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报码134kjcom 碎片化时代手机报的编辑策略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碎片化传播背景之下,手机报的传播特点及其编辑特点,以新华手机报(四川)为例,提出手机报编辑过程中突围的策略,以期对手机报的编辑者有所借鉴。 【关键词】碎片化 手机报 编辑
一、手机报的出现
这是一个信息传播碎片化的时代。互联网为公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表达意见的平台,虚拟的“公共领域”初见成效,传统媒体也争相占领网络传播的制高点,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的多元化和互动性。这种多元互动的结果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公众生活在信息爆炸的空间,需要寻求一切可能存在的讯息;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信息的冗繁,导致受众注意力的分散,集体价值观被消解,进而形成碎片化的传播、接收与表达模式。
为何互联网的出现不能替代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其原因正在于:受众希望获取的是经过媒体过滤、编排过的信息。伴随着第五代媒体,即手机的出现,受众进一步希望能够便捷、及时地接受最快最权威的信息。于是,手机报应时代而生。
2004年7月18日,国内第一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诞生①。之后的三年时间里,中国的手机报快速发展,己经经过了导入期,进入了高速成长期。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均推出了手机报业务,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等传统强势媒体也整合各自旗下的优势品牌,推出手机报。
二、手机报编辑的特点
手机报实质是电信移动等最新的资讯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利用彩信等技术手段将资讯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通过手机阅读最新的新闻。总的来说,手机报相对于传统媒体具有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好、表现力丰富、随时随地接收、个性化投放、成本低廉等特点。从编辑的角度来看,手机报的编辑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重大事件,注重娱乐民生
由于手机报的容量有限,因此所选新闻非“重”不报,一般以传统媒体的头条新闻为主。人们使用手机信息,一方面是为了沟通交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享受娱乐。以四川新华手机报为例,其订阅读者多数为农民工工人,由于缺少电视、广播等设备,又少有买报的习惯,于是手机报就成为他们了解世界的最方便的途径。他们在工作之余除了关注重大事件,更多的是想得到身心的愉悦,因此新华手机报非常注重体娱等栏目的编排,并加入其它娱乐元素,以迎合受众的口味。
2、篇幅短小精悍,内容充实
手机报的新闻可谓“干”新闻,短小的段落交代新闻事件最核心的部分,容不得半点修辞的“水分”。因此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更为快捷地把握事件的核心内容,清晰明朗,非常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一份完整的手机报一般为13帧左右,每帧不超过1000个字符,所有的手机报加起来,其阅读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十分钟,快速浏览两三分钟亦能完成,适合工作生活忙碌、无暇关注新闻的人士。
3、信息形式多样,多媒体传播趋势明显
随着手机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兼容信息的能力日益增强,包括文本、语音、视频等格式均能在手机上实现播放。因此手机报在编辑过程中也开始关注多种形态传播方式的共用。以新华手机报为例,虽然未实现音频和视频的传播,但每天的手机报都会选取三张图片,包括头条和两幅插图,能够在技术允许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多地满足受众的视觉感官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传播成为手机报发展的必然趋势。
4、“热媒体”传播的形态
由于手机报内容的局限,因此其文本所包含的内容多为直白的新闻信息,失去了在阅读特写、深度报道等传统体裁时的循序渐进的感觉,以最直接的方式进入读者的视线。如果以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的含义界定,手机报的文本内容无疑是“热媒介”的传播形态,受众的参与度低,内容一目了然。
三、手机报编辑的突围策略
1、文本内容简洁饱满
手机报的文本类似于微博的文本,不过是以碎片的方式反碎片化。以新华手机报2010年12月13日晚报国内板块的新闻为例:
8400万元重奖涉农产业强县
---------
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首次认定一批涉农产业强县,其中邻水县等20个县(市、区)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邛崃市等10个县(市、区)为林业产业强县、射洪县等12个县(市、区)为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对每个县给予200万元奖励,总金额为8400万元。这是我省首次重奖涉及农产业强县。
