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 台湾 [雪域名将张国华]
发布时间:2020-02-27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被毛泽东称为“小井冈”的张国华中将,是刘伯承、邓小平麾下的二野虎将。他1914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28年跟随毛泽东参加井冈山斗争,当时年仅十四岁。随后。在他四十四年的革命生涯中,有十七年是在西藏度过的:从1950年率部进军西藏,直至1967年调任四川省省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他为西藏的解放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称“佛光将军”。
出征前痛失女儿
1949年11月23日,开国大典不久,成都战役还在进行,毛泽东就十分关注那片积雪的高原,他致电彭德怀,指出:“解决西藏问题不出兵是不可能的,出兵不只西北一路,还要有西南一路。故西南局到川康平定之后,即应着手经营西藏。”1950年1月2日,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又从莫斯科致电指出。“西藏人口虽然不多,但国际地位极其重要”,“由青海及新疆向西藏进军,现有很大困难,则向西藏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任务应确定由西南局担负”。这封信是以附有四个“A”的紧急电报形式传至北京的。
邓小平、刘伯承接到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电报后,于1月6日在驻地重庆曾家岩召集各兵团领导人会议,传达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进军西藏的重要指示,商讨选将问题。
到底派谁去呢?进军西藏,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既要打军事仗,更要打政治仗,因此,必须优中选优。刘邓反复思量,不约而同想起了第十八军军长张国华。
张国华能征善战,是军政兼优的干才,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杀气。
名单报上去后,远在莫斯科的毛泽东一看,便大笔一挥:同意。于是历史的重任就落在了年仅三十五岁的张国华肩上。
军令如山,1月7日,前往川南担任主任的张国华只得半路返回,随即与政委谭冠三赶至重庆。接受任务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乐山,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传达毛泽东主席和邓小平、刘伯承的指示。
就在张国华准备召开会议的当天早晨,突然接到秘书打来的电话,说他的女儿难难高烧不退,病情严重,希望他回去看一看。
张国华没有离开会场,只是让秘书去医院帮他照看一下。
会议进行当中,张国华的警卫员又慌慌张张跑了进来,对张国华说:“难难病情十分严重。夫人、医生请您马上去医院。”
张国华火了:“三万多人马上要进藏,百事都得有个轻重,今天这个会,我当军长的能离开吗?”
直到晚上,张国华才驱车赶往医院。可是当他站在病床前时,就好像五雷轰顶似的,惊呆了:难难此时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妻子樊近真坐在一旁,已经哭得泣不成声。
张国华忍着悲痛,咽下苦涩的泪水,把这当做进藏的第一个牺牲。之后他投入更紧张的进藏准备工作中。
随后,全军立即掀起了一个“生活高原化、康藏化”的大练兵高潮。大家冒着数九严寒,坚持练习负重行军、帐篷宿营、长跑、野炊。
为了适应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张国华还要求全军每天要吃一顿糌粑,咱一次酥油茶。开始喝酥油茶时,很多同志都不习惯,喝了就呕,炊事班的同志想了个办法,把花生米、米面和酥油混在一起煮成糊糊饭吃,让同志们逐渐适应。久而久之,全军同志开始感到糌粑、酥油茶喷香可口了。
结识格达活佛
4月26日,张国华率部抵达康北重镇甘孜。
当年朱德结识的老朋友、藏族著名爱国活佛格达组织广大僧俗欢迎自己的子弟兵,并拿出青稞、酥油、藏酒进行慰问。格达活佛还把张国华、吴忠师长等人请到他的经堂里进行亲切交谈。他面对张国华笑着说:“当年朱总司令离开这里时,曾经对我说,红军十五年后还会回来的,今年刚好十五年,朱总司令真是一位活菩萨啊!”
