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与产业:一个都不能少] 文化创意产业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如果要对2006年的流行词语进行盘点,“文化创意产业”绝对算一个。其实,从1996年北京市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到2006年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过了1O年的策划与发展。2006年12月11日~14日,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召开,期间,共签署产业基地建设、基地项目引进、文艺演出、出版发行、版权贸易等合作意向、协议近200个,总金额达37亿多美元。这次博览会不仅把文化创意产业从政府决策推向市民,推向世界,而且也初步向人们展示了文化强大的经济功能。
  与此同时,各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活动也纷纷闪亮登场。“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使一向持重的北京电视台在全国惹了一把火;为成龙寻找接班人的全球电视选拔活动“龙的传人”也在群星灿烂中隆重开幕,并将决战于长城之巅;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虽遭各方贬抑,但它所创造的票房新高却给文化创意产业增添了新的注脚。
  北京市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包括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软件及计算机服务、设计策划等11大类31中类88小类,并出台《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同时认定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包括: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北京798艺术区、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北京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北京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和中关村软件园。文化创意产业正由点到面紧锣密鼓地展开。
  
  一、关于文化
  
  一个城市的支柱产业决定了它的城市特质
  早在10年前北京市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时,北京市社科院就颇为前瞻性地提出“北京要吃文化饭”。他们认为,解放以来,北京在“以钢为纲”政策的指引下,建立了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庞大的工业体系,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北京的经济主要是靠重工业支撑的。但是,北京的天然条件并不适合发展重工业,在北京发展重工业只能靠从远方取“米”(原料)、借“火”(能源)、引“水”来做“三无之炊”。
  现在,从重工业转向文化创意产业已是世界趋势,能否及时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抢占经济产业链的至高点,将决定一个城市及至一个国家在今后世界分工中的地位。北京的城市定位已明确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因此,发展重工业与北京的城市定位已明显不符,必须寻求转变。
  北京市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认为,北京最突出的优势是深厚的文化资源。现在,北京不仅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而且提出要将北京建成“全国的文艺演出中心、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动漫和网络游戏制作交易中心、全国广告会展中心、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全国设计创意中心和全国文化旅游中心”。一个城市的支柱产业决定它的城市特质和城市精神,城市精神以城市文化为基础,表现为一种价值取向和城市的主流追求。就像一个大学的校训体现了一个大学的精神一样,一个城市同样也需要能够反映这个城市灵魂的城市精神。现在,不少城市都提出了自己的城市定位,比如上海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三亚市是“美丽创世”等。
  沈望舒认为,北京的城市精神最贴切的就是“首善精神”。“首善”代表着在不同领域追求“一流水准”的进取精神。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张旗鼓地宣扬“首善精神”,北京的城市定位更加清晰。
  
  北京城就是一座文化宝藏
  作为一个有着800多年建都史、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首都,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
  北京市文化局副巡视员兼文化产业处处长郭玉河说,北京的文化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北京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北京不仅有以明清两朝皇家建筑以及长城等为代表的一批国际知名旅游胜地,有以四合院、胡同等为代表的老北京市井文化,更有以中关村为代表的数字等高科技文化;有全国最大规模的书画、古玩等艺术品市场,更有全国最高水平的文体演出盛事。第二,人才优势。北京有70余所高等院校、350余所科研院所,可以说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文化创意人才。同时,北京有百余家博物馆及上万所各种规格的图书馆,为各类人才随时提供智力支持。第三,首都优势。北京的首都地位在国际及国内都形成了强大的辐射力,每年除了吸引数千万人次国内外游客观光旅游,还有大量政事、商务等人士来到北京,这些都极大拓展了北京的文化创意市场。
  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赵书说,北京不仅有丰富的以物质为载体的文化,更有灿烂的非物质文化,比如戏剧、曲艺、游艺与竞技、美术工艺、传统医药以及民俗文化等。正是有了这些民间传统文化,北京才有了自己独特的符号,北京也才更加鲜活多彩。
  的确,北京城就是一座文化宝藏。但是这座宝藏必须有创意的开发和市场的激励,才能成为人人受益的宝藏,否则,它可能永远沉睡。
  
  二、关于创意思
  
  资源有限创意无限
  提起创意,对于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来说可能还是较为陌生的词,但在经济发达国家,这个词不仅早已深入人心,而且他们已充分享受到了创意带来的好处。在传统工业得到充分发展、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消费更加追求个性化及精神、心理的享受,这种消费趋向的转变直接导致传统工业的衰落,从而使新经济也就是知识经济的崛起,而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动力正是创意。
  敏感的美国人发出了“资本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已经来临”的宣言。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影视业的出口值就成为仅次于航天业的第二大出口行业。1992年,微软的销售额超过美国的老牌汽车企业通用,《纽约时报》就此评论说,微软的唯一工厂资产是员工创造力。比尔?盖茨则宣称“创意具有裂变效应”。
  奥兰多原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小城,1972年迪斯尼乐园的建成,迅速使它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国际城市。
  
