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情,天有情 万物有情皆有可爱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深秋季节的北京糜鹿苑,荻花照水,秋阳瑟瑟。在这片昔日元明清三代的皇家猎苑,郭耕手指栖息在泽边的一对仙鹤为我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这里,曾生活着一对两小无猜的丹顶鹤,可就在它们刚刚换出成鸟那黑白色的羽毛时,其中一只便惨遭不幸。人们常说,丹顶鹤一旦丧偶,终生不再嫁娶。可出乎意料的是,那另一只孤独的丹顶鹤竟跟一只有同样丧偶经历的灰鹤结成了相依为命的伴侣。后来,糜鹿苑又买了几只灰鹤,大家都以为,那灰鹤这下子必定要抛开临时情人丹顶鹤重归种群了。可让人想不到的是,痴心的它仍旧一心一意始终相守着患难的爱侣!一直到如今……
“这个故事,我给好多记者都讲过,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写。”郭耕有点遗憾地叨念。
“因为,它跟宣传‘郭大使’的光辉事迹关系不大呗!”我跟他开着玩笑,心里却明白,正是这种源自精神深处的对于弱者的慈悲,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于众生的爱,才使郭耕对所从事的环保事业痴心不悔。
可怜天下鸟兽情
离开那一对痴情的“仙鹤”,西行不远,便来到由郭耕创意的“东方护生壁画”前。
首幅壁画名为“天地好生”,第二幅则展现,一只鸟被人捕捉,另一只一一它的配偶竟坠地而亡的凄惨情景。此后,有一幅“哺乳图”,画上正在哺乳的一边是狗的母子,另一边是人的母子,画面题有白居易七言绝句一首:“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接下去便是几幅反映动物母子情的壁画:一名“烹鳝”,说的是古时候,一个叫周豫的学士在烹调鳝鱼时,发现一鱼总是向上弯曲身体,甚感蹊跷,后来剖开它的肚子一看,才知道这是一条怀孕的母鳝,它之所以拼命向上,曲身避汤,原来是在保护自己的孩子!周豫由此不再吃鳝鱼……
谈到动物的母子情,郭耕给我讲述了发生在非洲稀树草原上的一个故事:某探险家与一猎豹相遇,人兽相斗,探险家最终将豹子打死,可是,待他找来同伴准备抬回那死豹时,豹子的尸体却不见了。他们循着地上的血迹,找到猎豹的巢穴,发现那豹卧在里面,已经死了。待他们把死豹拽出,才发现大豹的身后居然还有两只嗷嗷待哺,连眼睛还睁不开的小豹。探险家此时才明白,那只大豹之所以死不暝目,拖着垂死之身跑回巢穴,就是为了给两个饥饿的孩子喂上最后一口奶!
悲情六月天飘雪
“还有,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吃燕窝。”动物的使者郭耕继续说,“燕窝是东南沿海一种叫金丝燕的鸟,用唾液拌海藻筑成的巢。当人把新婚之燕辛勤筑在岩壁上的‘产房’撬走后,它们便无家可归、无处产卵。仅中国香港一地一年消费的燕窝就达120吨,这意味着1700万对‘新婚燕尔’的燕子惨遭丧家之痛!当燕子失去自己的产房,它们不会就此放弃,而是重新再筑一个巢,然后再失再筑,再筑再失……一直到用尽所有唾液,之后,有些燕子会吐出口中的血来筑巢,那就是更为名贵的‘血燕窝’,而对于‘血燕窝’,人们当然照取不误,因为它的价格更加不菲……”接下去,郭耕为我讲述了两个更为鲜血淋漓的故事。
其一:在东北一家名为仙人桥的养熊场,关押着10余只被称为“胆熊”的黑熊、棕熊。每天,当身穿白大褂医生模样的人一露面,群熊顿如见着小鬼般哀嚎起来。冷酷的“白大褂”在一只黑熊笼前伸出铁钩,钩住熊颈,那熊顿时龇牙咧嘴地哭号起来。熊的腹部有一条永不愈合的刀口,上插一管,直通胆囊,取胆汁时,打开软管即可,当墨绿色的胆汁被一股股抽取出来时,无辜的熊大张着嘴,双眼凸暴,四肢剧烈地颤抖着……这样的酷刑(从每只熊身上榨取150~200毫升胆汁),从上年8点到10点,每天不落。终有一天,一只棕熊因无法忍受而自扒伤口,把肝肠内脏拉扯出来狂号着挥舞着,其状惨不忍睹。而此刻,熊场场主却大声吆喝他的伙计:“快,抢救熊掌!熊掌必须活着砍!”刹那之间,利斧闪落,棕熊的熊掌血淋淋被砍下来……