双方谈笑之中,格达活佛指着经堂里挂着的一幅《八路军山西奋战图》说:“这是我派人到青海买到的。”同时还从经堂的佛龛里拿出几张他珍藏多年的红军布告和标语。格达活佛指着这些文物,回忆起了当年朱德率红军到达甘孜,帮助藏人建立红色政权和人民当家做主的那段美好生活。然而一谈到西藏人民现在的悲惨生活,他不禁放声大哭起来,他说:“如果毛主席、共产党再不派队伍来,西藏民族就要被毁灭啊!”他一边说,一边用袈裟擦着眼泪,并举起合十的双手连连向东方祷告。
张国华说:“我们这次来,就是遵照毛主席、党中央的命令,向西藏进军的。为了解放大陆的最后一块领土,毛主席和党中央已多次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进行谈判,商讨和平解放西藏的办法。但是,西藏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妄图以军事力量阻止我军进驻西藏,现在七千多藏军已调往金沙江西岸,妄图凭借天险。进行顽固抵抗。”
格达活佛听到这里,坚定地说:“我是藏族人,我要组织劝和团去西藏,促使达赖尽早派代表去北京进行谈判,为早日解放西藏尽我一点微薄之力。希望军长能将我的心愿转告毛主席和朱总司令。”
张国华非常感谢格达活佛,他说:“难得活佛有这片爱国之心,我一定将您的愿望转告给党中央,转告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
7月初,中央人民政府电告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康省人民政府,同意格达活佛率劝和团启程赴藏。
7月10日,格达活佛一行数人打着红旗。起程前往西藏。张国华派吴忠、天宝等同志前往白利寺欢送。
指挥昌都战役 签订十七条协议
8月22日,格达活佛在昌都被英国特务和西藏分裂主义分子毒死,西藏分裂主义分子妄图彻底关闭和谈的大门。8月25日,中央军委批准昌都战役。8月28日,张国华、谭冠三率十八军全体将士离开四川,浩浩荡荡开赴前线。9月13日到达甘孜,与先遣部队胜利会师,并为格达活佛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9月21日清晨,一阵嘹亮的军号声划破长空,充满信心的十八军壮士,像离弦之箭,分南北两路,向昌都挺进。张国华随主力五十二师指挥战斗。
在张国华、吴忠的率领下,北线部队以日行一百二十里至一百五十里的强行军速度日夜兼程疾进。10月5日抵达邓柯县,然后兵分左、中、右三路,向昌都逼进。
各路大军像一把把钢刀直插昌都。昌都守敌本以为“雪山恶水胜过十万大军”,可他们正在酣睡之时,我军“飞”到了昌都。藏军总司令拉鲁就像惊弓之鸟,连夜逃往拉萨。残军两千七百余人也落荒而逃,可此时西、南两门早已被我军封住,敌人无路可走,只得躲进拉贡拉以东的竹角寺山沟里。
张国华率部乘胜追击,将竹角寺山沟包围得密不透风,并随即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在我军强大政治攻势和军事压力之下,三位统兵的代本(官名。藏语音译,意为箭官。)一筹莫展,终于率两千七百余名官兵放下武器,向十八军投诚,杀害格达活佛的英国特务福特也生生就擒。
10月24日,昌都战役结束。昌都战役的胜利,促使西藏上层集团迅速分化瓦解,西藏地方政府终于接受中央人民政府建议,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 首的和谈代表团赴京谈判,商讨和平解放西藏的办法。正如刘少奇所说的,昌都战役“是解放西藏的淮海战役”。
1951年5月15日,张国华作为中央人民政府代表,赴京参加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和平谈判,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又于7月回到昌都。
8月28日,张国华、谭冠三率部离开昌都,向拉萨挺进。经过五十六天的艰难跋涉,部队翻越十九座终年积雪的大雪山,涉过数千条冰川急流和水草丛生的沼泽地。全程一百一十四公里,终于克服了人间罕见的困难,于10月26日到达拉萨,把五星红旗插到了世界屋脊。
1952年2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成立,张国华任司令员,谭冠三任政治委员。
克服粮食封锁 立稳脚跟
数以万计的部队进入西藏之后,各种困难接踵而来,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粮食供给。当时一人进藏,需要八人搞运输。从西南雅安雇牦牛,从西北用骆驼运粮到拉萨,一年只能往返一次,其运费加消耗,一斤粮食比一斤银子还贵。这给西藏上层少数反动分子以可乘之机,他们四处捣乱,妄图把解放军困死。在西藏军区同西藏地方政府的一次联席会上,张国华根据《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内容,提出西藏地方政府应主动帮助解放军进入西藏,向解放军出售粮食。司曹(代理摄政)鲁康娃竟幸灾乐祸地说:“西藏是个穷地方,粮食很少,部队来多了没有粮食吃。在昌都我们吃了败仗,可你们饿着肚子比打败仗还难受啊!”
