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台节目的关键是要让台湾民众愿意听]改革开放关键一招节目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祖国大陆对台湾广播最早始于1949年8月20日,当?设在上海的华东人民广播电台(有资料称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对台广播。60年后的今天,对台或涉台广播机构约有10家左右。60多年来,对台或涉台广播在台湾岛内和海外(主要是旅外台胞、国民党去台人员移民)到底有没有听众,回答是肯定的。当然,一个电台在岛内或海外有多少影响,归根结底是要看台湾民众或涉台侨胞是否愿意听。
2009年2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中心“民乐逍遥游”主持人龚铭、钟庆应台湾原住民电视台的邀请赴台做“宝岛台湾音乐之旅”,他们从台北走到垦丁,深入台湾高山族支系的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卑南族中间,采制了“台湾少数民族音乐系列”,播出了《泰雅篇•黥面传说》、《阿美篇•乌杠部落的歌声》、《布农篇•高山上的和声》、《排湾篇•丹耐夫的感绪》、《南篇•故乡普悠玛》等十多期节目,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五个民族神奇的乐器、独特的风俗和别样的音乐风格。节目通过华语广播普通话短波平台、海外落地中波和调频电台、海峡飞虹网络电台对台播出,影响甚广。2009年8月,台湾原住民电视台副台长丹耐夫正若一行到国际台访问?还提起“民乐逍遥游”主持人采制的“台湾少数民族音乐系列”节目,他说:“台湾人爱听这样的节目。”
为什么台湾民众爱听“这样的节目”,因为它“非政治宣示”,更不是“隔岸喊话”,而是站在台湾民众的立场上向大陆、岛内及海外介绍“今日台湾”,“今日台湾少数民族的文化”,更能体现大陆的包容性。
1、宣传理念突破以“统派”为主要工作对象的思维定势,改以“本省籍”同胞作为听众基础,重点做“新生代”的工作。
内容“中性”,有利于淡化岛内民众历史上形成的对大陆政治的畏惧感和抵触情绪,激发包括“那些曾经主张过、从事过、追随过‘台独’的人”在内的广大台湾同胞在“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基础上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来解决两岸关系分歧”的热情。
对台广播节目的受众群在哪里?答案应该是“本省籍”同胞。据资料显示,台湾“本省籍”同胞占台湾总人口的88%,构成了台湾社会的主体和基础;台湾省籍人士掌握台湾党政军大权和主导台湾社会主流的局面已经成为现实。而在台湾当局“领导架构”或政党中,过去的由国民党去台人员为中坚的“统派”年事已高或已作古,去台人员从大陆带去或在台出生的子女,后掌握大权的“少壮派”也步入暮年,去台人员的第三代,或台湾本省年青一代,即台湾统称的“新生代”正在政治舞台大展拳脚,尤其是经过国民党50年来的反共教育和民进党十多年的“去中国化”教育,台湾政治势力分化严重,民众在“统派”回天无力的情况下,动摇心态不断滋生。特别是台湾青少年,他们是在与大陆隔绝的年代出生,接受的是反共或“去中国化”的教育,对大陆的正面了解知之甚少。据调查,在台湾的青少年中,有超过85%的人从未到过祖国大陆,有65%的人表示对大陆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不了解。大力培养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和祖国的认同感,是我广播人的主要工作。所以,对台广播的对象应从过去的定势中迅速转变。当前,中央一再重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寄希望于台湾同胞”的精神不变,要求加强对台湾人民的工作,现在指的台湾人民应是以“新生代”为主体的广大台湾同胞。
2、播出语言突破传统的“普通话、闽南话全天候”覆盖的模式,应以受众群的不同语言习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语言,分区覆盖,也就是“一语为主,兼盖别样”。
过去一说“对台宣传”,脱口而出的是普通话、闽南话广播,而忽略了台湾民众组成成分、语言多样化这个特征。据台湾的人口调查资料显示,台湾居民的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北部以大陆移民为主,中、南部以本土民族即原住民、少数民族及大陆闽南、客家先人的后代为主。从人口族群来看,闽南人为台湾第一大族群,客家人为台湾第二大族群。从语言人口看,台湾2000多万人口中,闽南方言系人口约占57%,客家方言系约占27%,其余才是闽东方言、潮汕方言、珠三角区方言、吴越方言及其他语言。虽然国民党去台后进行长?间的普通话普及工作,台湾民众除讲方言外,普通话比较普及,但台湾本土语言、方言优先的“民意”还很有市场。由此可以认为,对台广播,应突破一种语言全天候覆盖的模式,按不同语言分区覆盖。即在现有语言的基础上,以普通话、闽南话覆盖全岛,增加客家话覆盖台湾本土民族和大陆移民杂居的中、南部地区。
今年6月21日,“2011海峡两岸客家文化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在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举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中心派记者前往采访,并用客家话在网络电台直播,岛内客家电台对此“很感兴趣”。
3、广播风格要突破“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煽情模式,尝试“以内容吸引人”、“以容量留住人”的“新广播”模式。
对台广播的播音风格经历了解放初的“斗争”模式,文革?期的“高调”模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徐曼模式”,总结起来看,对台广播已经从敌对状态的“硬”过渡到改革开放后的“软”,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更强调“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为感召国民党去台人员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自从台湾开放去台人员回大陆探亲,台湾制造业出岛转向大陆,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主席先后来访后,求和平,共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大,想从大陆广播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越来越成为台湾听众的共识,那么,现在再用“以情感人”去感召台湾民众,已明显不适,应在内容、节目组成和播音风格上作出调整。香港凤凰卫视杨锦麟四年前创立的栏目“有报天天读”,在岛内影响甚大,因为他抓住了台湾民众想获得大陆信息,而又不喜欢大陆媒体煽情过多的心理,以讲新闻的形式向听众、观众介绍“今天的信息”,播讲平实、容量大,节目除在台湾岛内,也在全球华人圈一炮打响,这种模式,有人将它称为“新的广播模式”。
今年6月21日,国际台邀请台湾文化名人白先勇做客直播间,从“您对国际台了解有多少”开始,谈论人生、写作、“粉丝”,最后谈到两岸问题。播出形式也不是传统的大广播,而是上网互动,视频播出,效果很好。
4、播出要突破只有电波载体而无其他手段的旧模式,大胆运用互联网传播新技术,达到电波、讯息全面入岛,内容渐渐入脑。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台湾政治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岛内媒体也迅速发展,手段日益现代化。岛内媒体对大陆和两岸关系信息的报道日益增多,且与过去国民党的反共、仇共和丑共宣传有很大不同。岛内社会的变化,使对台广播不再成为台湾民众了解大陆和两岸关系信息的主要渠道,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媒体办网站成为趋势,目前,已经发展到手机广播,对大陆现代媒体来说,急需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发展在线广播,发展网络电台。
国际在线网络电台“老歌”频道主持人李峙6月份随我去厦门参加“第三届海峡论坛”,3天?间里,很多“粉丝”在网上“找”他,当得知他在厦门?,问“你来厦门干什么?”“我们能在厦门见一见面吗?”这其中,就有来自台湾的“粉丝”。可见,“老歌”频道在对岸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要让祖国大陆的声音传达到台湾同胞的耳朵里,工作做到台湾同胞的心坎上,对广播人来说,关键是节目要让台湾民众愿意听。
相关热词搜索:台湾 要让 民众 涉台节目的关键是要让台湾民众愿意听 闽越族与台湾土著民 台湾电视台分蓝绿怎样分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