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生死

发布时间:2017-02-08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人生的生死篇一:梁实秋散文《了生死》

梁实秋散文《了生死》

信佛的人往往要出家。出家所为何来?据说是为了一大事因缘,那就是要“了生死”。在家修行,其终极目的也是为了要“了生死”。生死是一件事,有生即有死,有死方有生,“了”即是“了断”之意。生死流转,循环不已,是为轮回,人在轮回之中,纵不堕入恶趣,生老病死四苦煎熬亦无乐趣可言。所以信佛的人要了生死,超出轮回,证无生法忍。出家不过是一个手段,习静也不过是一个手段。

但是生死果然能够了断么?我常想,生不知所从来,死不知何处去,生非甘心,死非情愿,所谓人生只是生死之间短短的一橛。这种看法正是佛家所说“分段苦”。我们所能实际了解的也正是这样。波斯诗人峨谟伽耶姆的四行诗恰好说出了我们的感觉:不知为什么,亦不知来自何方,

就来到这世界,像水之不自主地流;

而且离开了这世界,不知向哪里去,

像风在原野,不自主地吹。

“我来如流水,去如风,”这是诗人对人生的体会。所谓生死,不了断亦自然了断,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我们来到这世界,并未经我们同意,我们离开这世界,也将不经我们同意。我们是被动的。

人死了之后是不是万事皆空呢?死了之后是不是还有生活呢?死了之后是不是还有轮回呢?我只能说不知道。使哈姆雷特踌躇不决的也正是这一种怀疑。按照佛家的学说,“断灭相”决非正知解。一切的宗教都强调死后的生活,佛教则特别强调轮回。我看世间一切有情,是有一个新陈代谢的法则,是有遗传嬗递的迹象,人恐怕也不是例外,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代旧人,如是而已。又看佛书记载轮回的故事,大抵荒诞不经,可供谈助,兼资劝世,是否真有其事殆不可考。如果轮回之说尚难证实,则所谓了生死之说也只是可望不可及的一个理想了。

我承认佛家了生死之说是一崇高理想。为了希望达到这个理想,佛教徒制定许多戒律,所谓根本五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这还都是所谓“事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之“性戒”尚不在内。这些戒律都是要我们在此生此世来身体力行的。能彻底实行戒律的人方有希望达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的境界。只有切实地克制情欲,方可逐渐地做到“情枯智讫”的功夫。所有的宗教无不强调克己的修养,斩断情根,裂破俗网,然后才能湛然寂静,明心见性。就是佛教所斥为外道的种种苦行,也无非是戒的意思,不过作得过分了些。中古基督教也有许多不近人情的苦修方法。

凡是宗教都是要人收敛内心截除欲念。就是伦理的哲学家,也无不倡导多多少少的克己的苦行。折磨肉体,以解放心灵,这道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以爱根为生死之源,而且自无始以来因积业而生死流转,非斩断爱根无以了生死,这一番道理便比较难以实证了。此生此世持戒,此生此世受福,死后如何,来世如何,便渺茫难言了。我对于在家修行的和出家修行的人们有无上的敬意。由于他们的参禅看教,福慧双修,我不怀疑他们有在此生此世证无生法忍的可能,但是离开此生此世之后是否即能往生净土,我很怀疑。这净土,像其他的被

人描写过的天堂一样,未必存在。如果它是存在,只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西方斯多亚派哲学家所谓个人的灵魂于死后重复融合到宇宙的灵魂里去,其种种信念也无非是要人于临死之际不生恐惧,那说法虽然简陋,却是不落言筌。蒙田说,“学习哲学即是学习如何去死。”如果了生死即是了解生死之谜,从而获致大智大勇,心地光明,无所恐惧,我相信那是可以办到的。所以我的心目中,宗教家乃是最富理想而又最重实践的哲学家。至于了断生死之说,则我自惭劣钝,目前只能存疑。