  1990年代还主要依赖出口木材等原材料的芬兰,仅仅一个诺基亚就让它成了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创意致富已不再是神话。
  
  创意北京如何实现
  在北京,提到创意就不能不提798。798过去是大型国有军工企业,也叫国营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是718联合厂(即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的三分厂。这批军工企业是上世纪50年代 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项目,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历程。厂区的部分建筑采用现浇混凝土拱形结构,为典型的包豪斯风格建筑。上个世纪90年代,聚集在酒仙桥地区的各电子工厂大规模转产或停产,797、798、706等7个工厂合并为七星集团。2002年开始,大量艺术家工作室和当代艺术机构开始进驻这里,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闲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集区。现在的798艺术区是对七星集团属下这一区域的统称,位于北京东北方向朝阳区大山子地区,也称大山子艺术区。
  进入798,工厂的面貌清晰可见,交错的管道、高耸的烟囱、“文革”时期的大红标语、忙碌的蓝领工人以及不断传来的机器轰鸣声,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工厂;而随处可见的艺术展览宣传海报、画廊、工作室的指示标牌、引人注目的雕塑作品、时髦的青年和穿梭的外国游客,又把人带入一种超前时尚的艺术氛围。工业与艺术,就这样彼此相安,甚至相得益彰。宽阔的厂区、高大的厂房,让艺术在这里尽情地撒野;而那些工厂的印迹又成了这里独特的文化元素。
  2003年,北京首度入选美国《新闻周刊》年度十二大世界城市,原因之一就是798艺术区的存在和发展,证明了北京作为世界大都会的能力和潜力。
  798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的陈先生在这里已工作了3年多,可以说见证了798作为一个艺术区不长的历史。他介绍说,现在虽然说不清究竟谁是第一个进驻798的艺术家,但798最初是由几个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中国艺术家和外国艺术家及经纪人首先入住的。在一些从工业时代走向后工业时代的国家,一些废旧工厂被重新利用改造成艺术区,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798相对独立且幽静的厂区环境、高大宽敞的厂房,迅速吸引了这些海外的或有留学背景的艺术家,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工作室以及艺术品经纪机构。短短四五年时间,这里已发展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区,有包括德、意、法、日等国内外艺术机构近300家。798的成功,为包括首钢在内的工业厂地的重新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有人说,798也许是中国离世界最近的地方。确实,798艺术区的艺术几乎完全是当代艺术,这里的绘画、摄影、雕塑及设计等所有艺术作品,都将创意发挥到极致,以至于让普通人看起来是那么怪诞和不可理解。在这个偌大的艺术区,你找不到传统的中国书画艺术家及作品,他们不愿意来到这里,这里的艺术氛围也无法容纳他们。这里的艺术家颠覆了传统的审美观点,也背离了主流艺术方向,在这个相对独立的圈子里创造着、追求着自己的艺术梦想,同时也期待着自己的艺术能被更多人接受,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
  文化需要创意,缺乏创意,文化作品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而创意同样离不开文化,抛弃了文化的内涵,创意难免沦落为噱头和搞怪。在798,就不乏打着艺术和创意的障眼法,创作、实施一些颓废甚至色情的作品和行为。这些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及领导的重视,2005年12月26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提出对798的发展管理要“看一看、管一管、论一论”。
  郭玉河说,798的出现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它不仅给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崭新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政府应该如何对待当代艺术,这也是考验我们执政能力的一个问题。对于洪水般席卷而来的当代艺术,我们的研究和认识还没有跟上。当代艺术现在在中国虽然还是小众,但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理解和欣赏当代艺术的人,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和宣泄着他们的情感和对这个的世界的感知,当代艺术增添了艺术的多样性。
  文化艺术是最自由的东西,不可能用行政手段去命令。但对文化艺术也不能放任自流,任何艺术不仅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也不能违背一个国家公认的道德和习惯,突破了这个底线,政府就应该用强力干预。
  
  三、关于产业
  
  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化是作为国家的一项事业发展起来的,各类文化单位如剧团、报刊等都是国家的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一样由各级财政养着,基本不存在文化产业一说。几十年下来,这种文化体制窒息了文化的活力,文化部门日益凋敝。我国之所以到现在仍然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文化产业小国”,不能不说与长期以来的文化政策有关。
  
  走向市场给文化松绑
  1996年的金秋,北京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如果那时讨论的焦点还停留在“要不要发展文化产业”上,那么10年后的今天,问题则已经成为“如何更好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2006年10月发布的《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可以看到北京市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力度:自2006年起,市政府每年安排5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同时设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资金规模5亿元,分3年投入。优惠政策还包括,工业厂房、传统四合院区域等存量房地产资源转型兴办文化创意产业,经认定后,政府可暂不对划拨土地的经营行为征收土地收益,以及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税收优惠等。这些政策不仅把文化推向了市场,给文化这一长期禁锢的领地打开了枷锁,还了文化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同时更是用政府的强力支持给这一产业点了一把火。
  
