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属于什么学科【关于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发展与视觉文化创意产业关系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2-1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与产业的高速发展与转型,“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带来了文化存在形态,结构和格局的重大变化,也导致了文化的商品化和消费化,使传统的文化观念,文化存在形态、接受方式及整体格局发生了质的变革。视觉传达设计所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种发展态势。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创意产业 文化形态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全球经济与产业的高速发展与转型,最近十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国内相关文化创意产业也在迅速成长中。基于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高附加值的经济性,如今全球创意核心产业每年产值达80000亿元,并且以7%的速度增长;在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其创意产业已经成为GDP、就业、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在全速发展创意产业,从创意产业产值的增长看,它无疑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带来了文化存在形态、结构和格局的重大变化,也导致了文化的商品化和消费化。使传统的文化观念、文化存在形态、接受方式及整体格局发生了质的变革。视觉传达设计所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种发展态势。
文化创意产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达国家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这种理念认为当代经济的真正财富是思想、知识、文化、技能和创造力所构成的创意。文化创意产业即指“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之所以称其为创意而不是创新,就在于它强调了人的创造力、人的技能、人的天赋对文化艺术和其他知识产品、智能产品的一种智慧运用。文化产业在现阶段已经成为一个易拓展的、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富于包容力的综合概念,也是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新型产业。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新的产业形态关系中内涵与性质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它已经从传统工艺美术、装饰、装潢逐渐发展形成更为包容、内涵丰富的新型学科范畴,延伸到影视、动画、广告展示、影像新闻、数码、网络、游戏等更广阔的新兴领域。从本质上说,它是依托当代高科技和传播媒介的一种文化实践方式,从现实层面看,已经成为创意产业发展和选择的重要支撑力量。
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提出和学科兴起,是伴随着商业经济发展、传播媒介技术革新与进步以及社会学、传播学、符号学和心理学等不断兴盛发展起来的。是具有多种细分专业和学科综合性、共通性的新兴学科类型,它的出现在不断地挑战着当代艺术设计形式的同时。也在充实着当代艺术设计的外延。不仅客观上促成传统艺术设计版图的重新划分与确定,亦呈现出与其他艺术设计领域相区别的独特形态和内涵,也极大拓展了传统艺术设计应用的领域与范畴,特别是其媒介信息形态的图像化视觉符号特征,媒介技术的科学性、前沿性以及媒介传播环境、过程。多元化的视觉观念揭示着新的视觉传达方式就是要打破传统设计门类的界限,让艺术设计变为一种能够自如地融合多种学科的载体。突显其综合性、交叉性多学科背景以及在今天视觉文化发展和创意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从总体上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研究起步相对较早,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市场、规模和运行机制,但国内相关文化产业研究还非常缺乏,人才、创新产品与产业的结合仍不够紧密,尚未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缺乏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的交流平台,没有形成适合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的产业研究环境和条件;同时,因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研究相对滞后,近年来文化产业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新的热点,并日益显示出密切联系实际的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的特点,在政策、实施上已经形成战略性成果并产生广泛影响,但这一态势迄今尚未在我国产生应有的反响与影响。在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上也是如此,文化产业的巨大需求与建设性成果的有限供给之间,依然存在巨大的落差,设计实践与产品开发缺少基本的宏观的市场研究和产业策略支持。由于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涉及理论与实践两大核心问题,更因为其市场化运作、科学技术基础与创造性视觉文化表达的特殊属性,具有典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新型学科特点,能否突破传统学科体制的局限,形成以视觉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为核心,艺术与产业实践相结合、产品开发创新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与基础条件,已经成为学科发展的关键与瓶颈。
日前,由于视觉传达设计涉及众多新的学科内容和领域,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适逢当代文化产业、体验经济、创意生产力高速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转型的重要时期,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下的视觉文化创意不仅是一个文化理念,而且是一个具有实践特性的可开掘、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创意经济与文化产业的时代,视觉传达设计面临着种种难题也面对巨大的发展机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及数字文明的新社会,迫切地需要创新的设计观念。人们企盼视觉传达设计在新精神、新艺术、新工具、新空间、新媒体空前发展的情形下,能够展现出神奇的风貌,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对于设计师而青,文化视野以及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现实,这也将使整个创意产业向着更加宽广的空间延伸发展。
