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1919年,官商合办的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在京西石景山建设炼厂,北京近代黑色冶金工业由此起步。其时,北洋政府换届频仍,军阀混战,时局动荡。石景山炼厂的建设是中国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融合,引进西方技术自主开发资源和发展大工业的早期尝试。但在外国资本的强大压力和社会动荡的影响下,内忧外患,资金短缺,于1923年停建,只完成设计工程的80%。1928年,国民政府清理该公司,改组成立农矿部龙烟矿务局,对所辖石景山炼厂只保管,不续建。直至“七七事变”,炼厂尚未投产。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强行占有炼厂,将其改组为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华北兴中公司下属的“石景山制铁所”。日本当局从其国内搬迁二手设备,调用1000余名技术人员,并驻军2000余人,强迫大批中国战俘和农民服苦役。1938年11月,高炉投产出铁。同年,兴中公司改组为“北支那经济开发株式会社”,成为侵略者掠夺华北资源的中枢。此后,日商分别于是年、1939年、1940年在北平先后组建浅香铁工厂、久保田铁工厂、锻造株式会社,并控制了中华汽炉行,将其改建为中华铁工厂。至此,北平共有5家钢铁企业,全部被日方控制,生产战争急需的钢铁制品。1942年,“北支那经济开发株式会社”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合资成立“北支那制铁株式会社”,继续从日本和华南迁建生产装置,把石景山制铁所建成华北的炼铁基地。侵略者强制推行野蛮生产,仅1944年3月,“北支那制铁株式会社”即发生工伤事故31812起,大批劳工伤亡。工人奋起罢工,破坏设备,并打死了日本工头。抗日战争期间,该厂累计产铁25万吨。至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侵略者将高炉铸死,使工厂瘫痪。
抗日战争胜利时,北平的钢铁企业全部处于停产状态。1945年11月,国民政府行政院资源委员会接收石景山制铁所,改名石景山钢铁厂(以下简称石钢),北平另外4家钢铁企业也相继被政府接收。锻造株式会社被改建为北平第二修械所,脱离了钢铁行业;1946年,久保田铁工厂并入石钢;1947年,政府将浅香铁工厂拍卖,由新业主改组为建国制铁总厂股份有限公司,并在收取赎金后将中华铁工厂发还原业主。是年,行政院资源委员会成立华北钢铁公司,管理石钢、宣化铁矿、天津炼钢厂、唐山制钢厂,着手恢复石钢的生产。1948年初,该厂一座高炉出铁,当年产铁3.6万吨。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北、东北战场上节节胜利,国民政府急令石钢南迁。该厂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在华北局城工部领导下组织工人开展“反南迁,迎解放”的护厂斗争,使工厂较完整地得以保存。1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二兵团143师解放石景山。该行业历经30年磨难,终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北平解放后,石钢职工焕发出极大的热情,捐献器材,抢修设备,该厂于1949年6月恢复生产。建国制铁总厂、中华铁工厂也先后复工。1949年8月,石钢改属中央金属工业处,11月又改属重工业部领导。同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公逆产清管局没收中华铁工厂的日伪资产,改名汽炉制造厂(1952年又改组为暖气材料厂)。在迅速恢复生产的同时,首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职工生活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毛泽东主席1951年亲自给石钢复信,安排解决钢铁工人收入较低的问题。到1952年底,北京黑色冶金工业全面恢复,石灰石开采、烧结、炼焦、炼铁、铸造、轧钢设备全部投产。3年内,石钢实现了自1919年建厂30年未完成的目标,达到并超过了设计生产能力,年产生铁34.4万吨。
1953年,石钢的高炉发生重大事故,暴露出诸多生产管理漏洞。北京黑色冶金行业引进苏联的管理经验,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和技术规程,开始实行专业管理。
从1955年开始,在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运动中,北京市将一批与钢铁生产相关的中、小型企业合并重组。1956年,北京市暖气材料厂的侧吹小转炉、电弧炉投产,结束了北京不生产商品钢的历史。1958年5月,石景山钢铁厂开始扩建,并于当年改组为石景山钢铁公司。是年,北京市成立冶金工业局,管理地方冶金企业。北京地区初步形成由石景山钢铁公司和冶金局所属地方企业构成的黑色冶金产业。
“大跃进”开始后,北京市贯彻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精神,动员70万人大炼钢铁。除冶金系统的企业外,中央在京单位、各区县及人民公社筹建了几十家小厂矿,建设小高炉1625座,小转炉2106座,炒钢炉1.7万座。是年,北京共生产生铁48.5万吨,钢12万吨,钢材5.2万吨,产量猛增。该时期奠定了北京的炼钢生产基础,但土炉生产的钢铁质量低劣,原材料供应也十分紧张,一度从海南岛调运矿石,产品成本上升,效益低下。1959年,石钢开始在河北迁安建设大石河铁矿。建设者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奋斗,仅用一年即奇迹般地完成了主体工程,并于1960年9月投产出矿。在“大跃进”的影响下,北京扩大钢铁生产规模,片面追求高产量,战线拉长,投资过大,一部分项目不配套。为了完成高指标,企业拼设备,拼人力,开展“夺钢大战” ,付出了沉重代价,产品成本上升,质量下降,全行业出现严重亏损。同期,苏联专家撤离,使石钢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核心工程连轧机组的建设被迫中断。
