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摄影美学浅议】摄影美学
发布时间:2020-02-16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摄影,作为一种新发明、新工具,从一个半世纪之前诞生之日起,就融入生活,融入社会,记录历史的轨迹,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今天,随着高新科技的日益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与审美需求的提高,摄影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广泛,并日益进人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它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审美要求,大面积地占有着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因此很多人都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图像时代”。
军事摄影,作为摄影的一个分支,它有别干其他摄影门类的鲜明特鱼,也有其独特的审美要素、特征及内涵。本文试图就中国军事摄影美学特征上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在研究军事摄影美学特征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令人瞩目的现实:这就是摄影不同于其它艺术部门。各个艺术部门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完整历史,而摄影不然,恰恰缺少这种有始有终的艺术根基。摄影可以说是晚生的、嫁接于整体艺术母体上的一株新枝,并借助于这一母体的营养哺育自身的生长。所以,摄影与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各个艺术门类,有着不可分割的“族亲血缘”关系,彼此在对应、互补、变异、转化中变幻、发展,从而在框架、质地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与复杂的对应关系。摄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向人们提示的这一不容忽略的现实告诉我们,在研究它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个本然的现实,要合乎逻辑地将其置于整体艺术对比之中进行考察,才可能获得一个正确的结论。因此,宏观地从整体艺术的广阔视域来考察,摄影与其它艺术门类有着共同的美学范畴,如形式与内容、技术与创作、时间与空间、事实与虚构、个性与风格等。同时,由于它本质特性的突显和强化,它又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属于它自身的审美特征。
军事摄影,反映军人的直接活动和与军人有关联的间接活动的一种形式,如战斗、训练、工作、日常生活、文体活动、军事装备以及由军人参加的国家的某些重大活动等。军事摄影是摄影门类中的特殊分支,它包含着新闻摄影、艺术摄影、专题摄影三个主要方面。就军事摄影美学的主要特征来讲,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纪实性的特征。确切纪实地再现现实生活的能力乃是摄影一个最根本的特征。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社会需要形象性的报道形式因而各种报刊得到蓬勃发展的时候,人们才认识到摄影确切记录生活的惊人能力。摄影成了一种无可比拟的形象而具体的报道事件的形式。运用纪实方法拍摄的新闻摄影,除具有报道的性质外,也具有审美的性质。纪实性与艺术性并没有矛盾,而且在摄影艺术的范围内是彼此相结合的。所有的艺术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纪实,但却各自不同。艺术能够表现社会精神生活的特点,记录社会发展水平,描写独特的、同时对每个发展阶段来说是典型的人物性格。摄影作为一种创作也具有这种品质。摄影以及依靠摄影而成的“技术性”的艺术均借助摄影机的纪实能力在其作品中创造完成新的、不同程度的真实性,变成为我们文明社会的语言。
从美学的角度观察摄影,可以讲摄影在确切纪实地再现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过程中,已显示出美的潜能。纪实美是靠真正的纪实材料来组接和安排的,并通过它的结合来表达作者的思想。人类的历史,是人们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记载下来的。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后来的象形文字,再到后来的勒石为记,一直到今天的书籍印刷,历史就这样一页一页地延续记载存在下来。直到有一天,摄影这一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于是人们看到了历史的真实和真实的历史。
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战争就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人们也正是通过镜头,看到战争的本来面目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可以讲,军事摄影伴随战争而生,伴随战争而存在――不管是正义的战争还是非正义的战争。正义战争需要唤起民众的支持、道义的声援;需要凝聚民心、同仇敌忾;需要利用各种手段,搜集和保留侵略者的罪证。如抗日战争时期,由我军著名摄影家沙飞拍摄的聂荣臻元帅看望八路军战土抢救日本小姑娘的历史图片,就纪实性地展示了中国人民既坚决反对侵略战争,又关心日本人民的民族传统美德。
二是形象性的特征。摄影艺术的造型样式是丰富多彩的。从宽泛的意义上讲,不外是社会与自然、也就是人与周围的环境。人是社会的主体,同时又具有自然与社会两种属性。从审美角度看,其内涵不外是,作为自然人的形体美与作为社会人的性格美。就造型艺术的审美特性而言,人的精神个性只有通过形式美感才能得以传达与表现。唯物史观表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在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对于美的审视,恰恰是以自身为尺度的,从而显示自己的本质力量。实际上,人类历史都注重于自身形体美的创造。而形体美并不是空泛的概念,其核心要义是以造就人的身心健康为旨归的,也就是说,美与健壮是辨证的统一。形体美既是时代文明进步的标志、又是社会生产、斗争的实际需要。古希腊很注重人的形体美,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战争的需求,健壮的体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为此,古希腊曾采取了种种措施,通过广泛开展体育、舞蹈活动、美术教育,甚至不惜以法律强行约束,千方百计为使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创造条件。这样做,不仅提高了民族的身体素质,而且促进了雕塑、绘画等人体艺术的发展。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结果,推动了人体美理论的进一步突破,充分肯定了人体美的艺术价值。在我国,从《诗经》、敦煌壁画和历代雕塑作品中,人体美的形象描绘也屡有所见,并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纵观艺术发展的历史,人体艺术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摄影,自照相机面市以来,人体、肖像摄影既是揭开摄影史序幕的前锋,又是贯穿其历史至今的劲旅,它的艺术生命力几乎历久不衰。
