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_杭州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 本文旨在掌握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丰富该领域定量分析成果,为在高校科学、系统的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 大学生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介
一、研究背景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的媒介批判能力、媒介知识、媒介使用和媒介创作能力。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刚刚起步,还要走很长的路。卜卫建议:“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至少要经过下列过程:考察和研究我国青少年媒介接触的行为、对媒介的需要以及青少年的媒介观念→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政策→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实验、以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确定媒介素养教育方法和途径→培养大量师资,制定相应的法规、规定或政策,开展大规模的媒介素养教育。”①
本研究基于这一观点,从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步开始,通过实证研究真实掌握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为更好的研究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次研究选择杭州地区的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四所学校的非传播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四所大学包括一类、三类大学各一所,二类大学二所,基本涵盖了不同的大学类型,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研究样本的抽取
样本抽取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实地发放问卷,当场回收,回收率较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 282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94 % 。调查样本构成情况,学校类别构成:一类学校 32.3 % ,二类学校 36.5 % ,三类学校 31.2 % ;性别构成:男生 54.6 %,女生 45.4 % ;年级构成:一年级24.8 % ,二年级27.3 % ,三年级26.2 % ,四年级21.6 % 。基本符合杭州地区高校学生的分布情况。研究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三、杭州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分析
1.大学生接触媒介基本状态
(1)大学生课余时间接触媒介情况
问卷对大学生课余时间所从事的活动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除了与同学聊天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接触媒介。其中读书看报、听音乐和使用电脑是大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活动方式,分别为48.9%、51.4%和61.0%。
问卷还对大学生接触媒介的时间进行了调查,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在校期间从未接触收音机、电视的同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分别为47.9%和31.9% 。与同学交谈得知,收音机这一传统媒介不为同学所喜爱,绝大部分同学没有收音机,同学们更喜欢下载快速、携带方便的MP3听音乐。另外在大学里,电视机配置较少,在硬件条件上不能满足同学随时观看的需求。传统媒介报刊因其价格便宜、阅读方便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媒介,但每天花费的时间较短,大部分在30分钟以内(64.3%)。使用时间最长的是电脑和手机,每天使用电脑或手机长达一小时以上的同学分别占61.6%和52.8%。
(2)大学生媒介拥有情况
当代大学生媒介拥有量相当可观,被调查的同学每人一部手机,电脑拥有量也达70.4% 。因为有部分大学规定大学一年级的同学不能购置电脑,因此高年级同学的电脑拥有量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对调查结果分类分析发现,在性别之间、专业之间,大学生的媒介拥有量没有明显区别,而不同类型学校同学的媒介拥有量略有区别。之江学院的学生MP3、电脑、照相机等新媒介的拥有量略高于其他学校。
从媒介的类型来看,同学们比较喜欢视听结合的媒介,比如:电脑、电视。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对手机的喜爱程度不是很高,虽然同学们人手一机,但只是把它作为交流联系的工具,至于手机特殊的多媒介功能,比如: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上网等功能,由于条件不够成熟,还没有得到大学生的青睐。
(3)大学生媒介消费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杭州地区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平均为800元,其中在媒介上的销费平均为100元,占生活费用的12.5%。较高的媒介消费说明大学生对媒介有较强的需求。
分析中发现,与媒介拥有量一样,之江学院学生每月在媒介上的消费也略高于其他学校。另外,理工科的学生媒介销费略低于文科学生,这是因为理科学生相对来讲学习负担较重,社交面偏窄,对媒介的需求程度略低于文科学生。
(4)大学生接触媒介的环境
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媒介的硬件条件还不够完善。电视是大学生喜爱的媒介,但由于学校对电视机的配置不够重视,学生在校园很难收看电视节目,这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为方便学生上网,大部分学校都在学生宿舍开通了计算机网线,宿舍成为学生上网的首选。
从表6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学生在学校计算机房上网比例明显较低,且与在校外网吧上网的比例相当。同学普遍反映学机房计算机较少、配置陈旧、运行速度较慢,同学们大都不愿去学校机房,宁可到环境较差但运行较快的校外网吧。
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媒介的教学环境还待加强。问卷显示,绝大部分同学对新媒介非常喜爱,尤其是电脑,90%以上的同学都希望熟练掌握电脑,但有19.4%的同学表示,在使用电脑中遇到问题没有人指点,这是学习掌握电脑的最大障碍,女同学在这方面尤为明显。表7显示:同学们学习掌握电脑主要靠自学和同学朋友之间的帮助,中学老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只有4.2%的学生认为大学老师对学习电脑有帮助。虽然大学也开设了计算机的相关课程,但理论性较强,遇到实际问题无人帮忙解决。
2.大学生接触媒介的目的及对媒介的认识
(1)大学生接触媒介的目的
对大学生使用媒介的目的和感兴趣的媒介内容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把媒介作为交流沟通、娱乐放松的工具,通过媒介学习知识,发展自我的作用被忽视。
(2)大学生对媒介的认识情况
调查问卷显示,当代大学生具备了初级的媒介知识,对媒体类型、媒介语言有一定的了解,对各类作品具有一定的分析、鉴赏能力。比如:通过媒介能够快速找到所感兴趣的信息的同学占78.3% ,了解报纸新闻标题和导语作用的同学占73.4% ,看完影视作品会去思考作品反映的社会意义的同学占66.5% ,对影视作品有自己的分析评判的同学占73.1% 。
