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传统杂志有蓝海吗? 新媒体运营

发布时间:2020-02-2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在全球迅速发展,敏感的传统传媒业从业者已深切感受到了由此带来的阵阵寒意。那么,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在这样一个时代还有没有未来?新媒体时代将给《决策》杂志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决策》杂志又将如何应对?
  传统媒体的死亡
  不是新媒体造成的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到来后,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小,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李红:我也经常在在网络上看到这种说法,就是说新媒体的春天来到以后,传统媒体就投降吧,不要再做了。这种观点比较普遍,甚至很多传统媒体的人也这么悲观地认为。
  大家普遍认为,与纸质媒体相比,网络在传递信息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方便快捷,而且交互性很强。读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不会受到杂志等纸质媒体版面的限制。另外,网络媒体的声音、画面等多媒体特性也是纸质媒体比不了的。
  再加上大家可能也注意到近几年国外一些知名的纸质媒体经营困难的消息,比如曾拥有全球最大销量的杂志《读者文摘》在2009年申请了破产保护,而去年,更是传出了美国著名的《新闻周刊》由于连年亏损,最终被收购的消息。这些可能都让大家觉得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
  我的观点是,美国有些报刊的死亡也许与新媒体有关系,但在中国,大家千万不要认为中国某些纸质媒体的死亡,是因为新媒体逼死它们的。确实,在中国也有许多纸质媒体已经出局了。但我认为,大多数报纸杂志的淘汰,与新媒体毫无关联。它们的发行量少得可怜,不是因为互联网,不是因为微博,而是它们本来就卖不出去,本来就没多少价值,本来就应该被淘汰。
  记者:为什么您认为传统媒体的死亡不是新媒体造成的?相比新媒体,传统杂志的优势在哪里?
  李红:我们设想一下,假如传统媒体都死掉了,网络和新媒体会怎样?现在网络和微博上的内容,除了靠个人支撑以外,很大一部分信息源自于传统媒体。如果传统媒体都死掉了,网络等媒体就需要自采自编了,光成本就会压垮这些门户网站。所以说,尽管新媒体在某些方面优势明显,但至少目前在内容制作上还存在瓶颈,需要我们这些传统媒体的贡献。
  虽然说新媒体是大势所趋,但我认为新媒体的新只是载体的新、技术的新、传播方式的新,没有核心内容,新媒体就会只剩下一个空架子,这是其一。
  其二,网络媒体传递的信息虽然丰富,但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没有重心。读者在海量的信息中很难发掘自己所需要的,从而导致许多垃圾信息的侵入。同时,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很多信息没有正规出处甚至缺少把关,使得网络上充斥着一些不实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与此相比,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是经过整合的,加上深入的分析报道,呈献给读者的内容往往详实可靠。所以说,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的优势,使得它们在新媒体的竞争环境下仍然能够找到生存之道。
  另外,杂志与其他传统媒体也有些不一样。在中国,杂志是一个后发媒体,它是以纸质出现的新媒体。杂志它讲究阅读上审美情绪,拿在手上这么一翻,浏览过去,这种感觉不是网络一下子能够代替的,同时,杂志是以文章的文采、以图片的质量作为主要竞争力来经营,所以受网络的影响相对小一点。
  内容为王是传统媒体的根本
  记者: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有优势,那么,如何让杂志的内容更能抓住读者呢?
  李红:传统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专业化的记者编辑队伍,能够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的深入报道,这是网络媒介所不及的。所以,我认为内容为王是传统媒体的根本,一本好的杂志是要靠好的内容的。如何保持内容的唯一性和独特性,是我们在新媒体时代需要思考的问题。《决策》杂志的采编工作坚持以独家独到为理念,就是希望在内容上比别的媒体更胜一筹。
  当然,在网络时代,网络也可以成为杂志采编人员获取选题的一个重要渠道。事实上,我们每期杂志的选题除了一部分来自采编人员多年积累的经验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来自网络。我们都知道,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即时性,新闻事件往往是首先通过网络引起大家的注意的。当然,网络上信息庞杂,话题很多,而杂志在选题上会有自己明确的定位,所以必然力求精选网络信息,以此来提高内容的品质。
  记者:从《决策》杂志的做法来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双方似乎都可以很好的利用对方的优势。
  李红:是这样子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借鉴的互利关系。新媒体的崛起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也给我们带来历史性的机遇。所以我们要主动吸收新媒体的经营理念,发挥内容资源的优势,与新媒体共存共荣,互动发展。
  坚持自己的个性最重要
  记者:在网络时代下,您想把《决策》办成什么样的杂志?或者说通过网络做了什么新的尝试?