我军是一个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人与其它社会群体的职业身份、精神气质、性格特征、衣着举止等等内在的、外在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鲜明的区别。同时,军人的价值取向、审美标准也带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军队是一个国家维护其安全的重要力量,军人最富于使命感、正义感和奋斗牺牲精神,充满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王义思想。充分发挥军事摄影塑造形象的功能,在那些生死攸关的重大事件中、在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性场面中、在那些惊心动魄的斗争激流中、在中国军队走出国门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出色表现中摄取精彩瞬间,才能形成军事摄影的独特韵味。军事摄影的形象性特征突出地表现在:
第一,军人的阳刚之美。阳刚美,是一种坚强刚劲的偏于动态的美,美学著作中把它称之为“壮美”。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及阳刚美时指出:“对象以巨大的体积或雄伟的精神气魄突然向我们压来, 我们首先感到的是势不可挡,因而惊惧。紧接着这种自卑感就激起自尊感,要把自己提到雄伟对象的高度而鼓舞振奋,感到愉快。”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肩负着保卫祖国、巩固国防的重要使命,而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军队也走出国门,参加联和国维和行动,参与联合反恐演习,海军舰艇编队出访三大洋五大洲,日益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如由魏学东拍摄的联合国官员为我赴刚果(金)维和工兵连官兵授勋的照片就充分刻画出了中国军人的阳刚之气,赋予了军人美的独特内涵。又如我社泛者杨子恒拍摄的《友谊之旅》的照片,反映了我舰艇编队出访时我军将军与美国士兵互换纪念品的一瞬,较好地展示了中国军队走出国门的良好形象。
第二,军人的整齐划一、威武雄壮之美。自古以来,军队和军人是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提起战争,人们自然想起烽火硝烟、枪林弹而、流血牺牲……古今中外的正义性战争,无不惊心动魄,慷慨激昂,英勇悲壮,给人一种雄壮、崇高、刚劲的审美心理感受。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军队形成了以整齐划一、威武雄壮的又一美学特征。营房、武器装备的排列、士兵的队列、室内床铺的摆设、墙面挂着的水壶挎包、大衣被褥的叠放等,都是直线加方块,处处显示出军营和军人的那种独特的刚劲之美。军队作为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它的雷厉凤行、令行禁止,就连平时集会、上课、看电影,也总是队列严整、歌声嘹亮,让你感受到严谨有序的力量之美。如我社周朝荣拍摄的《钢铁乐章》、《南诲卫士》和海军政治部宣传部龙运河拍摄的《渡海蛟龙》等照片,都把军人的整齐划一,威武雄壮表现得栩栩如生,刚劲有力。
第三,军人的内在和潜在的情感之美。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同样也是有血有肉,有喜有悲,有苫有乐,极富情感的。但军人的情感,又往往是与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安危、无私的牺牲奉献紧紧地连在一起的。只有了解军人,熟悉军人,与军人在思想上、感情上能够产生共鸣的摄影工作者,才能真正捕捉住表现军人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美的瞬间。如我社袁学军拍摄的《英雄探妻》,这幅获全国第20届摄影艺术会奖的照片,是作者2002年在新疆军区边防部队拍摄的。照片的主人公是新疆军区某部干部张良善,反映的是甘于牺牲奉献、多次立功的部队英模在病故妻子墓前欲哭强忍的感人一瞬。照片巧妙地抓住了张良善这位部队基层英模人物怀着深沉的哀思,晌戴立功奖章追忆妻子的生动情节。它不仅反映了当代中国军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而且展示了当代军人的情感之美。
三是变形的特征。变形在摄影艺术中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造型手段,主要是指客观事物反映到主体意识中所发生的有意无意的改变(夸大、缩小或其它的改变),使其性质、形态、色彩达到最大表现力,借以感染、吸引欣赏者。
人们往往把夸张与变形等同看待,其实二者既有大同,又有小异。夸张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而变形既是艺术手法,也是艺术效果。二者都是以现实为基础,以主体创作上的某种需要,使形象的某些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或减弱。从能够保留生活原型的最为完整的艺术――摄影来看,变形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就照相机镜头这一摄取物象的唯一窗口考察,我们就会一目了然。作为镜头的透镜原理,这只“仿生眼”虽然对物象有严格保持原型、原色及其固有比例、记录客观事物的功能,但仍然做不到对物象的等量还原,如果装上“长焦”、“广角”、“鱼眼”等特种辅助镜头,和标准镜头对物象原型的改变相比,更是天差地别。
在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变形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无处不在。变形的真正目的是透彻了解它变动的内外规律性,更好地、自觉地发挥变形的创造作用,充分发挥变形的艺术表现力与最优效应,保证我们艺术创作上表现美的最大张力。
军队作为一个特殊的武装集团,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军人的主要活动都与武器装备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部队机械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武器装备越来越走向前台成为展示军威、国威的一种载体。充分利用摄影“变形性”这一造型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表现人与武器的结合,展示武器装备的雄伟、壮阔之美,将成为现代军事摄影美学的独特的审美特征。如海军政治部宣传部龙运河拍摄的《伴着朝阳》、《军港之夜》、《气势如宏》就是这种美的充分展示。这些年来,在我社的宣传中,武器装备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我们还专门开辟了介绍我军现代化武器装备的专栏《兵备精粹》,以及两个以介绍武器装备为主的栏目《外军扫描》、《现代兵器馆》,都在军内外读者中赢得一致好评。
军事摄影美学的内容还涉及诸多方面,作为军事摄影工作者,应该在拍摄实践中加强美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军事摄影佳作。
责编:翟淑蓉
相关热词搜索:美学 中国军事 摄影 中国军事摄影美学浅议 军事摄影的动感表现 摄影美学论文题目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