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静心最高境界诗句

发布时间:2020-02-29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过这样令人难以忘怀的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笔者以为,做人就当如此。   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就是一个“不以物喜”的人。在某些人看来,钱钟书完全有机会去拥有财富,接受掌声,享受荣耀。然而,他不这样做。他对个人的得失名利,一向淡然对待。有一次,一名外国女记者要求采访他,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你既然尝到了鸡蛋的滋味,就没有必要非见那只母鸡不可了。”尼克松访华时,答谢宴会邀请钱钟书参加。钱钟书说:“尼克松跟我有什么关系?”决意不去参加这次盛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主持人要给钱钟书制作一个专题片,多次都被钱钟书谢绝了。直至钱先生逝世,“东方之子”有关他的专题片都未做成。
  说到“不以己悲”,不禁让我想起林肯。被誉为“平民总统”的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坎坷与曲折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熠熠生辉的一生。尤其是在他的从政路上,更是铺满了荆棘。1832年,林肯竞选州议员失败;1834他竞选州议员成功;1838年,他竞选州议会议长失败;1843年,他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没有成功;1846年,他又参加竞选国会议员,终于当选了。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落选;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名落孙山;又过了两年,他又竞选参议员,仍然落选。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他虽多次竞选失败,但从没有为此“己悲”过,也从没有失去过信心。当然,他竞选上了,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欣喜,仍然是一副淡定自若的神态。
  人活在世上,的确应该像钱钟书、林肯那样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名利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无须为得到它而喜,也无须为失去它而忧。正确的态度倒是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自己努力,总会收获人生硕果,根本不需要惊羡和妒忌别人的成就,更不需要为自己的一时受挫、一时遇到困难甚至灾难而伤怀。王蒙先生这样说过,一个人若为不如意的事烦恼、伤悲,就会有一天自杀三次的理由。一个人只有不“己悲”,才会“光明在前”,赢得自己欢愉快乐的人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诚然,一个人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但我们必须真心实意地、坚持不懈地去追求它,因为它恰恰是人生的真谛。只要我们这样做了,它就会让我们在功利中挣扎的时候,多一点超脱的力量,会让通向真正快乐的道路更明亮一些。

相关热词搜索:不以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达则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互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