人生的生死篇二:陶渊明的生死观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古今贤之,贵其真也。”“欲仕则仕,欲隐则隐”,这句话道出了陶渊明的一种人生观念:任性随化的人生观念。不仅在仕隐问题上如此,陶渊明在生与死这等人生大事上亦如此。“任性随化”的观念来自老庄。道即完全自然,人亦应完全顺天安命。求仕,为饥所驱;又隐,乃是不堪宦情,这都是“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陈寅恪先生说:“渊明之思想为承袭魏晋清淡演变之结果,及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立了新自然说”。“新自然说之要旨在委运任化。夫运化亦自然也,即随顺自然,与自然混同,则认己身亦自然之一部,而不须更别求腾化之术”,委运任化即任性随化的人生观,即听凭造化、随遇而安的生活。陶渊明说“情随万化遗”(《于王抚军座送客》),“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以他独特的方式生存着,自然,淡泊,悠远。这种生活态度,显然是与他的生死观紧密相连的。生死问题是人类最敏感而又永恒的主题。有论者说陶渊明极度惧怕####,有论者说陶渊明逃避现实,笔者不敢苟同。陶渊明并非闭着眼睛生存的人,他很清醒,却又能很淡泊,这正是他的不凡之处。人总有计较得失追求功名利禄贪生畏死之心,其根源都在于“有己”。一得一失,(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人生的生死)在人的心灵上都会产生很大的骚动。最大的得失,莫过于死,因为生命是属于“我”的最终的东西。人有哀有乐,这些情感,是得与失在人心灵上的反应。“死”是一切属于“我”的东西的全部丧失。陶渊明对人世敏感而又清醒,但没有沉溺不拔悲颓难抑。他看到天地、山川、草木的永恒,深感人生无常,“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长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形影神》)他有感于贤愚寿夭,同归一死,“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形影神》)他看到当时的人世间缺少真正的是非、善恶的标准,“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形影神》)他曾想以一醉方休来愉悦短促的人生:“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形影神》)“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游斜川》)。####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每个人对它都有一种态度:有的在####面前凄凄惨惨戚戚惶惶不可终日,有的则视之淡然处之泰然。陶渊明对待####保持着极其清醒、极其淡泊的态度。陶渊明认为人的产生,源于大地造化之功,随天地运行、自然变化产生了人,“茫茫大块,悠悠高昱,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祭文》)人和其他有生命的物体一样有生必有死:“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准能独免”,(《与子俨等疏》)“既来谁不去?人理同有终”,“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陶渊明已经认识到生与死是人生的规律,如同寒暑交替一样自然。“流幻百年中,寒暑自相推。”(《还旧居》)正因如此,陶渊明在####面前不忧、不惧、不悲、不伤,“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随天地运转月日推移,人的寿命也就随之到了尽头。陶渊明把####看成是人生的最终“归宿”,把人生看成是人出门旅游暂时借居的旅舍:“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自祭文》)“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认为,人生于世就像住在旅店中,早晚将离去。

陶渊明受庄子思想的影响,以自然的态度对待生,以澹定的态度对待死,用任性随化的思想化解最让人困惑的主题——生死,建构了一种自然自适的享受同有人生的生活方式,为古往今来无数中国人建立了一个精神家园他悟透生死、明了人情世故,敢于直面人生,敢于正视一切,不受功名利禄的牵累,充分体现了“任性随化”的人生观念。他以豁达、放旷、达观、静穆、坦荡自然的态度对待人的生死,这是人生的智慧,也是人生的境界。只此一点,不仅同代人罕能匹比,即是后代人也难以比肩,只能仰之弥高。这种思维洋溢于他的诸多作品中,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精神给养。在人类文学史、思想史上也散发着奇光异彩。

出于对死亡的恐惧,陶渊明接受了老庄的重生、贵身思想,十分珍视自身的存在。然而存在所必须面对的痛苦又使他不得不美化死亡来摆脱生的焦虑,接受了庄子把死亡看作回归的思想。因此,在他的生死观中就存在着两个矛盾:痛不欲生与害怕死亡的矛盾,和重生与羡死的