(3)大学生对媒介的辨析能力
对媒介的真实性、社会角色进行调查,大学生对媒介现实和客观现实有一定的区分,他们能够认识到媒介所呈现的场景是经过媒介人或媒介机构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以后再呈现出来,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识。另外78.8%的大学生普遍认为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并不是媒介干涉就能解决的,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媒介社会角色的认识已经趋于理性,走出了媒介无所不能的认识误区,有利于大众媒体的回归本位和健康发展。
(4)大学生对媒介行为的规范能力
91.8%同学认为对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对媒介负面信息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会有部分同学缺乏对自己媒介行为的反思和规范的能力。比如,49.6%的同学经常上网超过预期时间;52.7%的同学认为现在影视剧中暴力镜头和床上镜头太多这样不好,但又充满好奇,会寻机观看;50.6%的同学认为媒介炒作名人绯闻不好,但又对阅读打听名人绯闻乐此不疲。
3.大学生媒介创作能力及接受媒介教育的态度
(1)大学生媒介制作能力
问卷调查显示,只有14.2%的同学参加过报纸的采编或DV片的制作,75.2%的同学从未参加过各类媒介节目的制作。参与媒介节目的制作不仅要求同学具备一定的媒介制作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媒介提供一定的机会。在这方面学校和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机会还比较少。
(2)大学生利用媒介的能力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接受媒介信息的能力,但是利用媒介解决问题、发表自己意见的同学不多,85.9%的同学从未想过可以利用媒介发表自己的观点来影响他人。大学生目前还处于被动的接受媒介信息的状态,对媒介的作用和功能还缺乏必要了解和利用。
(3)大学生接收媒介教育的态度
大学生对媒介制作过程充满好奇,喜欢参与各类节目的制作,非常乐意接受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调查显示:愿意接受媒介知识教育的同学占66.7%,无所谓的占21.1% ,真正不愿学习的同学只占12.2% 。在态度为无所谓的同学当中,大部分是理工科学生,分析原因这是因为,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他们接触媒介的机会相对文科同学少,对媒介的特性和作用缺少一定的了解,只要对这部分同学进行一定的媒介知识的宣传,相信这一部分同学中会有相当部分的同学转变态度,愿意接受媒介知识教育的。
四、结语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杭州地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如下:
1.接触媒体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活动
杭州地区高校招收的学生以浙江地区为主,浙江地区经济发达,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因此杭州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媒介拥有量大、媒介消费水平高。在各类媒介中,大学生偏爱视听结合的电脑和电视,特别是新媒介电脑和网络是当代大学生的首选媒介,电视虽被大学生喜爱,但由于地点、时间等客观条件限制而很难接触到。但是在使用媒介的目的上,同学们淡漠了通过媒体有效的获取知识的功能,更注重其沟通交流、娱乐休闲的作用,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观念和生活状态,教育者应该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2.在媒介的拥有和使用上存在知沟现象
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具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产生知沟现象。经济资本即经济实力影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社会资本即人际资本影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发展。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使得大学生在接触媒介的机会和使用媒介等方面存在知沟现象。减少知沟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环节。
3.大学生具备初级的媒介批判能力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接受媒介信息的能力,同时具备初级的媒介分析和辨析能力,但在利用所分析的知识规范自己的媒介行为时缺少必要的自控能力。
4.大学生的媒介创作能力有待提高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资本,具备一定的媒介结构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但相对而言,大学生的媒介创作能力较弱,大学生对媒介制作普遍有很强的兴趣,但缺乏媒介信息制作知识和相应的创作平台,使得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媒介的创作活动。另外大学生对媒体的影响力认识不足,缺少与媒介互动的意愿和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畅通的交流联系,这就使得大学生对媒介有了更强的依赖。对比三年前吕巧平的研究,②当今大学生的媒介接触率更加频繁,对媒介的认识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初步具备应对媒介时代的基本媒介素养。但目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主要是建立在日常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学、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学方式,来实现自我媒介社会化,正规的学校教育在媒介教育中还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样的自发教育的结果使得大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媒介使用能力,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但无法对媒介信息传播方式及信息本身做出准确的评价,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媒介资源。只有科学系统的学校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两种方式互相补充,才是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
注释
① 张开,吴敏苏:《中国城市居民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以北京、上海调查数据分析为依据》,http://xinwen.省略/user/erji.php?list=7&&page=1
② 卜卫:《媒介与对儿童教育》,新世纪出版社,2002年,第89页。
③ 吕巧平:《媒介化生存――中国青年媒体素质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④ 吕巧平:《媒介化生存――中国青年媒体素质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杭州 素养 媒介 杭州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