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_民生新闻发布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自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建立以来,其对于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对兰州市民生新闻发布会进行分析,旨在考察政府新闻发布会在关于民生问题的关注与解决民生问题的方面起到的作用,找出其成功和不足之处,从新闻传播研究角度提出建议,使政府新闻发布会成为更好的解决民生问题的方式、方法,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的权利,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政府部门 新闻发布会 民生问题
自2004年国务院、中央各部委,各省建立三层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尤其是2008年5月1日生效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以来,我国在政府与民众的信息沟通方面做得越来越好。本文对兰州市民生新闻发布会进行分析,旨在考察政府新闻发布会在关于民生问题的关注与解决民生问题的方面起到的作用,找出其成功和不足之处,从新闻传播研究角度提出建议,使政府新闻发布会成为更好的解决民生问题的方式、方法,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化,保障公民的权利,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关于民生问题的政府新闻发布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一个部分被单独提出,这显示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也预示着百姓的生活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更深的程度上得到改善,由此关于民生问题的新闻发布会也在危机事件新闻发布会中凸显出来。“民生新闻发布会”①是指“针对民众关注的新闻事件,采用中立的立场,沟通政府与百姓,使其信息畅通,以达到上行下达,下行上达,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政府对百姓的关怀,是一种区别于危机事件新闻发布会的形式。”
由于民生新闻发布会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常常涉及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所以民生新闻发布会备受广泛民众的关注。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不仅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且由于民生新闻发布会直接和民生新闻相联系,所以也备受媒体的重视,民生新闻发布,不仅有利于民众提问题,更有利于政府深入了解民生情况,进而及时解决问题,是民众与政府沟通的良好渠道。
二、民生新闻发布会分析
笔者通过调查,总结得出民生新闻发布会召开的几个特点或是条件:
1、事关民生,近期亟待解决或者说需要给百姓一个交代的问题。比如2009年11月,兰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冬季供暖问题进行信息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2、事件已经产生争议,网络或其他媒体均有初步报道。比如“甘肃省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3、民众对问题关注,并且采取了相应的行动。比如兰州市路桥收费续征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路桥收费的原因加以解释说明。
4、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及时与民生沟通,公布的信息未能被民生所理解。如“全省工商信息化工作服务经济发展情况”的新闻发布会,是向公众通报相关经济发展成果信息。
新闻发布会主要由问题通报与记者问答两部分组成。现就信息发布以及提问回答环节从传播学角度进行分析。
1、问题通报部分
关于民生问题的新闻发布会通常是依据相关文件或者某些政策规定,由发布会向媒体及公众披露,所以在问题通报部分通常是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对政策文件进行通报,作官方解释,比如上述的“甘肃省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就是对《关于2010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进行的通报以及对文件的解读。这部分的关键点就是政府可以通过媒体将新的信息发布出去,使更多的人接收到这类信息,进而关注相关信息。
2、记者问答部分
在记者提问部分,媒体作为民众的代表提问。媒体的记者会根据事实提出问题,在此媒体代替公众行使了知情权。如在“2010年第一季度甘肃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兰州晨报》的记者就提出了价格上涨问题。关于房价、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一直是公众很关注的,而政府机构所给出的统计数据与老百姓的现实感受不符合,所以记者提出了问题,求得解答给公众解疑。
三、民生新闻发布会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几场发布会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关于民生新闻发布会存在的问题。
1、新闻发布会时常变成工作总结会
政府新闻发布会由于发布者通常是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官员,由于其新闻观念的缺乏,常常使得新闻发布会成为工作总结报告会。对政府的方针、政策、工作、成绩宣传,只是新闻发布会的一小部分内容,因为这些基本信息都会以材料的形式发放到与会记者手中。所以通常一个半小时的集中型的新闻发布会往往两个多小时,甚至三个小时也无法传达出清楚的信息,无法将问题解释清楚。
2、新闻发布会报喜不报忧
政府新闻发布会由于隶属于政府部门,也就是说其代表党政机关,而他们往往害怕暴露“阴暗面”,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而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要保证信息公开,保证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所以一些政府部门的“捂盖子”的传统做法是不合时宜的。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信息公开包括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工作中的问题失误都不应该隐瞒,而应该曝光,接受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3、新闻发布会的信息不完整
从传播学角度说,新闻发布会就是媒体获取政府信息、公民伸张知情权的途径,但是由于政府凭借公权力,有选择地公布信息、设置议程,进而影响媒体议程、设定公众议程,容易造成政府、媒介、公众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媒体了解的比政府部门的要少,而民众要比媒体少,尤其是事关民生的问题,老百姓无从知晓政策信息的来龙去脉,也就无从正确使用自己权利。
4、新闻发布单位之间相互推诿
政府新闻发布会通常是政府各职能部门,一些问题在新闻发布时,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如兰州路桥收费问题,政府部门的发言人无法说清楚问题,就推向负责路桥收费业务的“兰州市城市投资公司”来说明,这与原来所要讨论的完全不一致。发布单位之间的相互推诿,会造成议题转换,转移公众的视线,是对公众的不负责任的表现。
四、对民生新闻发布会的建议
1、新闻发布会应保障民众的知情权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强调公开信息,关心民生。新闻发布会从法律角度出发,应尽量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新闻发布要尊重新闻规律
具体而言,新闻发布会制度是基于传播学意义的几项功能来实现调控的,主要是双重议程设置功能、把关功能以及有限的舆论监督功能②,其中双重议程设置是指不仅媒体为公众设置议程,政府也成为重要的议程设置者。因此,整个新闻发布会的传播过程是政府根据政策需要设定议程,以此设定或引导媒介议程,进而设定公众的议程。其次,把关功能是指政府将需要发布的信息经过过滤后主动传播给媒体和受众,在这里政府就是隐形的新闻信息第一把关人,媒体在新闻发布会上与政府发言人的互动角色就是信息传播的第二把关人,新闻编辑作为新闻报道的第三级把关人,三层过滤的信息最终形成了新闻舆论进而影响公众的舆论。从根本上来说,政府还是控制了信息的流向和流量,所以政府应该明确哪些信息可以通报,哪些不可以通报,哪些可以少量通报,不管属于哪一种,政府都应立足于服务人民,尊重新闻规律的角度。第三,有限的舆论监督其理论基础是把媒体视为公众利益的代表,从公众的立场来说,新闻舆论监督是公众意见的媒体表达,也是代表公众对政府进行的舆论反馈和批评监督。所以,政府新闻发布会就是政府与民众之间建立起的双向交流机制,应当接受媒体与公众的舆论监督。
3、通过新闻发布会建立政府公信力
政府通过新闻发布会这种主动出击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公共信息的传播加以把握,从而确保公众信息的传播不至于偏离出政府的预期。如果新闻发言人发布的公开信息能被不断的事实证明,那么新闻发言人就能树立起自身的权威性,也便于未来工作的开展。如果某位政府新闻发言人发布的信息出现了偏差,并且还不止一次,那么这位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发言”就失去了权威性,让老百姓缺乏信任感。所以政府新闻发布会应当以公众最关心、与公众利益最密切的相关信息为主要内容,提高政府新闻发布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高信息发布效率,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①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②巴兰: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9级传播班)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民生 新闻发布 对策 民生新闻发布的问题与对策 社会民生新闻评论 2018民生新闻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