  李红:这个在考虑。目前国内许多传统媒体嫁接新媒体,实行媒介融合,进行了种种尝试和探索,纷纷推出电子版、手机报、新闻网站等,有的还提出全媒体概念,与知名网站达成合作联盟等。在这种背景下,《决策》杂志也做了些尝试。比如,通过维普资讯网扩大传播,与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展开合作,去年我们还对自己的网站进行了改造升级。
  除此之外,我们也打算和一些电子杂志、通信公司探讨合作开发电子杂志短信平台的可能性。但是,在这方面,我们是保守主义者,我们努力成为先驱,但不想成为先烈。这种所谓的蓝海不是我们熟悉的。既然不熟悉,隔行不取利,我们就先看看别人怎么做。毕竟,在目前的红海中,我们还有一席之地。要到一个充满风险的不确定领域,这不是《决策》杂志的风格。
  我们确实在考虑在网络上尝试怎么做这方面的运营,把单一的杂志变成一个电子版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这么做的意义有多大,怎么做才更有价值,这些都是我们正在思考的问题。
  比如,改进自己的网站、与知名门户网站合作是为了什么?扩大了我们的读者群还是扩大了我们的影响力?当然,影响力的扩大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从功利的角度看,网络读者到底有多少能够转化为我们的传统读者,去订阅我们的杂志呢?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利润,目前网络读者统计数据对于我们广告经营并无多大作用。
  坦率地讲,目前《决策》杂志与新媒体的合作模式,实际上只是一种简单地尝试,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找到了网络时代的蓝海,恰恰相反,我们没有找到,但我们需要寻找。毕竟,无论是与新浪等门户网站合作、还是改进自己的网站,目前我们所努力的,都是可以被模仿和复制的,可以被模仿和复制的不可能会形成我们新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有些杂志在iphone等移动终端上做阅读器,推出手机杂志等,我们都可以去尝试,包括我们自己的网站,我们想做成收费阅读的,但真要做起来就很难,有了像新浪这样大的门户网站提供那么多的免费内容,让读者改变免费阅读的习惯就很难了。所以说,传统杂志怎样在网络上延续品牌影响,甚至反过来促进我们纸质媒体的销售,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大课题。
  记者:《决策》杂志在媒介融合上宁愿做个保守主义者,那么,您认为未来《决策》杂志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李红:不管如何创新,坚持自己的个性是最重要的。整天说创新,然后自己本身的一些特点慢慢被磨灭,那就很可悲了。我觉得在别的媒体大谈创新的时候,我们《决策》杂志反而要有所坚持。我们在2010年年初做了彻底改版,更加注重报道的独家独到,关注地方政府创新试验和区域经济格局变化,就是一个很大的创新与跨越。我们原来卖八块钱,现在一下子卖到了十二块钱。我们找对了科学发展的路子,就不能再轻易改变了。今年,我更强调在内容上要体现《决策》杂志独特的锐利与锋芒,在别人大谈媒介融合的时候,我们只想老老实实把内容做得更地道,更有阅读期待。毕竟,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内容才是它相对于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媒体创新对于《决策》杂志来说只是另一个事业,是品牌的延伸。与新媒体的嫁接合作,目前还只能是一种尝试,主要是为了品牌建设和保持对新媒体的敏感性而已。在这方面,既然我们跨出了第一步,今后我们自然也会努力走得更远。

相关热词搜索:传统 杂志 媒体 新媒体时代传统杂志有蓝海吗? 新媒体时代杂志 网络新媒体技术杂志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