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兆麟回忆开国大典转播幕后故事_开国大典油画
发布时间:2020-02-27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简称“开国大典”。“开国大典”的盛况,通过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的实况广播,传遍神州大地。时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的杨兆麟,曾负责安排“开国大典”广播稿的编写和播出工作,而当年同在实况广播现场工作的梅益、李伍、胡若木、黄云、丁一岚、齐越、傅英豪等人,都已经作古。“开国大典”实况转播的幕后故事,只能由杨兆麟来“解密”了。
大约是从1949年8月底开始,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的各有关部门就开始进行准备工作。梅益和温济泽等同志经过反复研究,决定采用“实况广播”,通过广播设备,把现场的实际情况、音响和播音员的解说,同步广播出去。
当时的转播设备相当简陋,技术上也有不少难题。其中之一是,只有一个喇叭的普通扩音器,而参加“开国大典”的将有三十万人,显然不能适应需要。为了使整个天安门广场都能清楚地听到主席台上的声音,1940年曾参与创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傅英豪想了一个办法,把九只喇叭焊接在一块金属板上,大家把它称为“九头鸟”,同时在天安门广场架设了好几个“九头鸟”,从而解决了扩音问题。
那时技术上还有一个大难题,由于设备比较简陋,只能把天安门广场以内的音响转播出去,一旦有更远的声音,就无法传回设在天安门城楼下面的机房了。而阅兵车开出天安门广场以后怎么转播呢?工程师黄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朱德总司令乘坐的阅兵车上安装一个话筒,用一根线连接到汽车尾部的一个小喇叭上,然后在记者乘坐的采访车上再安装一部钢丝录音机,尾随朱德总司令的检阅车录音。在西郊机场演习的时候,黄云和杨兆麟乘坐采访车,紧随检阅车之后,录下了朱德总司令在检阅过程中的全部音响。由于车速和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距离和“开国大典”现场完全相等,这在当时是唯一能够采取的措施。
在演习的时候,朱德总司令询问他们实况转播的准备情况。朱德总司令担心他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的时候,技术上会出问题。为了保证安全、优质地播出,朱德总司令要求广播电台派人到他的住处去录音。黄云和杨兆麟前往中南海为他录了音。这个录音虽然当天没有使用,却成为一件珍贵的文物。
1949年10月1日清晨,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发出预告,决定全程转播开国大典实况。
下午1点半,梅益、李伍、胡若木、杨兆麟、丁一岚、齐越、李志海等人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到天安门城楼的西侧,为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实况广播工作进行最后的准备。
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决定由梅益在现场主持天安门城楼转播的各项工作。李伍和李志海负责天安门城楼上的技术设施,黄云和傅英豪负责机房和天安门广场的音响设备。胡若木和杨兆麟负责安排实况广播稿的播出工作。
播音的话筒,原来是放在天安门城楼走廊的最西端。可是,这天参加观礼的人太多,一直排到了走廊的东西两端,而且人声鼎沸,他们只好把播音话筒移到天安门城楼西侧的平台上。站在话筒前面工作的有胡若木、杨兆麟、丁一岚、齐越四个人。
下午3点整,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庆典开始。毛泽东走到麦克风前,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毛泽东那洪亮而充满激情的湖南乡音,回荡在天安门上空。此时杨兆麟激动得热泪盈眶。
丁一岚和齐越认真地交替朗读实况广播稿,把眼前的动人情景报告给国内外亿万听众。由于胡若木和杨兆麟他们事前进行了采访,撰写了广播稿,具体了解庆典的程序,用手指点或者点头示意,告诉丁一岚、齐越现在应该播出哪一段,男声和女声相互轮换。他们四个人配合默契,工作很顺利。承担了重任的那个立式的老话筒,如今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下午3点35分,朱德总司令开始检阅陆、海、空三军将士。这时候,天安门城楼下的机房里,技术员准时开动录音机,播放黄云和杨兆麟事前制作好的录音。等阅兵车和指挥车开回天安门广场,恰好准时放完了录音,又接上了现场的音响。
就这样,杨兆麟等播音员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把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报告给了听众。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他们看了看手表,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9点多钟。■
(责任编辑/谭玉先)
相关热词搜索:转播 幕后 回忆 杨兆麟回忆开国大典转播幕后故事 开国大典幕后 杨兆麟"解密"幕后故事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