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通胀经济的到来] 经济通胀
发布时间:2020-03-01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政府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成为凯恩斯主义复活的良机。对于本轮金融危机,凯恩斯主义者通常这样解释投资银行的金融衍生产品带有巨大风险,政府监管稍有不力,便会使风险扩大化,同时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使得金融家的道德风险居高不下。因此“看不见的手”是靠不住的,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加以管制。对于金融危机的短期应对,凯恩斯主义更是主张要以强刺激来实现复苏。
在这种理论的指引下,各国政府纷纷全负荷启动政府刺激经济的措施。美国财长盖特纳2009年2月10日宣布的“金融稳定计划”,计划用2万亿美元以启动处于困境中的银行业。经过国会的讨价还价,最终通过了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次美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干预经济周期变化的力度是史无前例的。
但是如果把政府因素考虑在内,政府可以通过无限提供货币改变通缩预期,从而营造通胀预期,其结果截然不同。
换句话说,就是政府刺激经济的力度必须超过经济的客观均衡点,才能成功地实现通缩预期转为通胀预期。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投放在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量必然大于经济运行的客观实际量,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形成泡沫。换言之,加入政府因素以后,泡沫将成为经济的常态,再也不会出现长时期的萧条。
如果把政府看作一个可以制造货币、制造投资进而制造增长的“超级公司”的因素加入凯恩斯理论中,则克鲁格曼所说的萧条经济实际上并非常态,萧条经济学的思维也变得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将是长期和持续的通胀压力,泡沫化生存常态化,最终,真正重要的将是通胀经济学的思维。
现金为王已经过时
2009年,如果中国企业只接受了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思维,那惟一正确的投资理念就是“现金为王”――事实上,这句话在2008年下半年时是最热门的词汇,但其结果却是后悔得吐血。如果中国企业同时还兼有通胀经济学的思维,观察政府政策的变化,反市场之道而行之,则这一年的收获一定是惊人的。
从200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的构成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为3.9%,鉴于中国的GDP增长率为8.7%,这意味着国内经济部分的增长为12.6%,这是自1993年以来消费和投资增长最快的一年。中国为了对抗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需收缩而实施的经济刺激方案,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言,银行贷款和公共项目支出的激增把投资推到了几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国家统计局称资本形成对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3%,即8.7%的经济增长率中的8个百分点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所拉动。可见,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政府主导的信贷及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扮演着何等重要的作用。
美国政府及其他各国政府也不例外。事实上,美国政府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更大,美元是世界货币而且还是世界的储备货币,同时美国又是一个超级经济体。如果把地球作为一个经济体看待,那么美元这个“超级货币”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就好似人民币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
通胀乃至泡沫经济是常态
可见,无论是从单个国家或是全球经济而言,政府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经不可小觑。然而,遗憾的是,在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对政府作用的考虑却少之又少。
面对次贷危机,各国纷纷启动经济刺激计划,美国都上升到卖不出国债就直接印钞票的程度,而政府的做法无论从实际还是从预期来讲,都将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迄今为止的经济增长理论即使从索罗模型发展到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型,也只不过是把国际贸易加了进来,同时认同国内投资可以通过世界储蓄而不只是国内储蓄来支持。然而,这与现实相比,仍显得有些蹑手蹑脚。现在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是投资并不需要(或者说不是一定需要)储蓄来支撑,相比之下,政府的货币供应几乎可以无所束缚地放行,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内生增长理论虽然认为政府需要参与经济的增长,但那种参与和本文所说的政府通过货币供应来制造的增长有本质区别。内生增长理论所说的政府参与更多的是指政府的财政参与,更多的是指政府对于公共品的干预。然而,现实中政府的触角已经涉及到经济增长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包括财政政策,更多的是通过相应的货币手段,强势得足以在短期内把通缩预期活活变成通胀预期,把趋于萧条的经济态势扭转为走向通胀的态势。
综上所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已经对当今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现实不能有效地予以解释,因为它们没有充分认识当今经济的本质乃是货币经济,而政府作为生产和供应货币的“超级公司”,事实上可以制造增长,因此政府日益在当今世界的经济增长中扮演决定性角色。在政府这一“超级公司”参与到游戏的真实经济世界中,萧条经济已非常态,通胀乃至泡沫经济才是常态,萧条经济学提供的真知灼见也不完全,人们需要借助于通胀经济学的思维,才能更好地解释真实世界的运行图景。
(摘编自《通胀经济来了》 赵晓 陈光磊 著 凤凰出版社)
相关热词搜索:通胀 书摘 到来 书摘:通胀经济的到来 大通胀即将到来 2018年新一轮通胀即将到来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