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偶像明星制】偶像明星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近日,以经济学家著称的郎咸平先生被爆出一条奇怪的新闻,据说郎咸平先生在某明星网站上成了加盟的“艺人”,并且标明出场费是20万。郎咸平先生很快在自己的博客上有了回应,说这是虚假信息,是某些人丧失道德底线的炒作,并称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我觉得,郎咸平先生的反应有点过了,没必要用这么隆重的方式加以回应,轻轻一笑就完了。此前,在《百家讲坛》上出了名的某些学者,那倒真的是有20万的出场费,人家不是照拿不误?谁也没觉得钱烫手。
眼下明星的包装模式已渐渐被大家熟悉,比方说有事没事混个脸熟,在媒体上经常性地出现,说说笑话打打趣,按照经纪公司的包装要求,说点符合包装形象的话。如果面对青少年市场,就装装嫩;如果针对成年人市场,就说点假深沉的哲理;如果针对某一个性别,就假装是大众情人,隐瞒一下自己的婚姻状况;如果想两性通吃,就搞点或真或假的同性恋;新作品发行的时候,更要爆点吸引眼球的料等。总而言之,大众偶像的包装就是在明确市场定位后,瞄准市场目标作出一系列的策划,将偶像包装成这个市场最需要、最受欢迎的形象,或者退而求其次,做不到最好,做到最出名也行,哪怕是恶名。如果出名是结果,在这个问题上,当今社会的确有很强的“不问动机,只问结果”的特征。至于偶像本人是否真的像包装的那样,那是另一回事。比方说艳照门事件中的某个女偶像,原先还装得很嫩、很纯、很天真,主打青少年“小朋友”市场,没想到一不小心,风云突变,形象突然被定位成“很黄”的样子。经纪公司不愿善罢甘休,蛰伏了一段时间,索性改了,改走成熟女性路线了,虽然还是“很傻”。
娱乐明星的这种包装方式,完全是市场化的操作方式。娱乐圈本来就是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方,炒作早已司空见惯,没什么稀奇。但是,现在市场化的领域越来越多,图书也是一个大市场,因此,包装娱乐明星的套路,也开始出现在图书市场。同娱乐圈要细分市场一样,图书市场也要划分市场范围。比方说,主打青少年图书市场的,就造几个时髦的“80后作家”。主打文化知识较少但又比较渴望接受文化知识的普通大众,便造几个学术“超男”“超女”。至于这些作家偶像、学术明星的图书作品,是不是他们自己写的,与某些“80后作家”一样,大可怀疑。比方说某个在《百家讲坛》出了名的老师,与出版商签的合同是,每年要完成4部书稿,每部15万字,要都是自己写的,那才真的了不起。有一种情况是搞一个工作室,一群人根据市场热点确定选题、收集资料,提供给某个符号性人物,由他“说”,说完以后整理成书稿,作家最后审一下,把一下关。这样的流水线作业,每年能出好几本书。与娱乐明星一样,偶像作家也要经常混个脸熟,最好的方法就是电视。前不久的张悟本,走的也是这条路子。
学术明星商业运作、赚钱的方式,也不仅仅是图书,很多时候还包括演讲、讲座的出场费。如果说大大小小的娱乐明星出场费有明确的标价和档次,学术明星也一样。如果说娱乐明星都有经纪公司为他们打理后勤、宣传工作,不少学术明星也一样。如果说娱乐明星与经纪公司的金钱分配关系是按一定的比例抽成,一些学术明星也差不多。要指出的是,作家明星借鉴娱乐明星的包装方式,目前还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成功的范例有限,除了几个“80后作家”,其他长期性成功炒作的不多。娱乐明星与经纪公司闹翻的事,也时不时地出现在偶像作家与出版商那里。前不久有出版公司计划签约作者,条件不仅仅是作品数量和版税,而是给作者以出版公司的股份,目的是将作者与出版公司捆绑在一起,就像经纪公司签约娱乐明星一样,但是,条件看起来更优厚些。
郎咸平这次被人爆了这条奇怪的新闻,可能是因为有人认为他有类似娱乐明星包装的嫌疑,便以这种方式调侃他一下。事实上,就同娱乐明星有的还不错、有的很糟糕一样,学术明星、偶像作家被市场化包装也不一定都是坏事。比方说“五四”运动时期,办了一份《新青年》,很快便包装出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一批当时的明星。所以,万事不能绝对。在市场化的大趋势下,作家、学者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也未必是件坏事,这就同企业生产产品一样,关键在于你的产品质量如何。如果纯粹只是搞点噱头、大肆赚钱,而没有货真价实的好产品,自然会被人骂。郎咸平先生面对这种“恶作剧”,真正要做的是,保证自己的作品质量,没必要对此太紧张。
编辑/任 涓 woshirenjuan@126.com
相关热词搜索:文人 偶像 明星 文人的偶像明星制 偶像明星 明星偶像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