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用瓷器架构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
发布时间:2020-02-2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陶瓷是一种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骄傲与象征:陶瓷是一种艺术。穿越台湾海峡架起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陶瓷是一种载体,维系着华夏儿女的乡情和亲情。中国瓷都福建省德化高级工艺美术大师郑雄彭以瓷为媒为海峡两岸搭建文化之桥,用艺术语言阐述了海峡两岸的同根同源……
因瓷结缘遇台胞
今年3月,虎年的春风吹绿了海峡两岸。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台北的吴先生带着朋友来到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飞天陶瓷公司。这是吴先生时隔7年后又一次到访,此行专为郑雄彭的新作《披座观音》而来。《披座观音》是郑雄彭第一件限量作品,历经两年半时间精心创作而成,以意象的表现手法表述心性和激情,传递出一种心境的空间和生命的活力,作品糅合了时代意识和作者对佛教、艺术、自然的理解与哲思,受到业界专家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到飞天陶瓷,吴先生顾不上长途奔波的劳累,立即到作品展示厅鉴赏《披座观音》,他认真端详观音的神貌,仔细品味佛像的神韵,从外观造型到内在意蕴。所有的细节都不放过。凭着自己多年参悟的佛学知识和对瓷器的认识经验,吴先生知道这尊《披座观音》有收藏价值,他当场就定购一尊。
7年前。也是春天。吴先生带着300多张相片,来到一水之隔的福建省德化。想找人根据相片塑造观音佛像。在当地台联的引荐下,吴先生第一次结识了郑雄彭,起初他还对这位年轻的小伙子抱着怀疑的态度,当参观了飞天陶瓷展厅后,就被这里精美的作品折服,而当他听说郑雄彭是目前中国白瓷唯一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清河极少数的关门弟子之一时,更是对这样年轻的工艺美术师有了敬仰之意。随后的3个多月,吴先生先后5次来到德化。与郑雄彭交流创作心得、交流佛法感悟。他们俩人,一个为对方的陶瓷技艺所倾服,一个为对方的虔诚之心所感动。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创作,两尊《立莲观音》终于出炉了,吴先生说这是他所见过的最为精美的佛像。根据郑雄彭付出的努力和时间。以及当时飞天陶瓷同类作品的估价,每件《立莲观音》造价至少要2万元以上,然而当吴先生要付钱时,郑雄彭却拒绝了,他说凭着吴先生的这份诚意和礼佛的虔心,他要将这两件作品送给来自宝岛台湾的同胞朋友。
因地缘加强两岸交流
海峡两岸的福建和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历代商贸文化往来密切,早在宋代。德化瓷器就开始销往台湾,明清时期。德化人就在台湾的淡水、彰化等地开瓷行,两地在陶瓷生产、经贸合作、旅游发展等方面有较大的互补性,商贸文化交流合作的空间很大。
1995年,飞天陶瓷公司刚刚创办时,郑雄彭就与台湾同胞大量接触。由于佛教在台湾盛行,所以许多台湾人喜欢各种佛像,他们来到德化,当地台联部门也就会有所侧重地带他们到传统技艺比较扎实、佛像创作比较好的苏清河、郑雄彭等艺术大师的企业。那时候,两岸商贸没有现在这么开放和便捷,很少能整批运往台湾,大多是随身带几件瓷器回去。
如今在海峡两岸,随处都可以感受到闽台两地同根同源的文化氛围,相同的民间信仰、民歌小调、木偶、花灯等民间工艺和高甲戏民间戏曲,也都是独具闽台特色的民俗文化。就陶瓷文化而言,德化与台湾历来都有密切联系和交流。当代两岸的陶瓷艺人,更是注重相互吸收对方的技艺和经验,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比如,台湾陶瓷在雕塑风格、创作技法等方面就从德化陶瓷中获益良多:而德化陶瓷在釉色、器型、装饰等方面又借鉴了台湾陶瓷的不少成功经验。
进入新世纪,两岸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和顺畅,交流规模越来越大,交流内涵越来越深,联系也就更为密切。2001年,金门宏玻陶瓷厂颜宏达经理到飞天陶瓷交流技艺、商贸洽谈:2002年,台湾著名陶艺家王明宗等人组团来德化,与德化的陶瓷艺术大师进行交流,同场献技……
浓郁的台湾情结
