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研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企业能否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创造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它是否具备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核心竞争力。在我国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现阶段,大学出版社面临着一次好的发展机会,要想在竞争中把握住长期发展的主动权,必须把培育核心竞争力作为大学出版社的长期战略目标。本文对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进行了总结、介绍,以期给其它大学出版社以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大学出版社
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难以模仿和替代的独特优势:如品牌认知、核心技术、生产管理、销售模式、供货渠道、售后服务、人才、质量、规模、价格等。做好其中一项或多项,就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出版核心竞争力是指出版单位在出版经营过程中,为取得市场竞争优势,通过整合、协调其内部各种资源而形成的独特的、不易模仿的发展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构成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能力要素:选题策划能力、品牌影响力、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建设、组织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一、选题策划能力
出版业是“内容产业”,出版社是“内容供应商”。选题策划如同普通企业的产品研发,如果不能研发出有市场的产品,出版社的生存就有问题。因此,选题策划能力实质上就是出版社的技术能力。选题策划能力是一系列创造性活动所形成的合力,是形成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核心竞争力中的“核心”。出版社之间的竞争就是从选题策划开始的。好的选题策划往往是出版社出版理念和经营思路的综合体现。选题策划能力包括几个方面:(1)对图书市场信息的准确把握和判断,要求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预见性。(2)对出版资源的占有能力,包括对作者、策划人才、选题等资源的掌控力。(3)对出版各个环节的调控力和整合能力。好的选题策划是对从市场信息调查开始、到组织稿件、编辑加工、制作进度、装帧设计、市场营销等方方面面环节的时间和过程有一个总的协调和配合,并且在此过程中实施对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4)对选题的创新力,它要根据市场需求、本社优势、未来走向等方面的情况的变化,不断有新的创意,并把这种创意变为现实的可以操作的新选题,正是这种不断创新使它永远保持领先者的地位。此外,选题策划能力也体现在出版社策划人员技能和经验的积累,很难被其他出版社模仿。大学出版社可以通过在“干中学”,“用中学”,“研究和开发中学习”等方式,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培育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以看出,选题策划力在整个竞争力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并且起到带动和整合其他方面的能力和资源的作用。
二、品牌影响力
技术是产品质量的内在保证,而产品质量表现在外部并展现给消费者的就是品牌。品牌是一个企业产品质量、企业形象、产品价值、价格、知名度、信誉和服务水准等有形的和无形的内涵与外延的综合体现。图书品牌是读者的一种心理认同和偏爱,是一种精神境界和心理享受,更是一种企业标识。出版业的品牌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以畅销书和常销书为特征的单本书品牌,如《现代汉语词典》;二是以学术权威性和资源垄断性为特征的书系品牌,如“布老虎”丛书;三是以企业整体形象的成功塑造为特征的出版社品牌,如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经管书”、外研社的“外语书”。读者在购买图书和购买其他商品一样,在品牌方面,有着同样的共识,就是对于品牌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从本质上说,图书品牌是图书产品的一种名称、标记、符号或其组合,供读者识别之用,使其同其他出版社的产品区别开来。图书品牌对读者传达了该产品品牌的一系列的特点、利益和服务。大学出版社良好的品牌可以给竞争对手制造巨大的进入壁垒,给出版社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大学出版社应该注重培育自己的品牌,培养忠实的读者。
以品牌建设为出版社立身之本“牛津”的品牌与它出版的词典、参考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其中最负盛名的旗舰产品是《牛津英语词典》。牛津大学品牌策略取得成功的另外一个领域是宗教书籍,尤其是《圣经》的出版。
三、创新能力
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创新能力涵盖产品、技术、资料、市场和制度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能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和变化。出版物要在市场经济中取胜,创新是其中的法宝。创新是大学出版社进步的灵魂,其主要内容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内容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保持永远强劲的创新能力是大学出版社培育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大学出版社只有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不断创新,不跟风,才能形成和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保持自身的活力。
外研社强调选题创新、服务创新,把创新意识贯彻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要求每一个员工把“创新”刻在自己骨子里,把“创新精神”作为核心竞争力永远保持下去。
南开大学出版社的销售码洋,2000年是3000万元,2004年突破了1个亿。从3000万元到突破亿元,其中的奥秘何在?该社社长肖占鹏一语道破天机:“是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新活力”。这几年来,该社实行的四项重大改革举措是――1、机构设置改革。2、用人制度改革。3、用工制度改革。4、分配制度改革。