文化是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创意产品的灵魂。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资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文化创意和艺术智慧的运用,最终以文化产品服务于社会并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新型产业门类,是一个既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又能够提供就业、培训、经济增长和出几创收机会的产业。视觉传达设计创意产品有了文化,就有了灵气,有了品位,有了更强的竞争力。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民间文化源远流长。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现代文化丰富多彩。我们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必须深深植根于这肥沃的土壤。要依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把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觉传达设计做大做强。作为新时期的视觉传达设计,它有着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及表现手段,简单地学习传统,单纯模仿传统的形态已经成为不可能的现实。实际上。对于传统的创造性思维和方法的学习,这个在以往阶段所经常忽视的问题,才是我们在创造时代新的文化传统的过程中应该值得关注的。赋予传统形态新的时代面貌,使传统真正意义上获得生机,是当今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研究课题。
科技是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创意产业的支撑。视觉传达设计创意产品是技术文明的产物。现代科技催生了这一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从摄影、电影、电视的发明,再到电脑多媒体的出现,伴随着传达技术的不断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和表现方式不断扩大。视觉传达设计的每一个设计者不但要科学的认识到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这一特性,而且要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是使科技转化为现实实体的中介。对于科技的突飞猛进,我们要 依靠敏锐的创造性直觉,在新的技术中发现新的表现可能。我们必须迅速地把握这一客观趋势,不断运用现代科技和先进实用技术提升创意产业的内在张力和外在传播力。要加快数字、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艺术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加强视觉传达设计内容产品的开发。
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创意产品的科技化与科技产业的文化化,特别是高新技术如IT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科学基础与技术保障。新的时代使设计理念、制作手段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由于现代设计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以往简单、落后的传播方式和手段,逐步被先进的新兴媒介以及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意识的设计所取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传统的平面视觉设计为主的表达,发展成为多角度、全方位的视觉形态语言;从表现手法上,由以往偏重于美术形态的表现,到重视商业营销,关注消费心理和产品个性的设计表达;从设计范围与传播形态上,由原来比较单一的几种媒介,发展到今天综合化、多元化的媒体时代,视觉语言从“静态”延伸扩展到“动态”,从平面走向“三维”乃至“四维”的空间。视觉传达设计不再是只满足于基本功能和属性的需求,而是使设计触角更多地关注新科技、新材料、新手段的应用,以及探索更富于时代特征的个性化“语言”表述,并由此创造了比任何时候更丰富的设计语汇。
进入21世纪。人类不得不承认技术正在重新构造我们的现实,它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决定了社会、经济、文化及其未来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使人们直接面临“数字化生存”,与此同时,它们也冲击着传统的传达方式,视觉传达设计正在经历着一场数字化的革命。而这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探索设备、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为设计师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提供了不断延伸和扩展的机会。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产业必须与新兴高科技、新媒体信息文化产业联手,实现数字技术基础上的高端融合。设计是以融合了技术与艺术的人文学科,而不是以“一种客观、价值中立的技术”,来培养所谓“高级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观点下,理论会趋于对艺术、设计创作的整体描述与批判,设计疗法会趋于设计的内省思考与灵感之说,方法论则会趋于多元观点的设计理论形成的论据的争辩。
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形式的创意能力,在今天已成为关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命运的重要问题。随着文化创意理念的层出不穷、文化创意产业实践的全球风起和文化创意阶层的茁壮崛起,视觉传达设计发展与应用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准确地把握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动向,密切关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深入研究和探索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视觉传达设计来说,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伍立峰,设计思维实践[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2]蒋三庚,文化创意产业研究[MI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
[3][美]理查德?E?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M]北京:新华社出版社,2004.
[4]金元浦,作为创意文化产业的艺术[J]美术观察,2004,(4).
相关热词搜索:视觉 创意 传达 关于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发展与视觉文化创意产业关系的思考 视觉传达设计就业方向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