随着与台湾同行、台湾客商的交往,郑雄彭对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理解和感情与日俱增。他开始思考和创作具有海峡两岸风情、人物等特色的作品,把自己对祖国、对海峡两岸的感情和亲情融入到艺术创作中。除了创作出《立莲观音》等一批传统佛像外,郑雄彭还以极具两岸特色的台湾少数民族少女、惠安女为素材,创作了《海峡风情》等系列作品。2006年。为庆祝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建成开馆,郑雄彭创作了《海峡盛鼎》,作品以庄重大气的方鼎为主体,鼎的4个脚分别缠绕着巨龙,象征两岸人民都是龙的传人:鼎的4面分别浮雕了长城和华表、阿里山和日月潭、武夷山和两岸版图、开元寺和老君岩,分别代表首都北京、宝岛台湾、福建、泉州。寓意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期盼祖国和平统一的美好祝愿。作品问世后,立即得到各界人士的充分认可,复制品多次被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作为礼品赠送到台湾及世界各地。
2004年,全国台联有关领导到德化,准备选购一批有代表性的传统瓷雕作为礼品馈赠台胞乡亲,德化县政府领导带领台联领导参观考察了多家陶瓷企业,经过各个方面的慎重对比,最终选择了飞天陶瓷。从此,郑雄彭每年都创作、生产一批带有海峡两岸文化特色的陶瓷作品。2009年,飞天陶瓷先后迎来了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副会长陈杰等多位贵宾莅临视察。梁会长深入创作设计室、生产车间、作品展示厅等,详细考察飞天陶瓷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以及经营管理等。梁会长对飞天陶瓷给予了充分肯定,赞誉郑雄彭的作品形神兼备、气韵灵动,还欣然挥毫题词“飞天一绝”。
两度赴台交流
2006年,厦门一澎湖首次直航,郑雄彭随团来到澎湖,首次踏上向往已久的宝岛台湾。2008年12月,“东方艺术之宝?德化白瓷鉴赏巡回展”在台北新光三越百货拉开帷幕,这是德化白瓷第一次到台湾本岛,3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在台北、台中、台南巡回展出。2009年2月,应新光三越董事长吴东兴先生的邀请,郑雄彭等几位陶瓷艺术家作为德化白瓷交流团代表,到台湾参加巡回展闭幕式并进行文化交流。吴东兴说,德化白瓷在台展出非常成功,吸引了众多台湾民众关注的目光,尤其是飞天陶瓷的几件作品,既有传统艺术的传承创新,又有现代艺术的审美理念,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台期间,郑雄彭先后参观考察了台湾规模最大的陶瓷原料厂、台湾最大的陶瓷花纸制造厂等陶瓷企业,参观陶瓷企业生产线的生产流程,了解企业的管理方式、市场营销现状,探讨交流合作的可行性。郑雄彭还参观考察了新光三越百货在台湾各地的商场、莺歌镇陶瓷一条街等营销平台,了解目前世界各地陶瓷在台湾的运营、销售状况及德化陶瓷进入台湾百货的途径,为今后更好地商贸往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通”带来新机遇
随着两岸大“三通”的实现,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无疑会不断向前迈进,实现互利共赢。郑雄彭和德化的陶瓷企业都清楚地认识到。他们与台湾同行的合作也必将迎来新的机遇。2009年以来,飞天陶瓷相继接到一批又一批来自台湾的订单,金额从开始的几万元上升到目前的数十万元。
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已经形成,未来还有许多可以拓展的空间,相信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文化交流会向更开放、更积极、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尤其是闽台两地,相通的闽南文化维系着、滋养着两岸同胞,德化和台湾的陶瓷艺术应该和其他文化一样,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谋求合作,相互融合,携手共创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共赢局面。
相关热词搜索:瓷器 文化交流 桥梁 用瓷器架构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 构架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 翻译文化交流的桥梁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