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区:一位贵州防疫队员的见闻]极震区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编者按 5月17日中午,贵阳市卫生局法监处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生杨威接到局长井绪西的电话:“今天两个救援队要紧急出发奔赴四川灾区,一个医疗,一个防疫,你去哪个队?”杨威毅然要求:“防疫队要艰苦一些,我去防疫队。”局里明确杨威担任贵州赴川防病应急队贵阳分队副队长,负责防疫队与当地政府的协调和必要时的现场急救工作。此间,他在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艰巨工作任务的同时,还将在第一现场的亲历和感悟定格成一行行浸透和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真诚文字。本刊特别摘编推出这组文字,以飨读者。
“告诉大家,把这顿饭
当成最后一顿,使劲吃!”
5月18日中午,彭州市疾病控制中心接待大厅
一夜的奔袭让队员们非常疲惫,有的靠在椅子上就睡着了。总队长安冬对几个分队长说:“今天要赶到各乡镇驻地,这样睡不行,你们赶紧带上队员就近找个馆子吃饭,我去等待分配任务。告诉大家,把这顿饭当成最后一顿,使劲吃!”
于是,我们就带着这样的一股子狠劲儿,扑进了震区。第二天夜里,分队用一条手机短信给局里发回了当天的工作报告:
镇长说还有一个化工厂埋在泥石流里,部队明天可能开始清理,我们拟主动跟进。今天是震后一周,防疫进入攻坚阶段,小鱼洞镇仍然断水断电,无线通信时断时续,与总队和省厅的数据报送只能靠手机短信,所以文字总结和图片无法传送。但我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今天现场消杀6000m2,处理大型动物尸体5具,与当地政府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动员了村支书、村主任进行村民卫生宣教。队员们从废墟上回来时,月亮已经升起很高了。由于发电机油料所剩无几,现在全队正在烛光中布置明天的工作:扩大消杀面积、发动居民参与、制定防病计划……
“最后一顿,使劲吃!”靠着这样的一股子拼劲儿,进驻震区的近万名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专业人员不留死角,夜以继日地走遍了每一个村寨、监控着每一口水井、追踪着每一个疑点,对每一座废墟进行消毒处理,用超人般的执著和精湛的专业技术,打退了异常疲劳和生命危险的不间断攻击,将疫情的“咽喉”牢牢地卡在了我们的手中!
“8天8夜,196小时,奇迹啊!”
5月20日下午,九峰山腰
听说通往旅游区银厂沟的路已经打通,为了给全队向前推进做准备,分队派我和后勤组长曹灵前往查探。10多公里的路程,山越走越大,路越走越难,我们的越野车好几次陷入险境。
当我们来到九峰山山麓时,鲜有人迹的路上突然出现了一位老主持拦住了去路,他比比划划焦急地告诉我们后面的山上还有一个老妇,“可能莫得救了!”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会救!”空军中校的话斩钉截铁。
“我是外科医生!”我的话还没落地,曹灵已经跳上车开始调头。两辆越野车疯了一样向回开。
“队长,九峰山上还有一个人可能活着,我们和空军正在赶去的路上!”
“全力配合部队……”分队长李家伟的话还没说完,我的手机就没有了信号。
老主持带着我们向九峰山腰上一片巨大的山体垮塌处奔去。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啊!在一面乱石堆成的近90度的陡坡前,这条时隐时现的羊肠小道彻底断了。就在这时,隐隐地听到了坡上传来一声声呼救和狗吠,大家用尽最后的力气,手脚并用地爬上了二三十米高的坡顶。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布满流石的陡峭山坡,一脚踩上去,稍不留神,就会带动整片山石的滑动。循着声音,我们找到了被卡在石缝中的老妇人。
移开老人身边的乱石后,我和曹灵用最快的速度对老人进行了全身检查,发现其生命体征也还平稳,并且还在不停地说话。由于枕部和脊柱伤情不明,不能随意搬动,我们停了下来。
“医生,你需要什么?”空军中校问。
“担架!”
“援军马上就到,他们有!怕要迷路,去,带他们上来!”“是!”随着中校的话音,一个战士转身向山下奔去。于是我们简单地固定了老人的四肢,脱下身上的衣服给她保暖,一边继续补充水分,一边等待担架。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周围到处是松动的巨石,如果再来一次稍大点儿的余震,后果将不堪设想。必须立即将伤者转移,否则天黑以后根本无法下山。我们开始四处寻找用来制作简易担架的树枝。
“上来了!”