矛盾。。陶渊明在《自祭文》中呼喊着“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就是在生存过于痛苦时用期盼死亡的方式来忍受生存。然而一个人要在生存中时时刻刻想到死本身,也是件痛苦的事。如果把死亡也想象得跟生存一样有价值,一样美好,那事情就会不同。庄子把死亡看成是长久的休息,陶渊明也把死亡看作是“永归于本宅”(《自祭文》) 。他们以生存状态中才有的情形来注解死亡,使得不可知的死亡不再那么神秘、那么陌生,把死亡看作是一次休息、一次回家,那么死亡也似乎是生存的一个部分而变得亲切而且可以接受了。陶渊明不是植物人,他亦没有庄子的洒脱“, 坐忘”一下即可以忘掉一切,于是他选择了饮酒,通过酒精的麻醉,生存的外部世界似乎隐退了,而其内部思维也停顿了,生存中一下子出现了一个类似死亡的空无状态。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饮酒二十首》之十四)。见陶渊明解决生死观中的矛盾的办法就是混淆生与死的界线,如同庄子用齐物论来取消万物差别,齐是非,齐生死,做到“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齐物论》) ,也就抹杀了生存与死亡的差别。陶渊明虽然没有提起齐物论,但在生死观上无疑受庄子影响极深,所以他“性嗜酒”(《五柳先生传》) ,以饮酒来达到一种可以模糊生死,忘怀生死的境界,以此来忘怀生的忧虑,死的恐惧。

人生的生死篇三:生死教育

让人生更加完美~生死教育手册

一、前言

探讨生死教育的内容方面,可由几个步骤来思考;首先,思考死亡其实是思考生命。因为在生命里离不了死亡,死亡让生命变得有限,因为有限,所以要珍惜。再者,体会死亡就是体会生命的意义,而接受死亡会让我们承担生命的责任。藉由对死亡的认识,让我们思考存在的意义。 恐惧死亡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会那么害怕死亡呢?究其原因可有下列四项︰

(1)未知的恐惧︰我们的文化中有许多的传说及禁忌,人们弄不清死亡是怎么回事,死后的世界如何?连自己的亲人死后也可能变成厉鬼来害人,自然会心存恐惧。

(2)失落及分离的恐惧︰人死亡是总体的失落,我们在人间拥有的一切都必须分离,我们舍不得人间的人、事、物,皆要舍下。如果一个人平常就不能处理失落得舍的经验,对于死亡自然会恐惧。 (3)死亡的形貌及死亡过程的恐惧︰古代死亡都是发生在家里,小朋友很自然的看到祖母生病了或阿公生病了,每天放学回家看阿妈,一天比一天弱,一天比一天瘦,死亡是自然现象。现在都发在医院,小朋友突然看到的就是遗体,参加的是丧礼,人们想象死亡的过程一定是很恐怖,而且身上插满管子,一定很痛苦。

(4)未了心愿的遗憾及对人生过程的悔恨,来不及补救之恐惧︰因为人们不做死亡准备,不预立遗嘱,一旦死亡发生则发现许多未了心愿的遗憾已来不及弥补了。

生死教育

大部分人对死亡的恐惧来自以上所述,所以死亡教育就是一个生命的教育,最重要的还是放在由未知变已知,从不甘心到甘心、放心。而生死教育核心可由以下四点来阐述︰

(1)将「未知」变为「已知」︰

生死的奥秘及死后世界是属于宗教领域的,培养坚定深厚的正确信仰,将可减除对死亡未知的恐惧。

(2)对失落、对人生无法避免的悲剧,如死亡之态度︰

我们在生命的过程中有许多失落,比如说我想要考到一个理想的学校,如果未达愿望,就是一个生命中的小失落。我有一个朋友的儿子参加学校合唱团,他非常珍惜这个合唱团,因为合唱团这群朋友是他喜爱的同侪团体,他又喜欢唱歌,后来他的声音变粗了不好听,就被合唱团给开除了。他关在房