1961年,全国经济战线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针对“大跃进”引发、暴露的问题,冶金部、北京市对该行业进行调整。石钢停缓建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厂和大型轧钢厂;小高炉、小轧机停产;厂级单位从24个减为17个;职工在3年内从5.6万人减至2.5万人。北京市冶金局也将管内企业适度“关停并转”,保留13个厂,以品种、质量、新材料研制为重心,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经过两年调整,北京黑色冶金行业于1963年扭亏为盈。1964年12月,中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在石钢建成投产;石钢自主开发并在国内外率先应用高炉喷吹煤粉技术,高炉利用系数、入炉焦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65年,北京黑色冶金工业生产精矿粉51.5万吨,生铁115万吨,钢32万吨,钢材44万吨,大部分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是年11月,市冶金局改组为北京冶金工业公司。
1966年,石景山钢铁公司改名为首都钢铁公司(以下简称首钢),北京冶金工业公司改为北京市冶金工业局。“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无政府主义泛滥,正常的政治、经济秩序被破坏,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68年,首钢的炼钢系统因铁路运输受阻停产8个月。规章制度废弛,连年积累的各种隐患于1971年爆发,连续发生重大设备、质量、安全事故。周恩来总理对此作出批示,该公司随即开展“查思想、查责任、查安全、查制度”的整顿性管理活动,重新建立部分制度,生产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
1972年,首钢改由北京市主管并与冶金局合并,身为企业,同时担负北京市对冶金行业的管理职能,管理北京地区黑色冶金和有色金属行业的56个厂级单位。1977年,北京市恢复冶金工业局,北京黑色冶金工业再次分立成首钢、冶金局两个系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北京黑色冶金行业加快了发展步伐。1978年,首钢跻身于国内八大重点钢铁企业之一,管理40个厂,职工7.1万人;冶金局管理22个黑色冶金企业,职工3.5万人。全行业年产精矿粉330万吨,生铁245万吨,钢179万吨,钢材117万吨,实现利润3亿元。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十几年间明显地拉大了差距,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品种单一、污染严重,亟需进行全面的改造。
1979年,首钢被国家确定为改革试点企业。1981年,首钢开始实行利润包干,在国家指令减产9%的情况下实现了减产增收。翌年,技术改造投资由国家拨款改为企业自筹。1983年,北京市撤销冶金局,其所辖黑色冶金单位全部并入首钢。至此,北京的钢铁工业整合为一家企业。该公司利用承包积累的资金完成了对烧结厂等炼铁系统主要工序的改造和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原北京第一、第三轧钢厂搬迁改造工程也相继动工。1984年,首钢初步建成计算机系统,迈出了信息化管理的第一步。该公司从1986年起,采取引进并改造国外二手设备、与外商合作制造、国内配套等方式对炼钢、轧钢系统进行改造。1988年,该公司实现了利润总额连续10年平均递增20 %的目标,年产精矿粉605万吨、生铁336万吨、钢358万吨、钢材314万吨,环境保护、职工收入与福利水平也有显著提高。同时,开始以承包形式跨地区、跨行业兼并企业,建立中外合资企业,进行多元化、国际化经营的尝试。
1989年,首钢通过国家一级企业考评。1990年,该公司扩大出口,承揽海外工程,创汇额大幅增长,当年利税总额达30亿元,在国内名列前茅,生产经营涉及矿业、钢铁、机械、电子、建筑、海运等领域。1992年,首都钢铁公司改名为首钢总公司。同年5月,邓小平同志视察首钢,鼓励干部职工“换脑筋”,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是年7月,国务院批准扩大首钢的投资立项、资金融通和外贸自主权,该公司随即迅速提高生产能力,在海内外购并企业,扩张生产经营范围与规模,炼铁能力由300万吨猛增至800万吨,综合生产规模进入国内前三位。
1993年,国内钢铁市场进一步开放,并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面对国家提出钢铁限产和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形势,首钢在计划经济的巨大惯性作用下继续增产和扩大对外投资,1994年钢产量达823万吨,超过鞍钢居国内首位。按照其承包制统计口径折算,是年实现利润52亿元,但却造成锭、坯、材库存107万吨,占用了大量资金。同时,一些具有一定盲目性的投资项目使基本建设战线拉长,投资规模过大,职工人数也剧增至26万人,该行业出现资金严重短缺,周转十分困难的局面。在严峻的形势下,改制和调整迫在眉睫。
1995年,首钢总公司开始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改革,同时,以注重品种、质量、效益、环境为方针,清理投资项目,盘活存量资产,改外延式扩张为追求高质量、高效益、高增值的内涵式发展。1996年9月,首钢集团正式成立。1998年底,该集团有成员单位83个,成为生产经营与投资管理并举的大型集团化经济组织。是年,改制初见成效的首钢集团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和钢材市场价格下跌的冲击,钢铁产业降低成本6.1%,消化了12亿元的减利因素,取得实现利税总额21.5亿元,利润9.4亿元的业绩。
