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成熟度烟叶对原料产质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8-24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 进行不同成熟度鲜烟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正常采收的烟叶最符合烟农的利益,该条件下的烟叶上等烟及中上等烟比例、产值和均价最高。
关键词 烟叶;成熟度;产量;质量;影响;湖南桂阳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020-01
采收成熟度不同,意味着鲜烟叶的衰老程度、物质基础、理化特性及烘烤特性都会不同, 因而它是影响烤后烟叶质量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1-5]。桂阳生产的烟叶具有“浓香甜润,醇厚透发”的风格特征,为探讨产地优质特色烟叶的成因并找到生产适宜卷烟品牌配方需要的烟叶配套技术,按上海卷烟工业要求,在桂阳县进行了不同成熟期烟叶对原料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云烟87试验点安排在龙潭街道办事处梧桐村某一农户的责任田,选择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的灰泥田。K326试验点安排在樟市镇甫口村某2个农户的责任田,选择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的鸭屎泥田。
1.2 试验材料
供试烤烟品种:K326、云烟87。
1.3 试验设计
每个烤烟品种安排一个试验。每个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A:当地正常成熟后7 d采收;处理B:当地正常成熟采收;处理C:当地正常成熟前7 d采收。3次重复,每个试验面积为1.6 hm2,每个处理0.53 hm2。试验单元随机布置,按照烟叶标准化生产完成田间生产过程及烘烤,分级存放时按处理分别堆放,并取样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2个品种都是在2012年12月15日播种,并于2013年3月21日统一移栽,4月26日进入团棵期,5月8日进入旺长期,并在5月16—17日统一打顶抑芽。正常开始成熟采收,K326为5月30日,云烟87为5月29日;正常成熟采收结束期都是在7月2日。处理A每次采收都按正常成熟的推迟7 d采收,处理C每次采收按正常成熟的提早7 d采收。大田生育期:K326:处理A是109 d,处理B是102 d,处理C是95 d;云烟87:处理A是108 d,处理B是101 d,处理C是94 d。
2.2 农艺性状
从农艺性状来看,主要是在烟叶烘烤时间上有所不同,田间表现都是同等条件下移栽管理,其农艺性状在该试验中不存在差异。
2.3 各处理原烟外观质量
原烟的外观质量表现为:早采7 d的烟叶颜色普遍微青,颜色较浅,身份稍薄,烟叶结构尚疏松,油分不足;正常成熟采收的烟叶颜色正常,身份厚,烟叶结构疏松,成熟度好,油分足。迟采7 d的烟叶颜色深而杂,身份较厚,烟叶结构偏紧,成熟度好,油分足。
2.4 各处理经济性状
由表1可知,处理间产量存在的差异很小,K326品种产量大小顺序是处理A>处理C>处理B,分别为2 245.5、2 229.0、2 221.5 kg/hm2;云烟87品种产量大小顺序是处理B>处理A>处理C,分别为2 362.5、2 344.5、2 319.0 kg/hm2。
处理间产值差异比较大,K326品种产值大小顺序是处理B>处理C>处理A,分别为52 871.7、48 369.3、46 257.3元/hm2;云烟87品种产值大小顺序是处理B>处理A>处理C,分别为59 298.8、50 172.3、48 467.1元/hm2。
处理间均价差异也很大,K326品种均价大小顺序是处理B>处理C>处理A,分别为23.8、21.7、20.6元/kg;云烟87品种均价大小顺序是处理B>处理A>处理C,分别为25.1、21.4、20.9元/kg。
产值和均价差别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早采7 d的烟叶含青很大,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青筋,烟叶油分普遍都不足,身份也显薄;迟采7 d的烟叶由于后期气温过高,雨水少,烟叶在田间遭太阳曝晒,造成烘烤困难,烤制后的烟叶杂色多,虽然成熟度比较好,油分比较足,但价格上不去,对产值和均价影响很大。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2个品种的试验结果差不多,早采7 d的都达不到成熟度,增加烘烤难度,烘烤后出现含青量过大,叶片薄,油分不足,上等烟比例明显偏低,价格偏低。迟采7 d的烟叶,虽然成熟度较好,但烟叶烘烤后杂色烟叶多,上等烟比正常采收的也偏低。从试验中可以看出,正常采收的烟叶最符合烟农的利益,有利于烟草企业对烟草收购,有利于烟(下转第22页)
(上接第20页)
草生产的良性发展;早采烟由于达不到成熟度,对烟农、烟草企业及烟厂都不利;过迟采摘的烟叶,对烟农也有一定的损失,也不利于烟农增效;故在生产中,还是以正常成熟采收为主,可适当推迟2、3 d采收,以保证烟叶成熟度;至于其他内在化学成分在何种采收方式上最协调,还有待于后期化验分析。
4 参考文献
[1] 王能如,徐增汉,周慧玲,等.烟叶调制与分级[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7-22.
[2] 朱尊权.当前制约两烟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J].烟草科技,1998(4):3-4.
[3] 闫克玉,赵献涨.烟叶分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 赵铭钦,于建军,程玉渊,等.烤烟烟叶成熟度与香气质量的关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3):10-14.
[5]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