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实践过程中、在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企业存在的依据和发展的灵魂。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从而减少内耗,降低内部交易成本。企业核心价值观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起到把握价值方向的作用,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的动力。对于大学出版社来说,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是构成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无形的因素,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企业文化是构建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实现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带动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延伸。
五、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能力指大学出版社组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的能力,即配置资源与整合资源的综合能力。具有组织能力优势的大学出版社,能够将大学出版社拥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真正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使大学出版社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其中,对人力资源的组织尤其重要。出版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出版人才的竞争。从选题策划、到市场营销、培育品牌的影响力、企业文化的建立等环节,都要靠出版人才去实施。一个有竞争力的大学出版社,一定要有一整套良好的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开发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积累人才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氛围。
外研社能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为外研社有一批优秀的人才,职工队伍基本实现了年轻化和知识化,40%以上人员年龄在25~39岁之间,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占了64%以上,编辑大都拥有硕士以上学历,是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
良好的管理机制是对现代企业的基本要求。多年来,外研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经营管理机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管理机制成为外研社快速发展的内因。2008年,外研社还系统实施了“业务流程再造”,上线ERP系统,将外研社的流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从而保证了外研社健康快速发展。
六、市场营销能力
从大学出版社的价值生产流通链条来说,营销上接产品,下连读者,是图书流通和价值实现的中间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市场营销能力是大学出版社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和必要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出版社开发市场、占有市场、培育市场、引导市场的方式和能力,体现了不同出版社的营销理念和能力的差距。营销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大学出版社营销策略制定水平的高低以及营销策略能否正确实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营销策略,是大学出版社制胜的关键。
为了加强营销效果,牛津大学出版社在几年前便将图书的宣传工作与教材教辅的宣传销售完全分开。此外,出版社还在编辑部门设专人负责营销工作。其次,牛津大学出版社十分重视产品包装,曾经投入六位数英镑的资金专门生产名为“牛津古典象牙”的新纸张以提升出版品质。第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出版社充分利用自己的免税优势,采取纸质出版物和电子产品价格均低于其商业性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来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最后,牛津大学出版社一直非常重视市场宣传工作,曾经投入10万英镑开展强劲的宣传攻势,还与布克连锁书店合作推出读书有奖活动,并免费欧洲学术界赠阅新创办的世界文学名著杂志《指南针》。
事实上,根据核心竞争力知识累积性的内涵,我们知道核心竞争力是内置于企业中的,通过不断学习积累起来的。不同的出版社,其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其知识累积的质与量也是有层次差别的,再加之不同的出版社,其经营方式、经营能力也是有差别的。因此,不同大学出版社其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的显现程度、重要程度也就不尽相同,各个大学出版社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定位、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①《突破亿元有奥秘 四项改革注活力――南开大学出版社经验谈?个案评析》,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②周蔚华,《中国大学出版社改革的历程与经验》,《读书频道?中国教育新闻网》
③朱勇,《牛津大学出版社及其经营特色探析》,《出版科学》,2007(5)
④马宁,《转型时期大学出版社教材市场营销体系的构建》,中国硕士论文期刊网
⑤魏诺,《大学出版社定位研究》,中国硕士论文期刊网
⑥曹瑰,《文化乃出版之本学术是出版命脉――访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范军》,《大学出版》,2007(2)
⑦于春迟,《在改革开放中诞生 在市场经济中壮大》,《大学出版》,2008(6)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8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大学出版社 核心竞争力 构成要素 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研究 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