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支付渠道怎么开启 SNS能否开启网络公共领域的新渠道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SNS作为一种社交网站,自兴起以来在全世界范围风靡起来,它鼓励用户实名注册,参与度互动性高,基本具备了实现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条件。本文依据中国SNS现状,分析讨论SNS究竟能否开启网络公共领域的新渠道。
  【关键词】SNS 公共领域
  
  一
  SNS社交网站自2001年起在美国兴起,很快风靡整个北美地区,很多人说它将是继门户网站之后的第二代互联网模式,是Wed2.0的一种核心应用。在美国发展最成功的可算是Facebook,而在中国,则出现了很多效仿Facebook的SNS社交网站,如“开心网”“人人网”,它们在国内如火如荼地蓬勃发展,已经成为网民在互联网上的重要应用性平台。
  何为SNS,它有两种常用的解释,第一种,即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关系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第二种,即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指提供社会网络服务的网站,它基于六度分割理论而设立,以用户关系为核心,提供平台来协助人们维系或拓展社会人际关系,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形成一个人际交往圈。“六度分割”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SNS社区构建的理论基础。
  “六度分割”(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①。SNS网站的构建正是根据“六度分割”理论,以“朋友的朋友”或“熟人的熟人”来扩展网民用户的交际圈。
  每一个SNS网站都有属于自己的用户圈,开心网针对的是白领阶层,人人网由校内网转变而来,主要针对的则是在校大学生,另外还有针对公关行业的“公关圈”,面向旅游和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驴友网”,以及淘宝社区等以商务关系为纽带的SNS平台。
  二
  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指“政治权利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社会公众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并形成公共舆论的活动空间”②。在哈贝马斯看来,真正的公共领域至少应该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由“私人”组成的公众,“私人”是游离于国家政体之外的,因为公共领域要与国家政体争夺话语权,就必须不依附于任何国家政治权利;第二,拥有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介。单向的传播媒介会导致信息的匮乏、缺失,使参与者无法做出正确、全面的理性判断。第三,公众能在自由辩论、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批判并最终达成共识,形成舆论。
  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它存在于国家公共权力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是国家公共权力与私人自律之间紧张关系反应的中间缓冲地带,是持批判精神的公众个体通过话语交往形成公共舆论的理性批判空间。
  公众需要一定的传播工具来帮助其满足这种讨论,“今天,报纸和期刊、广播和电视就是这种公共领域的媒介”③。
  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来说,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给传媒公共领域提供了存在的转机,网民是一批相对独立的、不受外在强权政治和经济利益控制的个人,网络为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一个信息丰富、交流充分的平台。孙志刚案、华南虎事件、邓玉娇案等等事例,都让我们知道了网民的力量不容忽视。
  那么,今天的中国有没有存在这样一种“公共领域”呢?可以说,随着民主进程的推进,中国公共领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这仍然是国家主导下的公共领域,新闻媒介、社团组织都是由国家主导着,国家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多种途径对其进行管理和调控。公共空间发展的滞后,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不强。CCTV《新闻调查》栏目就有论断说“根据中国的新闻体制和新闻事业的特点,我们可以判断,传媒公共领域很长时间内无法存在”④。
  三
  与论坛、博客等网络交流形式相比,SNS有着自己独特的传播特点,论坛、博客的用户往往被符号化为一个ID,而SNS则鼓励用户身份真实化,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网络的虚拟性特征,拓展用户的真实社交圈。只有加好友才能看到用户页面内容,这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也有助于提高好友双方的熟悉感。SNS社区提倡的是一种以合作、共享、平等、开放为特点的参与式文化,这种文化削减了中心的意义,体现了去中心化的特点,每个用户都同时扮演着信息发布者与信息探求者两个角色。
  从上文中提到的公共领域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来看,SNS由“私人”组成,参与者能自由交流辩论,自由地进行理性批判。那么,它究竟能否在中国成为一个开启“公共领域”的渠道呢?