该条新闻用不到150个字,将源新闻几个网。页的内容表达完整。在编辑的过程中首先提炼源新闻最核心的意思,将不必要的枝叶完全砍去,通过字斟句酌的重组而成。要求编辑的过程了解原文大意,迅速选取最主要的信息,通过自己的语言重新加工,再现新闻内容。由于每一帧即每一版块的字数不能超过1000,信息含量又尽可能增大,因此每一个字都必须再三考虑,寻找到最简洁的表达方式。
2、标题制作感染力强
齐鲁手机报在编辑的过程中为了节省空间,直接用“▲”符号开启每一条新内容,新华手机报则保留了标题,并在详讯中用“--------”将其与正文隔开,足见标题在阅读中的重要性。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在任何类型的新闻中都有重要意义,手机报的标题在吸引读者阅读的功能上具有与传统媒体同样的功效。
以新华手机报2010年12月20日晚报四川版块一条新闻为例:
早堵晚堵已是浮云 成都又兴起“周末堵”
--------
早晚高峰堵车都已成“浮云”,现在成都又开始流行起“周末堵”。记者调查发现,成都中心商圈和城郊休闲区域进城方向每逢周末车满为患。万达广场2000个车位不够用,三圣花乡10分钟挪动一百米……交警称,盐市口东大街、青石桥一带违法占道停车非常严重,城中心不良出行习惯造堵。此外,成都每天1500辆新车上牌已成常态,市民周六日举家出行,购物休闲也已成习惯,但道路特别是中心城区的道路增长却极其有限。交警建议中心城区少开车出游私家车错时回城。
标题使用了今年最流行的网络语言“浮云”,一条最为普通的交通拥堵的新闻变得亲切而富有可读性,吸引读者进一步了解正文的内容。标题的制作有时也会直接借鉴源新闻的原标题,因为在源新闻登出之后,其标题已经做过处理。
3、文章叙事清晰明朗
传统报纸的新闻由于体裁多样化,除了消息之外,还有深度报道、人物通讯及新闻特写等体裁,根据新闻事件、人物关系或新闻价值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新闻体裁进行编辑写作。同时这些新闻体裁在叙事结构上也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如有倒金字塔结构、时空顺序结构、悬念结构以及并列结构等复杂叙事结构。
手机报上由于篇幅的限制,所以大多数手机报编辑通常都是直接截取传统报纸新闻的导语部分,对新闻的叙述大多“开门见山”,用最简洁的词语交代出新闻事件中最重要要素,让受众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了解新闻的大致内容,以适应手机报受众快速浏览的阅读习惯。
4、突出趣味强调服务
手机报常设天气等服务类信息,一来是为了满足受众生活的需要,二来也凸显了手机媒体的责任所在。以新华手机报为例,其新闻的选取多以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件为主,在四川版块常选取交通、购物、旅游等信息,对受众的生活起到一定的提醒和帮助作用。编辑在选取新闻,尤其是本土化的新闻时一定要关注政府的最新动向、优惠政策、各行业讯息、交通路况等新闻,为受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5、加强互动策划有力
手机报与传统媒体相比,拥有更为快捷的反馈模式,各大手机报均开设了互动,作为常设栏目。以新华手机报为例,移动专门为读者开设了互动短信平台,成为传者与受者最直接的交流空间。手机报每天选取重大或者趣味性浓的话题,简要介绍新闻事件,用部分已有观点引出读者的观点,并在紧跟其后选登前一日的读者观点。手机报编辑在编排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互动话题的选择,要选取读者感兴趣的话题、有话可说的话题、正反可能对立的话题。在选登的观点中也要注意地区的平衡,如四川新华手机报,订阅的用户包括四川的各个市县的读者,因此手机报的选择必须兼顾各家,以照顾所有读者的情绪。
6、兼顾广度深度高度
手机报的消息虽短,但并不会妨碍编辑想把手机报编成一份有深度有影响力的媒体。通过精挑细选,可以将手机报的消息广度尽可能地扩大,在深度和高度的提炼之上,手机报同样要借助评论的力量。
新华手机报依靠新华社《参考消息》手机报的资源,每天会选取一条短小但精彩的评论,如2010年12月22日晚报:
【港媒评论】
“逃离北上广”仍躲不开塞车楼价涨
---------
《香港经济日报》12月21日报道,曾是内地年轻一代首选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楼价高企、交通拥堵、生活压力加剧。愈来愈多的白领选择离开,去二三线城市打拼,却失望地发现,那里楼价涨了,空气污染了,塞车也成家常便饭了,“城市病”在这些中小城市正迅速复制。
塞车也正快速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传染”。“塞车的速度一点也不亚于GDP增长速度,”南京市民李凯说,“上班时间早晨6点半就开始堵,200米的路开车要走20分钟。城市病在这里传染得太快了。”“看病难”在一些中小城市同样存在。乌鲁木齐市民王海英提前5个小时到医院排队挂号,前面已有十几个人在等候了。在她印象中,5年前根本不用排队,这几年人口增长太快了。更令打工族胆颤心惊的是,一些二三线城市逐渐出现了“一线房价”。(《参考消息》)
虽没有传统媒体评论篇幅的长度,但字里行间句句都是精华,读后会感觉思路更为清晰,观点更为深刻。因此,手机报编辑在选材过程中应当注重其言论的价值。
参考文献
①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09级新闻学研究生)
实习编辑:方钰涵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碎片 策略 编辑 碎片化时代手机报的编辑策略 手机报如何做好碎片化新闻 碎片化开题报告范文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