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_高度关注板块经济的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在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激发区域发展活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报告将区域发展放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举措地位,要求促进黔中崛起,发挥贵阳城市经济圈对全省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要求规划发展毕水兴经济带,建成西南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基地;要求规划发展黔北综合经济区,建成有竞争优势的名烟名酒名茶基地、制造业基地和红色旅游、自然风光旅游目的地;要求规划发展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建成有重要影响的民族文化、自然风光旅游目的地和绿色产业基地。
  
  划分经济板块的重要意义
  
  把全省划分成四大经济板块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跨越行政区划的“经济板块”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现象。各“经济板块”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这种格局有利于推动各个经济板块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提升各经济板块在国内外的竞争地位和实力,各经济板块必然要主动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金、技术、人才、市场、资源的最佳组合,做大经济板块、做强板块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层次和生产力布局,促进经济板块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地位上的提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的良好发展就是经济板块大展活力、迅速崛起例证。从各省区的情况分析,省级区域内的经济板块也有蓬勃发展的趋势。板块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承接产业转移,加速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有利于区域间互相承接经济辐射,更好地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积聚,拓宽发展空间,拓宽劳动力就业的渠道;有利于通过区域性的对接和互动,更新观念;有利于在更大范围,更宽的领域中探索创新,提升经济的开放度和发展水平。
  
  四大经济板块概述
  
  我省的四大经济板块中,第一是 “黔中经济带(贵阳城市经济圈)”。根据规划,贵阳城市经济圈初步划定为以贵阳市为中心,辐射半径大约为80~100公里的区域,规划区域面积2.45万平方公里,占贵州省国土面积的13.93%;总人口754.64万人,占贵州省总人口的19.2%,其中有特大城市1个、中小城市3个。第二是 “毕水兴经济带”,它的最大特点是矿产资源、煤炭资源特别丰富,但因其属于高原地带,农业生产条件差,喀斯特地貌发育特别强烈,生态相对比较脆弱。第三是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综合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遵义市十四个县、区(市)、毕节地区的金沙县和铜仁地区的思南县、德江县、沿河自治县。区域面积40062平方公里,占贵州省国土面积的22.7%,人口962.52万人,占贵州省总人口的24.3%。这一板块既有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又是全省农业特别发达的地方,还是红色文化,长征文化的典型代表区域。第四是 “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包括黔南、黔东南和铜仁地区的东五县。这一板块是贵州省最有特色的一个区域,贵州省主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大面积的原始生态植被都在这个经济区内,这个经济区的地下资源相对不丰富,而且又都属于少数民族地区。把它定位为贵州“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其特色就在于生态、自然环境和民族风情。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省着力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四大经济板块都出现了可喜的发展势头。以去年四大经济板块的税收为例,增幅均超过25%,但我们还应注意到,四大板块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如处于东南部特色经济区中的黔南州、黔东南州和铜仁地区,税收收入仅占全省税收总收入的12.83 %,而贵阳城市经济圈中的贵阳市、安顺市税收收入所占全省税收总收入的比重高达38.69%。
  
  推进四大经济板块协调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推进我省四大经济板块的协调发展,是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加强省内区域合作、实现省内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路径。
  推进我省四大经济板块的协调发展,首先要解决各个板块的目标定位问题,包括总体构想和主体功能定位。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全国、全省的宏观经济发展态势,以及各个板块所在区域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以更高远、更广阔的视野思考问题;要围绕发挥比较优势,研究区域发展定位和目标的问题。准确把握区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依据,明确各区域功能定位、发展定位、目标定位。
  “黔中经济带(贵阳城市经济圈)”要作表率、走前列、当龙头。贵阳是贵昆、湘黔、黔桂、川黔等铁路的交汇点,贵阳南站已建成为西南最大的铁路枢纽;贵黄高速公路、贵遵高等级公路、贵新高速公路、贵毕高等级公路、贵开高速公路、贵惠公路等6条公路呈放射状向外延伸,南下出海大通道横跨城市经济圈,大部分市区县实现了与中心城区的高速公路或二级以上公路联结。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和公路建设,又为贵阳城市经济圈对接珠三角,加快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发展,承接产业转移,逐步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城市经济圈创造了条件。因此,这一经济板块要发挥生产要素高度聚集的比较优势,发展产业集群、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服务网络;要加强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实施品牌战略、形成规模优势、大幅度提高效益;要研究生态产业促进政策、提高要素配置水平、在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三产现代化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要创新发展机制、优化扶持政策、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毕水兴经济带”要科学高效地开发矿产资源、煤炭资源,要高度重视资源开发中环境的保护和恢复,要在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加科技含量上下大功夫,要重视喀斯特地貌地区石漠化的治理,走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之路,加快建设西南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基地的步伐。“黔北综合经济区”要以大产业、中心城市和现代农业发展为主体。根据黔北地理经济区位及其资源优势、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该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形成一个生产力布局空间结构合理、城乡区域分工明确、经济实力明显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现代化地区;将该区建设成为国家西电东送能源基地、现代农业商品基地、名烟名酒名茶名药基地、机电一体化制造业基地、新材料基地、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目的地。“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则要善于扬长避短,避开地下资源相对不丰富的弱点,利用优美的生态自然环境和多彩的民族特色,大力发展民族旅游、生态旅游和以特色农业体系为主的生态产业。
  推进四大板块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是一个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研究和解决制约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一是完善规划。围绕促进协调发展,完善四大经济板块的发展规划,使原则性的、前瞻性的、指导性的发展规划框架变为可操作性的实施详规。要按照四大经济板块的总体发展规划,细化、调整、完善“十一五”时期的阶段性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突破重点,搞好项目选择,发现、培育实施主体。二是要取长补短。突出优势,注重协调。三是优化布局。根据各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统筹考虑各经济区在相关产业上的布局和合理分工,防止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四是要夯实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要素流动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四大板块区域内和跨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研究交通网络建设、市场体系建设和城镇体系建设,培育区域经济中心。五是推进改革。研究完善四大经济板块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要建立健全统筹机制、协调机制、合作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技与企业、资源与市场、局部与整体、现实与长远的有效对接。
  推进四大板块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尊重市场主体,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各板块之间功能的优势互补。要善于整合资源,促进区域性产业的合理集聚,形成区域经济新的战略性增长极。要充分考虑各板块之间的协调、资源环境承载、产业优化整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等规划要素都要一一考虑,做到统筹发展、相互交融、彼此促进。
  推进四大板块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要切实解决行政区划分治下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在现有条件下,行政区划的各自为政、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对于区域间的板块协调肯定会产生一定的障碍作用,不利于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布局的优化和结构的升级,不利于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最佳配置。因此,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整合资源,利用市场机制、协调多方利益,营造浓郁的统筹发展氛围,正确处理行政区域与经济板块之间的矛盾,把各区域的发展引导到加快统筹、共同发展、实现多赢上来。(作者系省委讲师团团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相关热词搜索:协调发展 板块 高度 高度关注板块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注经济发展板书 关注桐城经济发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