其二:某故事片摄制现场,欲拍一骏马坠崖的长镜头,为了能让影片具有强烈的感官刺激效果,导演决定采取实拍。然而,那匹买来的白色良种马却极通人性,每行至距悬崖几米远时,便拼死抵足,仰面悲呜,再不肯向前。导演无奈,只好命人用布蒙上马眼,生拉硬拽走向悬崖。这时,马儿落泪了,大滴大滴的眼泪。最终,马被人生生地推下了山崖……就在它葬身崖底不到半小时,本是初夏六月的朗朗晴空突然阴霾密布,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一朵两朵,千朵万朵,大雪掩埋了马的尸体……六月飞雪,古来几回?除非是“感天动地寞娥冤”!
郭耕说,他后来在《辞海》里查到过“六月雪”一词,其上竟标注:一种植物,意同“白马骨”。真是万物相通,天地有灵,人类岂可随意地生杀予夺,草营性命!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变得越来越耀武扬威,想斩断江河就斩断江河;要刺破青天就刺破青天;想杀谁就杀谁,俨然以地球乃至宇宙的主宰自居。然而,“非典”来了;禽流感来了;大海啸来了……刹那之间,人们突然看见,原来自己的生命微如萆芥,甚至连野生动物都不如。
据郭耕说,2004年12月26日,在斯里兰卡的亚拉国家公园,当印度洋的那场大海啸袭来,海水上升,淹没了大约3公里的陆地,建筑物被冲毁,很多游客不幸遇难。但专家们惊异地发现,这里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却安然无恙,从庞大的大象到小小的野兔,人们没有见到一具动物的尸体……
印度古吉拉特邦传诵着一个义鼠的故事:一只小鼠因经常接受一个小女孩的食物,在地震来临前,为救女孩一家,咬了其家人的脚趾头便往外跑。女孩一家以为老鼠作恶,都追杀出门,女孩爸爸用棍子打翻了小鼠……就在小鼠口吐鲜血、痉挛着死去时,一场大地震发生了,女孩全家幸免于难。
郭耕认为,由于野生动物的生存更加依赖于自然,致使许多动物对天灾具备预先觉察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它们应该是人类的老师。“间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郭耕说,“不是我们,而是众生!否则,就会陷入唯我独尊的误区。”
他解释说:“人类虽然高度进化,处于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但它毕竟脱离不了动物的本能,因此,就必然受到环境机制与生物学规律的制约。而地球上环环相扣的生命之链无论从何处断裂,都将导致生态失调,甚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的解体。比方说,当今世界有100万种,数量多达100亿亿只的昆虫,它们每年吃掉世界粮食产量的40%。事实证明,只有天敌才是治虫的最安全有效方式,而其中鸟类是最主要的灭虫力量。但倘若在人类的‘恢恢法网’之下,鸟的种类、数量发生大规模减少的话,则作物不得不依赖药物灭虫,而昆虫可以依靠其体内遗传基因的演变,很快产生抗药性。这样,人们就必须不断研制更新一代药物,并且不断加大药的浓度,从而给人类自身带来严重的灾难――致癌。
“所以说,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从地球属于人的误区,回到人属于地球这一正确观点上来。”
编辑/向 阳
相关热词搜索:皆有 万物 有情 万物有情皆有可爱 世间万物皆有情下一句 万物皆有情是什么意思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