1998年,北京地区黑色冶金工业(包括迁安矿区)拥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89家,资产总额411亿元,从业人员年均人数7.3万人。当年生产精矿粉511万吨,生铁751万吨,钢802万吨,钢材702万吨。在京钢铁企业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8.07亿元,销售总额167.34亿元,实现利税15.26亿元。
1999年1月9日,炼铁厂五号高炉于6∶15正式停风封炉,以落实国家经贸委和冶金局对首钢集团钢产量限产10%的安排。10月10日,炼铁厂五号高炉于1∶10送风恢复生产。7月28日 中国证监会批准“首钢股份”采用上网发行和对法人配售相结合方式发行股票。8月2日 经国家经贸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首钢总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改制后的国有独资公司作为北京市人民政府授权的国有资产投资主体。
11月26日,第三炼钢厂三号转炉停炉,经过385天运行,炉龄达到11377炉,打破了二号转炉10176炉的炉龄纪录。
2001年8月22日,焦化厂焦炉煤气净化处理项目顺利投产,首钢厂区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000吨。
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企业排序,首钢股份位居第18名。本次评选共有9家钢铁企业进入前50名。评选是美国《财富》杂志与高盛证券合作,并从深圳、上海、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中,按照营业额评选出来的。
2002年6月,第一炼钢厂、第三炼钢厂合并为“北京首钢新钢有限责任公司第三炼钢厂”。28日,首钢总公司批准在迁安矿山建设200万吨钢铁厂项目内部立项。7月25日首钢污水处理工程交付使用,最大日处理能力10.8万立米。其中70%回用,30%达标外排。11月30日,特钢公司50吨电炉全面停止生产。
2003年1月2日,首钢重大结构调整咨询会在红楼举行。2月18日,“推进首钢改革与发展座谈会”在国务院第二招待所会议室举行。
2004年8月4日9时18分迁钢一号焦炉正式出焦。9月2日,迁钢铁区、焦化区工程项目全面完工。经过12个月零26天,到8月31日,铁区、焦化区11个系统全面完工。10月9日,迁钢公司炼铁分厂高炉产出第一炉合格铁水。13日迁钢公司炼钢分厂转炉产出第一炉合格钢水。
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作出批复,原则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并同意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
2005年7月2日,总投资64亿元、产能150万吨的首钢冷轧薄板生产线在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奠基。
2005年7月7日,首钢总经理王青海向媒体宣布:其炼铁厂五号高炉已于6月30日上午8时正式熄火,光荣退役。这标志着首钢北京地区涉钢系统压产、搬迁的正式启动。
2005年10月22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宣告成立。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是首钢总公司联合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双方各占股份的51%和49%。
2005年12月底,曹妃甸两座25万吨级矿石码头竣工投产。
2006年2月中旬,“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钢铁厂项目可研评估论证会”召开。会议广泛听取有关院士、专家以及一线工作者对《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钢铁厂项目可研报告》的意见。
2006年3月上旬,曹妃甸建设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3月5日开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请本次大会审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多处涉及曹妃甸。
2006年3月28日,曹妃甸钢铁围海造地一期工程全面竣工,比计划工期整整提前了5个月。曹妃甸钢铁围海造地工程一期工程造地11.95平方公里,围堤总长19971米,吹填量5486万立方米。工程自2005年3月正式开工,不仅开创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吹填造地的先河,而且继曹妃甸25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之后,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令人惊叹的“曹妃甸速度”和“曹妃甸精神”。
2006年5月 9日 13 点整,首钢焦化厂二号焦炉正式停产退役。
2007年3月12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钢铁厂工程宣布正式开工。
编辑/王文娜
相关热词搜索:历史沿革 首钢 首钢历史沿革 首钢发展历史概况 首钢简介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