10几个战士扛着一付军用担架赶到了,同行的还有一名成都电视台的记者。
当我们小心地把老人从石缝中抬出来的时候,女儿在我离家时塞进我挎包里的两个绷带发挥了大作用,我们用它把老人稳稳地固定在了担架上。下山的路更加艰难,战士们一步三滑,互相搀扶着,硬是把担架从遍布流石的陡峭山坡上平稳地挪了下来,他们的脚下,不时有乱石和原木滚落到山涧里,发出一阵阵哗啦啦的响声。等到将老人转移到山下的军用卡车上时,天已经黑了。
成都电视台记者对我说:“8天8夜,196小时,奇迹啊!”是的,是奇迹,正是由解放军官兵、医务人员和各行各业自愿者组成的近百万救援大军,用他们的激情、鲜血和生命铸成的大爱,挽救了这次大地震中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5月24日,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这位名叫王友琼的老人时,鼓励并亲切地说:“您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
“快去,给我弄根钢钎来!”
5月27日中午,董坪村
由于小鱼洞大桥整体坍塌,前往一江之隔的董坪村要绕行10几公里崎岖的山中便道。当我们离董坪村委会只有1000多米远的时候,防疫车被一堆滑坡滚落下来的巨石挡住了去路。左面是近千米高的山体,右面是百米深的悬崖,悬崖下是奔腾的湔江,而狭窄的便道又没有让汽车掉头的场地,我们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10几名村民聚拢了过来,面对五六个小伙子都不能挪动的一堆大石头,众人议论纷纷。一个光头的村民对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说:“跑起去,给我弄根钢钎来,人家是来帮我们的!”那孩子飞跑着去了,很快又飞跑着回来了,瘦弱的肩膀上扛着1根近1米长的钢钎,脸上还挂着顽皮的笑。1小时后,我们的车开到了只剩下一块牌子的董坪村村委会前,在等待培训的人员中,我又看见了那个孩子和那个光头的村民。
说实话,这些天来,我常常为当地村民对灾后防疫工作的理解程度而吃惊,也常常为他们的淳朴所感动。当我们对带路在深山峡谷中追踪水源或放下手中的农活接受健康调查的村民说谢谢的时候,最常听到的回答是:哪里要谢我哟,你们是来帮我们的,我才该谢谢你们……
“要是没得共产党,你看哪个来管你噢!”
5月29日上午,太子村八组
这是由几户人家自发组成的集聚区。和周围的一片瓦砾相比,就地取材搭建的简易板房里,厨房和餐具之整洁让我感到非常地诧异。当我们检查了所有的厨房和水井后,流调组长陆朝国对村民们说:“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吃凉拌菜。你们吃的蔬菜都是汽车送来的吗?”几个主妇回答道:“有些是送的,大半是田里长的,不好总去麻烦政府。有那么多的事情要他们做,咋个忙得过来!”“是的嗄,要说还是共产党好,要是没得共产党,这么大的灾你看哪个来管你噢!”
从大楠村废墟中晾晒谷物的祖孙俩口中、从草坝村地头的油菜秆垛子上坐着的村民口中、从大湾村医务室的村医一家口中,我多次听到这样发自肺腑的话语,显然,灾区的群众已经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将共产党、镇政府和镇政府的干部们完全画上了等号,并且在尽自己的能力主动地替党和政府分忧。我在想:有如此的党和政府,有如此的受灾群众,有如此的民心,何愁不能战胜这次天灾,又何愁不能重建家园?
“过几年再来,我保证你看到一个很漂亮的小鱼洞!”
5月31日夜,驻地帐篷前的草地上
随着各项工作秩序的逐渐恢复,镇政府的值班人员杨家模也渐渐有了闲暇的时间和我们聊天。10几天的工作接触,我们之间已经相当地熟悉了。他给我们历数了小鱼洞镇的历史,也谈到了每年夏天游人来这里避暑时的喧闹,更是对这里的特产冷水鱼赞不绝口,一个劲儿地说这次地震无情无义,害得我们大老远来却没有口福:
“前几天你们埋的那个鱼塘,全是最好的鱼,至少有三四万斤,好可惜哟!”
“以后还会有鱼塘,还会有冷水鱼的。”我试图安慰他。
“是的嗄!过几年你们再来,我保你有鱼吃,还保证你看到一个很漂亮的小鱼洞,你信不信?”
我信,我们所有队员都信。
多好的干部,多好的群众!他们忍受着家破人亡的痛苦,和防疫人员一道,凭着无比的坚韧和刚强,创造了并且正在继续书写着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神话。
相关热词搜索:贵州 防疫 见闻 震区:一位贵州防疫队员的见闻 一位贵州防疫队员的见闻 贵州省白云区防疫站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