斯潘是世界金融圈内呼风唤雨的人物。从1987年担任美联储主席到2006年卸任,其影响力无人能及,曾被誉为“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士之一”。   对于金钱,格林斯潘不是贪婪地占有,而是有序地管理。他自19岁开始陶醉于金融和股票市场方面的知识,金融管理生涯长达50余年。特别是在美联储主席的高位上,他就像一支乐队的指挥大师,依靠他的智慧和谋略,管理着庞大的美元帝国,创造了美国经济奇迹。可以说,他的金融谋略,就是人生谋略,他的金融智慧,便是人生智慧。
  关注数字,更关注数字背后
  格林斯潘能够稳坐美联储主席宝座,一而再再而三地连任,是因为他有他的高招、绝招,其中之―就是格林斯潘依靠对数据的痴迷和严谨的分析得出的结论。
  步入金融界之后,他经常把自己埋在大量的统计报表、原始数据以及直接或间接送到面前的各种信息中。他的公文箱里,常常装满了诸如《航空周刊》之类的经济贸易期刊。
  英格兰一位前银行行长说过:“我们都当笑话说他的一点,就是他一描述美国经济状况,就会说,我从爱荷华州的吸尘器工业中得到的数字表明,经济正在上升(或下降或别的什么)之类的。他对经济中正在发生的一切,有着最深入细枝末节的了解。”
  格林斯潘不断收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他以专业经济分析方法,每天搜集和分析大量的经济运行数据。遇到要研究什么经济难题,就一头扎进繁琐的统计图表,找出上千个统计数字,翻个“底朝天”。后来,他更加依赖统计数字来得出结论。
  格林斯潘的同事们说,格林斯潘对琐碎数据的偏爱,常常使他能够早于其他人看到重要的经济力量,并随即预作安排。1994年2月,当他对通货膨胀预先发起进攻时,一时众说纷纭,批评者们预言格林斯潘捕风捉影地化解通货膨胀压力的做法会再次引发经济衰退,但是他顶住了批评者们的挑战。结果,格林斯潘使过热的经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美国经济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繁荣时期之一。
  令人惊讶的是,虽然格林斯潘以对数据的痴迷而闻名,但他显示出强烈的愿望去发掘在官方数据之外的信息。有一件事可以说明这一点:当时他就认为价格处在一种接近稳定的状态,因为他认为官方的数据比真实的通货膨胀率高了1.5个百分点。
  格林斯潘与数字的奇缘,也映照着他的公众观点。他的更深一层的思想是,不仅要关注数字,而且要关注数字背后的东西。他说:“我们的立法人整天接触着各种各样的数据,我认为,注意数据的下面是什么,是至关重要的。”
  保持独立,却不封闭自己
  格林斯潘声称他不喜欢社交场所,但他的身影却在各种鸡尾酒宴上无所不在,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收集来自各方面的政治意图。
  格林斯潘看似拘谨,说话腼腆,其实绝不是那种没有政治头脑的书呆子。为了和华盛顿那些政治领袖们打交道,格林斯潘从福特时期就培养对网球的兴趣。白宫的网球场向来是权力游戏的场所,是联络感情的地方。为了适应这一新环境,他苦练球技,水平提高很快。等格林斯潘当美联储主席时,他已经被列入白宫网球队伍的名单里。
  格林斯潘清楚,掌管美联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妥善处理和白宫的关系。
  一般来讲,白宫和美联储的关系总是不冷不热。因为美联储是独立于白宫以外的一个机构,它只向国会负责而不向总统负责。
  在美国的历史上,有多任美联储主席都对白宫不“感冒”。否则,就意味着美联储丧失了宪法赋予它的独立性,就会遭到来自国会以及来自华尔街金融大亨的指责。里根执政时期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甚至拒绝到白宫与里根见面。
  除了在体制上相互制约以外,在对经济的追求上,政府与美联储的目标也往往并不一致,政府追求的是本届任期内的效应,而美联储则偏重于长远发展的考虑。同时,由于政府与市场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政府考虑问题的着眼点与市场考虑问题的着眼点往往产生矛盾,而美联储显然更多地要听从市场。
  格林斯潘总结美国历史上的美联储主席的经验,发现凡是在美联储主席任上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不论是强硬地对抗,还是圆融地化解,都是能够在白宫及政府的压力之下,坚持美联储体系的独立性。当他出掌美联储帅印的时候,就不能不在考虑经济问题的同时,把政治因素也考虑进去,而目的却是为了在政治压力下更有效地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
  当年,这个严重谢顶、皱纹深刻的老头和他的美联储是如此顽固地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可以肯定,他练就了在华盛顿供职所必须的精明,他玩数据和玩政治游戏是一样的老练。

相关热词搜索:格林 谋略 人生 格林斯潘的人生谋略 人生谋略 诸葛亮谋略人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