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_六盘水市:在科学发展中奋力前行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近年来,贵州“凉都”――六盘水市始终把解放思想摆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呈现出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      以人为本 惠及群众
  
  发展的目的是以人为本、惠及人民群众。六盘水市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形成了上下一心抓发展、全市共谋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立足资源优势,打造新兴能源城市。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使六盘水市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南煤海”和资源宝藏之地。但长期以来这里只是“大煤场”和矿产品输出地,几代人梦寐以求发挥资源优势以建成资源型城市的想法只是一个善良的愿望。而真正立足于资源优势,打造新兴能源城市的号角则于2003年党的十六大之后才吹响。近年来,六盘水市在资源利用上,实现了从纯粹输出资源向综合利用资源的转变;在项目建设上,实现了从纯粹依赖国家投资向多渠道吸引资金的转变;在产业布局上,实现了从单一、粗放型向集约、环保节能型的转变。
  发挥交通优势,打造贵州西部交通枢纽。多年来,六盘水市大力加强铁路、干线公路等交通基础建设建设,目前每平方公里的铁路通车里程位居西南之首,在全国也属罕见。贵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水柏铁路和六盘水南编组站等共同形成了一个“十字交叉”的铁路网,已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公路以水黄高等级公路、盘水高速公路、GZ65号国道、水盘公路、盘北公路“两横一纵”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网络,构筑成贵州省西部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
  
  统筹兼顾
  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比较突出,在一定范围内已变成影响和制约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妨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桎梏。科学发展要破题,六盘水市尤其要抓好城市与农村发展的统筹兼顾。
  以产业升级和优化为重点,统筹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全市在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资金注入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重点,积极做强支柱产业,做长优势产业链,做大发展前景好的产业。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中,坚持以创新为突破口,积极引进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使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在做大做强的同时,产业链得到延伸,产品附加值得到提高,发展方式逐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08年全市煤炭产量增长6%;煤化工项目从无到有,循环经济比重加大;钢铁产量迈上300万吨之后,2008年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0.6%。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种养业调整结构较大,2008年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11.36%,且规模化水平逐步提高,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产业化组织达176个,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2.2%。
  以建设规划、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为重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六盘水市在建设规划、资金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始终坚持城乡兼顾,如在改造市区大道、兴建市政设施和完善管网建设的同时,投入巨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全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4169.14万元,解决11.3985万人和1.8136万头牲畜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2.62万亩,坡改梯工程1万亩,建成“三小”水利工程10000个,新增、恢复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8.2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2平方公里;8000户农村茅草房改造和1200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变。
  以健全体制机制为重点,统筹城乡各项事业。2008年,六盘水市各级财政用于教育、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比2007年的23.46亿元有所增长。城市低保年人均补助标准增加34元,农村低保标准从360所农村提高460元,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的目标。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达94.2%,为农民报销医药费比2007年的6484.23万元有所增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9604人,为全年任务的103.18%;转移农业劳动力59413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6.09%;统筹培训516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3.2%。全市农村基本形成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和老有所养的格局。(作者单位:六盘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相关热词搜索:奋力 前行 科学 六盘水市:在科学发展中奋力前行 六盘水市医院在线咨询 六盘水市三中老师照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