  优势分析:
  首先,SNS具有网络媒体固有的优势,它不需要像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一样,要在国家的严格管制之下经过严格地审查才能发布,公众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其次,在SNS平台下发展的公共领域,相对于论坛博客等传统网络公共领域来说有它不可比拟的优点,用户身份的真实化使用户发言更具责任感,避免了匿名引来的散漫和随意;去中心化更加重视个人意愿的表达,而不是传统的公共领域的广场政治的讨论;好友之间的互动、留言的同步显示,提高了人际互动交往效率,也有效避免了冗杂信息。这些优势,某种程度上达到了网络世界里社会性和真实性的回归。
  劣势分析:
  首先,不能进行自给自足的信息供给。SNS作为一个社交网络,用户发布的信息一般都是通过传统媒体、网站、博客等其他渠道转发而来,SNS在信息传播的流程中充其量起到信息中继或者放大的作用。论坛博客由于其形式的开放程度高,更容易引起公共讨论,相对来说,SNS在时效性上就不能与之匹敌,只能算是另一个群体对话题的补充讨论。而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是一个自足的信息生产和流通系统,他曾高度评价新闻出版物的巨大作用,由于“信息本身变成了商品”,上层资产阶级成了“公共现象的真正推动者”,只有在信息充分交流的前提下,公众才能平等地获知公共事务的情况并参与讨论。显然,不借助外界就没有信息来源的SNS很难形成公众舆论。
  其次,SNS更倾向于个人情绪的发泄。不管是人人网还是开心网,都是通过访问好友的首页或新鲜事来获取信息,个人主页往往是偏向个人空间的“私域”。公共领域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但有别于私人领域,它要求公众扮演一种批判性的角色,对关乎公共福利的政治、文学事务进行讨论和辩驳,这就要求SNS用户合理化地进行人际交往,理性积极地参与群组讨论(公共事务),交流对公共事件的看法。而SNS用户通常不这样做,他们更多的是宣泄个人的情感,大部分用户上传自己照片、写日记、发状态,都是像好友展现自己的生活现状,很少涉及能引起舆论的理性讨论,用户缺乏批判精神,在SNS中很难形成批判空间。
  第三,不重视公共领域,SNS成为娱乐游戏的舞台。为了寻求更多的用户,开放商可谓绞尽脑汁,什么最吸引用户就开发什么。以开心网为例,它最火爆的应用游戏开心农场引来了无数人注册,另外还有抢车位、买房子等小游戏,这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到SNS就是为了娱乐,他们更多的关注休闲,理性的批判性讨论被消费文化所取代,SNS的公共性也就消失殆尽了。
  结论
  相对于单向型的传统媒体来说,网络提供了互动交流、辩论批判的公共领域新平台,在各种网络交流方式中,SNS又以其真实性、互动性、参与性展现了自己的优势,它不仅能够调动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兼容性与开放性。然而中国的SNS尚未开发关于公共领域方面,SNS根据中国自己的特点,社区网站本身的特点,还是以个人的展示为主,虚拟社区活动以巩固人际关系,各种小游戏小应用的发展,使其娱乐性大于公共性。
  由于它的用户身份真实,信息有保证,引起很多学者在探究是否可以在这里开辟公共领域的新渠道,但是笔者认为,SNS并不适合作为公共领域的新渠道。
  首先,注册用户都是由于一定的需求才进入SNS社区,人人网、开心网的用户大多数都是因为想结交朋友,或者玩游戏转贴打发时间,商务SNS社区的用户是为了做生意。这些用户本身并没有关注公共领域事务的意愿,用户主体积极性不高,很难进行哈贝马斯所谓的理性的批判性讨论。
  其次,关于公共事务的讨论应该匿名才能更深入全面。网络正是由于它的匿名性所以引得人们可以积极进行批判性讨论,因为他们不用负责,所以可以畅所欲言。SNS既然鼓励用户使用真实姓名,就应该考虑到,用户会在言论上有更多的顾虑,会思考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虽然这样使得SNS中信息不至于那么冗杂,但是的确丧失了很多激烈的批判性言论。■
  参考文献
  ①六度空间理论―百度百科http://baike.省略/view/3056.省略tv.com/news/spe+
  cial/C15587/20060424/102969.shtml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9级研究生)
  实习编辑:张兴宇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开启 渠道 领域 SNS能否开启网络公共领域的新渠道 一种网络公共领域的新形式 社交网络的传播模式doc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