  众人拾柴欣欣向荣
  文化创意产业要想燃烧得更旺更持久,光有政府的扇风点火还不够,还必须有众人拾柴。也就是说要有大量的民营资本介入,才能使文化创意产业更加繁荣。
  “女子十二乐坊”于2001年6月在北京成立,这个中国民乐表演组合一出现就以让人耳目一新的风格征服了观众,它以全新的创意将中国传统民乐现代化,通过与现代高科技声、光、舞、美以及现代流行音乐的巧妙结合,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音乐的魅力。短短几年,这个组合便以“八个第一”让人们见证了一个奇迹:中国第一个全女子现代民乐组合;第一个签约海外的中国民乐团体;第一个打进日本文化市场的华人乐团;第一个在中国内地制作音乐专辑在日本举行首发式的华人乐队;第一个与世界著名的美国爵士乐团在日本东京国际爵士乐节上同台演出的华人乐队;第一支在香港红馆演出的民乐组合;第一个准备进军格莱美国际音乐节奖的音乐团体;第一个在中国台湾公开商业演出的大陆文艺团体。这些成绩,不仅足以使“女子十二乐坊”成为民间资本“造星”能力的典型案例,同时也显示了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民间资本的巨大活力。
  “女子十二乐坊”演出部经 理方伯宁介绍,在现代商业社会,要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除了产品自身的品质外,产品的商业化包装、推广也不可或缺。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凭着独特的创意赋予了传统文化以新的生机,加上对市场清晰的把握,“女子十二乐坊”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随着国内外演出的增多,这个民间的音乐组合不仅让日益没落的中国民乐在全世界重放光彩,而且还带动了乐器生产、教育培训等一批相关产业的火爆。上海某民乐厂厂长曾说,“女子十二乐坊”是自唐代以来,中国对日本最大的一次文化输出。受“女子十二乐坊”的影响,目前全国一年二胡产量为30万把,与钢琴的年产量旗鼓相当,再加上古筝、琵琶、笛子等,民乐乐器产业有了前所未有的扩展。
  现在,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政府的鼓励及市场利润的诱惑下,已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局面。占全国近一半市场的首都图书出版业积极做大市场蛋糕,在2006年8月30日~9月2日举办的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首次实现了图书版权贸易顺差。博览会上,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策划的《狼图腾》一书,创下了版权10万美元定金、对外最高版权、首度在英语国家统一上市发行等多项纪录。预计到2008年,该书的影视、动画、连载等衍生产品将产生5亿美元的规模效应,这也成为我国出版业国际化的经典之作。
  电影业更是在走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低谷后迅速繁荣,制作方不断以一浪高过一浪的大片轮番轰炸,发行与放映也是新招频出,院线建设、名目众多的电影节以及梯级票价制等,把越来越多的观众吸引进了电影院。
  网络数字、动漫游戏等高科技产业更是日新月异,自主知识产权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北京这块土地上。
  文化创意产业已在政府的倡导下全面铺开,相关人士在为政府的清晰定位叫好的同时,也前瞻性地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郭玉河认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创意”至关重要,而创意是人的智力成果的结晶,因此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成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道屏障。但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和力度都还不够,侵权及盗版的大量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创意的积极性。
  国家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的宋奇慧指出,北京市应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但同时也出现了各区县条块分割,片面追求GDP、追求政绩,而造成一哄而起、资源分散、产业结构趋同等现象。比如,动漫游戏产业已先后被中关村和石景山列为重点,但其他区县仍在争先恐后迎头赶上,现在,一个北京城就出现了6个动漫游戏基地或类似园区。这不能不让人想起当年发展汽车产业的时候,全国几乎每个省都将汽车作为重点产业,但现在只有极少数省发展起来了,且多为合资,自主品牌如凤毛麟角。
  只有发挥各区县优势,集中资金、人才等各项资源,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创造出如诺基亚、好莱坞等国际一流的文化创意品牌,文化创意产业才能有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同时,在文化产业化的前提下,如何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贴近人心的艺术精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是建立在工业充分发展、物质相对发达的基础上的,它的消费基础来源于第一、二产业所积累的财富,没有第一、二产业所积累财富的支撑,它就成了无源之水,也就是说这一产业处在目前国际产业链的最高端。因此,能否发展出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产业利润分工中抢占到至高点,其深远的经济及战略意义不言而喻。面对全球早已如火如荼的创意产业,作为全球第一大国的首都,北京虽有诸多优势,却并没有能够抢占先机。
  现在,2008年奥运会将一个绝佳的契机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在这世界瞩目的时刻将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全面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将文化创意产业推向一个新高度,既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也是对我们智慧的考验。
  
  编辑
  李小灵

相关热词搜索:创意 不能少 产业 文化、创意与产业:一个都不能少 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哪些 文化产业概论考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