张国华强压怒火,把《协议》放在桌上,向鲁康娃问道:“你看过这十七条协议没有?”
鲁康娃不作回答,反而进一步刁难说:“你们军队一来,老百姓反映粮价提高了,叫我们到哪里去搞粮食?”
张国华当场予以驳斥:“你们高价从老百姓手中收缴粮食,把成千上万斗粮食堆在仓库里发霉变烂,有良心的老百姓都很清楚!”
一番唇枪舌剑,西藏地方政府噶厦不得不口头上答应,协助部队筹粮,实际却根本没有去履行承诺。
针对西藏上层反动分子的粮食封锁,张国华遵照毛泽东“进军西藏,不吃地方”和邓小平“补给重于战斗”的指示,组织部队开赴拉萨河畔,开荒生产,自力更生,办起了“八一农场”。从1951年底至1952年春,部队开荒万余亩,全部种上了粮食、蔬菜。张国华以身作则,经常和战士一起参加开荒生产,并常常住在农场。当时农场的住房是称之为“罐头盒房子”的土屋。高原日夜温差很大,中午热得汗流浃背,晚上冷得四肢僵硬。战士们见张军长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生产的劲头也越来越大。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八一农场获得了大丰收。面对成堆的粮食和蔬菜,张国华高兴地对战士说:“咱们在世界屋脊、风雪高原开荒生产,撒下的不仅是粮食种子,萝卜、白菜种子,而且是希望的种子、团结的种子、胜利的种子。”
西藏军区的这一举动,很快惊动了西藏上层和印度政府。印度报纸说:“这下子共产党不走了!”
1953年秋收时节,张国华特意邀请了西藏的爱国人士和青年、妇女联谊会的男女老少到“八一农场”参观,其中有阿沛?阿旺晋美夫妇,还有达赖喇嘛的母亲等。这不仅大大鼓舞了藏族人民依靠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信心,而且让西藏上层朋友和广大群众真正相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的的确确是各族人民的子弟兵,是来帮助西藏人民发展生产、建设祖国边疆的。参观中,大家都亲切地称赞解放军是“西藏的红军”,是“菩萨兵”。他们还说:“解放军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我们一定要帮助。”阿沛?阿旺晋美开仓取粮,送给解放军,并立即召开寺院负责人会议,出面担保,要各寺院为部队筹集粮食。
在组织部队开荒生产、争取爱国人士支持的同时,张国华还组织后方部队五十三师、五十四师及工兵、汽车部队开赴筑路工地,加快康藏公路的建设,加强粮食运输。还将部队分散到日喀则、江孜、则拉等地驻防,仅留三千人驻防拉萨,以减轻拉萨粮食供应的紧张状况。
由于张国华采取了这些积极而果断的措施,驻藏部队的粮食供给困难终于得到解决,他们在西藏站稳了脚跟。
中印边界 大显神威
西藏上层的反动分子,眼看用封锁粮食的办法没有把解放军饿跑。便频频制造骚乱:武装包围中央驻藏代表张经武的住宅,袭击解放军驻地,破坏交通。抢劫解放军物资,围攻我党政军机关,杀害爱国人士和人民群众,造成社会秩序混乱,最终于1959年3月发动全局叛乱,宣布西藏“独立”。正在内地治病疗养的张国华接到中央电话,迅速赶回西藏,指挥部队开赴叛匪老巢山南地区,发起山南战役,以迂回包围的运动作战形式,对山南叛匪发起围攻。出师十日,奔袭千里,一举歼灭盘踞在这里的九千叛军,荡平了叛匪老巢,取得了平叛的重大胜利。
趁西藏反动分子发动叛乱之机,印度政府也不断在中印边界增设据点,蚕食中国领土,挑起事端。从1952年至1962年,印军在中印边境中段侵占了近两千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962年9月20日,印军越过克节朗河,对中方哨所突然发动围攻,至10月中旬,打死打伤我边防官兵四十七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党中央决定自卫反击,狠狠打击侵略者。
