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青烟暗指什么意思 台湾会馆:百年记忆中的那一缕乡愁
发布时间:2020-02-2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先哲孔子在《论语》中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可见古代的国人。没有万万不得以的原因是决不会离开家乡的,一旦离开便有道不尽的愁与思,这样的乡愁、乡恋,常常溢满了文人的纸墨之中。
会馆是北京特有的人文景观。北京的会馆历史悠久,最远可上溯到明朝。缘起于明永乐年间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及科举制度的推行。据资料显示。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止,北京共举行考试201科,取中进士51624人。而前来应试的举子当然要数倍于此。所以每个考试的春天,数以万计的举子拥入北京城,吃住就成了大问题。至此,会馆出现了。其中不乏是一些各省工商业者为维护自身的利益,或协调工商业务,或相互联络感情,或应付同行竞争,或排除异己等原因。为经常集会、议事方便而建的“行馆”。据光绪年间的《顺天府志》记载,当时京城的大小会馆有414个。又据《北京市宣武区志》中统计:“至清末民初。宣南地区170条街巷中有会馆511处。”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京的台湾同胞,不管是一个求取功名的书生。还是功成名就的官吏,北京在他们的眼中始终是客居之地,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个天涯游子,家乡始终是他们永久的思念。而台湾会馆则曾为他们最好的精神安慰。会馆中有家乡的影子,在那里可以听到乡音,可以说一说方言,祭祀乡贤。多了一些乡友,少了一份飘零的感觉。台湾会馆成了结在京城的一缕乡愁。这里有乡音、乡俗、乡情,它就是家乡的一个缩影,可“敦亲睦之谊,叙桑辛之乐”。
初夏,在拜访重新整建的北京台湾会馆前,记忆中还留存着早年的影子,平房堆里的狭长信道、曾经被风雨侵蚀而黯然失色的朱漆大门,以及来自那些久远的影像画面中依存的浅浅印象。印象里,那里有着京华烟云,也有着人生百态。几经沧桑,多少繁华逝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台湾会馆早已封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2009年,北京市崇文区前门地区整体改造过程中。台湾会馆也得以全面的修缮扩建。修缮后的台湾会馆保留了原有的清末民居风貌,并适当扩大规模,与毗邻的两个院落合并开发利用,从而形成了地上一层、地下一层的新格局。整体面积由原来的540平方米增加到3800平方米,共分为4个区域:京台交流展示区、贵宾接待区、多功能会展区和民俗文化体验区。在会馆重张之际。由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策展的《中华魂?京台情》展览,内容分为台湾会馆的变迁、在北京的台湾人、京台交流新篇章、美丽的宝岛4个单元,共展出照片400余幅,实物、史料110件,制作专题片3部。
站在重张后的台湾会馆大门前,望着一侧的“五人上书”铜塑雕像,不禁想起,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4月17日,清廷与日人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天,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台湾进士、举人联名上书都察院代奏:“今者闻朝廷割弃台地以予倭人。数千百万生灵皆北向恸哭。间巷妇孺莫不欲食倭人之肉,各怀不共戴天之仇,谁肯甘心降敌!”这一历史的瞬间,也让北京台湾会馆就此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定格。
尔后多年,台湾会馆的命运又几经曲折,不少在京台胞在长达一个世纪的过程中,为台湾会馆付出心力。也正因为他们,才能让这百年的记忆还留存在我们的眼前,也正因这百年的记忆也让我这个籍贯台湾的少年郎站在她的面前,不禁被她穿越百年时光的历程而惆然。百年的风风雨雨,岁月洗礼,如今的台湾会馆得前门老北京文化商务区之地利,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天时,沐骨肉同胞血脉亲情之人和,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京台两地合作交流的新平台。
相关热词搜索:乡愁 台湾 会馆 台湾会馆:百年记忆中的那一缕乡愁 台湾会馆 百年记忆中的那一缕乡愁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