里三天三夜,不吃饭、不出来,非常深度的忧郁。他觉得自己已经死掉了,那么珍爱、那么宝贝能参加这个合唱团,对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可是现在被开除,几乎类似小的死亡经验,此时是一个非常好的死亡教育机会,藉此机会父母、师长给孩子一次死亡教育。我们社会有很多新闻,如︰有一个大学生,他的女朋友对他表示冷漠,他就在热水瓶里下毒,要让女朋友生病,然后照顾她,看她是否能回心转意?差点把女孩子害死。像这位男学生就是缺乏生死教育,他无法健康地处理及面对生命中无可奈何的失落。所以生死教育第一个要素不是从哲学、文学、历史著作来着手。而是从人的生命中间,尤其是对失落,对无法避免的一些情况的态度来着手,是怨天尤人吗?则需从「怨天尤人」慢慢学习成「谢天谢地」;他要从「舍不得放不下」学习到「舍得放下」;他要从「不甘心」到「甘心认」;把这个事情是一个「危机」看成是一个「转机」。就是要学会人生无法避免的失落态度着手,要这样的一个过程一个学习。对于这些小的死亡、小的失落,我们都能「谢天、谢地、舍得、放下、甘心认、转机」。有了这样的学习,当真正的死亡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可以谢天谢地、可以放下、危机过后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这不是一蹴可及,也不是一步登天,这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成长的过程。所以死亡教育并非由理性着手,而是在乎平常每一天的生活中的生活教育。

(3)认识、接受、参透人生的有限性及人的脆弱性︰

实际上生命就是要认识、接受、及参透人生是这样的有限,而且人是脆弱的。我记得护理系三年级刚刚实习的时候,在急诊室看到一位长得很壮的男性,被脚踏车撞倒下来,太阳穴被石头打到,结果就昏迷,变成植物人,当时我在思考人到底是甚么?人好脆弱,那么强壮的一个人,脚踏车碰一下就没了,变成植物人,人的身体及心灵都是相当脆弱的。一些青少年「好像无限的生命任你磋跎荒废」,等到能参透人生的有限性,才会「珍惜有限的现在」,这也是生死教育的要素。

(4)认清何为永恒,因而调整价值秩序︰

认清什么东西对生命是重要的。在生死教育里,其实是要做一个价值观的调整,我建议现在大学开的生死学课程,要从这个角度来着手。从学生的价值观调整,价值观反省,对生命的脆弱性,有限性的参透领悟作为方向。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改成「未知死,焉知生」,从死亡来领悟生命是甚么?死亡教育是人格教育整体中的一环。

五、从人格教育看死亡教育

(1)「电子鸡」的省思

近来小朋友玩电子鸡风气很盛,这是非常负面的人格及死亡教育。因为小朋友若饲养真正活的宠物,则必须对牠负责任,要喂牠,处理大小便,生病了要看兽医,不可玩厌了就随意弃置,宠物若死亡则会经验到哀伤。但电子鸡则不同,玩厌了就把他丢到抽屉中;死了再按个钮就会复活。混淆生死的不可逆性,也误导对生命的无责任感及不尊重。将无生物与有生物混为一谈,更是最错误的生死教育。

(2)生命的三幅度

生命有不同幅度,第一个幅度是生理生命,这不言而喻。第二个幅度是内涵生命,这个内涵生命由贫乏到丰富,能有极大的差异,端视人如何选择及如何充实自己的内涵生命。第三个幅度是超越生命,由腐化到不朽,也是人能自由选择的生命方式。就因为生命有限,人终有生理生命的死亡,才能突显它的价值,更加充实内涵生命而使超越生命之不朽。

(3)求生愈厚,愈怕死

现代许多人因为从来不想死亡的问题,只想生的问题,如何吃得好,穿得好,高官厚禄,名声权力财富,因此会怕死怕得要死,因为求生愈厚,愈怕死。生死不能沟通不能互渗,只能生,不能死,就因为如此,我们的社会更趋向现实与功利。完整的人格教育应注重在生死沟通及生死互渗的观念。