10月13日,张国华抱病飞返西藏。14日,率部进入泽当,召集山南分工委、军分区会议,专门研究布置战前的准备工作。15日,张国华马不停蹄,来到了前线指挥部,察看地形,指挥作战。
10月20日7时,张国华正式下达命令,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开始。我军炮火向印军阵地猛烈射击,很多被俘虏的印军士兵还茫然不知所措。至晚上8点,克节朗战役结束。同一天,解放军各部队向东西长达二十一公里战线的印军发起了总攻,分多路向纵深快速挺进。
在高原连日操劳奔波指挥的张国华发着高烧,头痛欲裂。在战斗激烈进行、指挥部向前推进时,因山高路险,连骡马也不能用。警卫排战士要用担架将他抬过冰峰山口,被张国华拒绝了,警卫战士不得不搀扶着他边走边指挥。直至11月21日,我军打到国境线时,他才命令停火,离开一线。
在短短一个多月里,张国华连续指挥了多次战斗,歼敌三个旅,生擒王牌旅准将旅长达尔维,击毙准将旅长辛格,毙俘敌军七千余人。
张国华命令停火后,运用毛泽东“有理有利有节”战略,率部反撤,并出敌不意,将战俘、战缴物资完好交还印度政府,成为古今中外战史上的伟大创举,震惊了中外。几位印军高级将领说:“张国华,中国的战神!”
毛泽东说“再也见不到张国华了”
在西藏的十七年,是张国华人生中最辉煌的十七年。可共和国刚刚走进和平不久,一场史无前例的“文革”灾难笼罩了全国。
1967年,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四川一片混乱,机关瘫痪,工厂停产。危难之际,张国华被任命为四川省省委第一书记、军区第一政委。此举惹怒了林彪、“四人帮”集团,他们气急败坏地向张国华伸出了罪恶之手。四川省省委改选后的一天凌晨,军区大院五号楼,张国华的卧房里,一颗子弹从玻璃窗外射进来,穿过他床上的蚊帐,打在儿子的床架上,折回到沙发扶手上,幸好张国华的枕头不高,才免去一劫。周恩来得知此事,立即叫他搬离。战友们也好言相劝,叫他不要住在那里。张国华只是淡然一笑,他说:“我决不离开,否则周围的同志都不安宁。”军区只得加强警卫工作。
紧张而忘我的工作,特别是在西藏高原呕心沥血的十七年,使张国华的身体每况愈下,难以支撑。1972年2月20日,他在主持解决四川大学问题的会议上,猝然发病倒在会场上。毛泽东、周恩来闻讯,立刻派专家小组连夜飞往成都进行抢救,但未能奏效,张国华于当晚去世,年仅五十八岁。
3月11日,时值仲春,但北国却仍旧寒风凛冽。周恩来、李先念、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华国锋、郭沫若、万里、余秋里、阿沛?阿旺晋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政府各部门的领导人佩戴黑纱,来到北京西郊机场迎接张国华的骨灰。周恩来一生只去机场迎接过两个人的骨灰,第一次是1961年,接的是他十分赏识的陈赓大将,今天要接的同样是他非常赞赏的雪域名将张国华。
周恩来从张国华的亲属手中接过骨灰盒,潸然泪下,他握着张国华夫人樊近真的手,无比惋惜地说:“他走得太早,中央正要用他的时候,他却过早地走了。”在场者无不动容。
毛泽东也十分赞赏张国华,以前每次见到他,毛泽东都是诙谐而又亲切地称他为“小井冈”。对于张国华的英年早逝,毛泽东也十分悲痛,就在当年,周恩来在中央研究四川问题的会议上,请示毛泽东是否接见与会代表时,毛泽东黯然神伤地说:“不见了,再也见不到张国华了。”
由此可见,张国华在领袖们心目中的重更位置。
(责任编辑 金 翎)
相关热词搜索:雪域 名将 张国华 雪域名将张国华 雪域名将 一野名将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