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的论文_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
发布时间:2020-02-1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健全的预算管理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而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预算管理。本文在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的关系的基础上,对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分析以及强化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
1.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的关系
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中的一部分,保证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一个有力手段是加强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目标一致。预算管理关系着企业的整体目标,而内部控制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也就是说,内部控制实现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另外,全面预算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神经。内部控制与其他各个控制相联系,共同形成了企业的管理控制网络。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相融合,这就是所谓的全面预算管理,在这个管理控制网络中,其处于核心地位的就是预算管理控制,其它控制措施都是围绕预算管理而进行。内部控制进行统一是根据预算管理体系来进行的,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2.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2.1预算管理的理念偏差
一些企业虽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预算管理的制度性文件,但这些文件仅是为了应付检查或为了获得政府支持,而非出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预算是在财务收支预算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以至于很多企业管理者都认为预算是财务行为,因此将由预算的制定和控制全权交给财务部门负责,甚至把预算理解为是财务部门控制资金支出的计划和措施,预算的制定变成了财务部门的闭门造册。这种预算管理思想影响下,编制预算没有从企业发展的全局考虑,缺乏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预算指标体系也不健全。另外由于预算没有全员的参与,没有考虑企业各部门的利益需求的共性和差异性,缺乏合理的利益引导,结果造成预算的执行者因缺乏相应的利益激励而没有实施预算的动力,预算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
2.2预算控制的伦理缺失
企业的预算管理存在着很多的管理伦理缺失的问题,例如缺乏战略性、科学性和权威性等,往往会导致企业只是为了自身的目标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进而使企业的长远发展受到影响。在预算制定的过程中,预算系统也缺乏有效的调整机制。尤其是在一些家族式的企业管理中,其认为企业就是自己说了算,使预算流于形式。随意调整预算现象较为普遍,只要是决策层能够接受,预算就能够通过。衡量预算标准以满意度的高低来进行,这样与预算管理的本质要求不相符,其中主观成分较大,腐败现象很容易产生。另外,信息不对称现象越来越多,从而企业的经营者对环境的认识不够充分,缺乏合理规划全面预算,当危机到来时,缺乏相应的防范措施。
2.3预算管理模式不科学
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还存在管理模式不科学的问题。一些企业的预算管理人员不愿接受新事物,还是采用传统的思想观念来进行,片面地追求形式预算,预算的编报完全按领导的意思去做。在预算管理中,经营者采取以财务部门为主要预算监管单位,以费用节约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模式。他们认为,对管理费用实施预算管理主要目的就是能通过预算控制费用,以使费用支出不超过预算。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很多企业都规定了管理费用超支或节约奖惩办法。但结果是,有些管理部门为了节约费用得到相应的奖励,而削减一些必要的活动,从而产生了减少工作,多得奖励,消极怠工的矛盾现象,这与实施管理费用预算控制的目的相违背,也使得考核与激励措施缺乏有效性。
3.强化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3.1预算管理要形成“全员共识”
预算管理要实现全员参与,只有全员参与,预算管理才能实现良好的经营效果。在实际的工作中,预算管理上下达不成共识已经是常见的事情,对于上层管理者而言,出于指标的压力,对预算指标进行简单进行预算分解,然后进行层层传递,程序不够透明,而且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决策不会对下级进行解释,硬塞给下级,让下级服从,下级这样被动的接受,最终导致上机失去了下级对其的信任,不认真进行企业预算,只是从领导的角度想怎么获得最大的利润,甚至导致预算管理的失效,最终使得企业目标的实现受到影响。因此,预算管理要形成“全员共识”。
3.2要严格预算管理工作的业绩考核及奖惩
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应该定期的进行,并且根据考核结果来执行奖惩制度,从而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严肃性。要想严格执行预算必须要求全员严肃的对待预算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预算目标,从而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在执行考核奖惩时,出现任何问题会让所有的员工受到伤害,从而使得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阻碍了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3.3预算指标不能作为业绩考核唯一标准
在实际的工作中,实际完成指标的标准的衡量是按照预算目标指标来进行,但是由于预算是对计划预测的量化,与实际情况会产生差异。因此,预算指标的确定应该由实际业绩与以前的业绩以及内外环境的对比来进行,并且应该考虑现实的战略机会和困难的因素。这样能够使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和公允得以保证,并且有利于被考核的人员能够严肃的对待预算管理。
3.4预算编制不能过于单纯依赖历史数据
在实际工作中,编制预算过于简单的企业有很多,他们基本上都是按照上一年度实际发生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数据,将其增加或者减少几个百分点就作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管理目标,这样方式是不科学的。应该根据上一年度实际状况,再与本企业业务发展情况相结合,对影响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预算期内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例如,经济政策变动、产品竞争能力、行业市场状况、内部环境变化等,然后在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工作实际编制相应的预算。
总而言之,预算管理是一种内部控制,从强化预算管理方向来促进企业发展,那么就必须对内部控制进行强化,就必须运用内部控制的理论来对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进行指导和强化。
参考文献:
[1]程旭阳.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指导.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上海企业.2007(09).
[2]汤健.以预算管理为基础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统计与决策.2011(02).
[3]黎定辉.国内企业预算管理流程体系的优化设计.现代经济信息.2010(03).
[4]施俭.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浅谈.财会通讯.2009(S1).
(作者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烟台分院,264002)
相关热词搜索:内部控制 预算管理 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 内部控制预算业务管理 现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