(4)生涯规划

现代人很重视「生涯规划」,可是好像多在规划如何生,却忘了规划生、老、病、死。一旦老、病、死来临,就慌了,不知如何应对。我们缺少预立遗嘱的习惯,常见人死后,仍留给家人许多困扰及麻烦。

(5)死后生命之信仰

死后生命是属于宗教领域的问题。只有具备经典的正信宗教才有一套死后生命完整信仰的理论。具深度正信宗教信仰不只教人如何生,也教人如何死。宗教信仰也是人格教育中很重要的部份。正信宗教与怪力乱神有天壤之别。

六、不同群体的死亡教育

现今绝大部份的临终过程是发生在医疗机构中间,已经不像古代大部份是发生在家里。民间习俗要在家里断气,不然会变成孤魂野鬼。因此常在剩最后一口气时,压着呼吸球回家,在家里把管子拔掉。前面所有的临终过程却在医院,所以绝大部份医护人员都会接触到死亡。

(1)医护人员的死亡教育,有下列五项要点︰

1、领悟医学的极限︰医学并不能使人长生不死,死亡也并非医学的失败。

2、从自身的参考架构来领悟死亡︰学生写遗嘱,希望他们从自身的参考架构,领悟死亡,反省死亡,从他死、你死到我死的经验反省生命,领悟死亡。

3、认知如何照顾临终病人与家属︰我们必须增进知识与技术来照顾好临终病患及其家属。

4、澄清面对遗体的态度︰由医护人员面对遗体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对生命、对人及对死亡的态度。作遗体护理时,我们应该把他当活人看待,跟他讲话,引导家属在旁边跟他告别,讲安慰的话,比如孩子对爸爸说︰爸爸你是一个好爸爸,我们以你为荣,我们永远记得你,永远爱你,你的一生很有意义等等。因听觉是最后消失的。有一位肺癌病人,他临终时,因肋膜积水,而插了一条胸管引流积水。病人去世后拔掉胸管,流出许多水,请住院医师来缝合胸管拔除后的洞口。医师在缝合时,看到护理长在旁边清洗遗体并跟遗体说︰「伯伯,我帮你脸擦干净,送你上路」。医生听了好感动,他也就开始说︰「伯伯,我要把你的伤口缝起来,对不起喔!如果你感觉痛的话,忍耐一下,两针就好,现在缝第一针,现在缝第二针…」。这个病人的太太跟儿子本来在旁边哭,看到他们二个人的态度也就一起跟父亲讲话及告别。二个礼拜之后,丧事办完了,妈妈带着儿子回来道谢,特别指明感谢护理长和那位住院医师,说他们永远无法忘记,在先生去逝时,旁边的人士怎样对待遗体,这是以前的医学及护理教育里所欠缺的一环,但却是很重要的。希望医学及护理院校能从对待遗体的态度教育着手,一起来尊重生命。

5、借着认识死亡更重视以「人」为本位的医学︰人是甚么?生命为何?借着认识死亡更重视以人为本位的医学,是我认为医学教育里非常重要的课题。

(2)病人的死亡教育,有下列四项要点︰

1、借着同理心,使病人不至感觉孤独无依,幽谷伴行,陪伴他、关心他、爱他,你才可以教育他,教育并不是「说教式」的,而是借着关怀,陪他成长。

2、借着症状缓解使病人不至痛苦,而可致力于灵性的成长。如果身体上有痛苦,或整天呕吐、痛,根本没有办法提升到灵性的层面。他所有的注意力及精神,都放在身体的痛苦上。所以我们今天的安宁照顾为甚么首先要缓解他的症状,因为若症状不缓解,病人根本没有办法好好准备他的死亡。缓解痛苦以后,就能慢慢借着各种治疗,像︰意义治疗法、怀旧治疗法、宗教咨询等协助他灵性成长,准备死亡。

3、发现和体验生命的意义︰唯有活得丰富,体会生命意义时,才能坦然迎接死亡。

4、认知生命的终极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生死 人生 璀璨人生 驱动人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