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业结构变迁是否合理

发布时间:2019-08-21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 要:近年来服务行业的感应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服务各行业就业和产值结构对中国农业和服务业自身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正引致弹性系数。虽然从总体上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表现出了比较显著的正引致弹性系数,但引致弹性系数都相当小,说明了中国服务业结构变迁还不具有合理性。因此,政府产业管理部门应把服务行业是否促进了其他产业以及服务业自身的全要素生率提高作为评判服务业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
  关键词:服务业;结构变迁;产业关联
  Are the Structural Changes in Services Sector Rational?
  - An Empirical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Linkages
  ZENG Shi?hong, XIANG Guo?cheng
  (School of Business,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 411201,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eaction coefficient and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China’s services sector have shown an overall declining trend. The employment and output structure of services sector does not demonstrate the expected positive induced elasticity to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of agriculture and services sector itself. A positive induced elasticity to the TFP of manufacturing is significant yet low. This indicates structural changes in services sector are still irrational. Therefore, the authorities should regard whether services sector has helped improve the TFP of other industries and itself as the main criterion for judging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tructure of services sector.
  Key words:services sector; structural change; industrial linkage
  一、引言
  研究服务业结构变迁必然涉及的一个问题便是对服务业结构变迁做评价。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各层次产业之间比例的高低,而是由产业的发展方式粗放和发展质量低下引发的相关问题[1]。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系统的耦合质量和各产业间的协调[2]。中国服务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过分依赖生活型服务业的低质结构[3],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上升是服务业结构合理性的主要表现[4],因此必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使中国服务业结构向着合理化方向发展[5]。
  本文主要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对中国服务业结构变迁的合理性作实证研究。首先,在借鉴传统产业经济学关于产业波及效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历年的投入—产出表对服务业的产业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进行具体的测算;然后,运用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地区面板数据分析服务行业的就业份额与产值份额对三大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产业关联影响。
  二、服务业结构变迁合理性的产业关联波及效应分析服务业的产值变化可以分解成作为中间投入需求的服务业产值变化和作为最终消费需求的服务业产值变化。而作为中间投入需求的服务业产值变化可以反映服务业结构变迁的产业关联波及效应。如果某服务行业作为中间投入需求的产值越大,则该服务行业与其他行业的产业关联波及效应就相对越大。
  传统产业经济学衡量产业关联波及效应的两个指标通常是指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的测算通常是借助投入产出表来完成的。中国主要年份服务行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力系数由表1给出。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服务行业的影响力系数从1995年以后总体上是下降的,并且数值小于1,这说明中国服务行业在近年对其他行业的产业关联波及影响逐渐减弱,其影响力在全部产业中居于平均水平之下。除了交通运输邮政通讯仓储业的感应力系数以外,其他服务行业的感应力系数在总体上也是处于下降趋势,这说明中国服务行业在近年的发展受其他行业的产业联波及影响也在逐渐减弱。
  由于产业关联波及效应只能从总体上判断服务行业自身与其他行业的影响力与感应力,而不能分析对具体行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力,为了克服这种分析的不足,我们进一步采用地区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检验中国服务行业产值和就业份额的变化对三大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来判断服务业结构变迁的合理性。
  三、中国三大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演变的地区差异:1998-2008目前经济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主要有参数估计法和非参数估计法。我们使用的是非参数估计法,即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Malmquist指数计算了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中国三大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演变趋势由图1-3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
  从图1-3可以看出,三大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迁轨迹总体上来看是呈连续的倒“V”型变化趋势。就产业发展而言,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幅度最大,其中尤其以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更为明显;其次是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幅度较大,其中以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更为明显,并且制造业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周期基本保持同步,特别是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1998—2002年、2003—2004年、2006—2007年之间经历了三次大的周期性下滑。
  农业和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地区差异跟各自的地理环境和面临的总体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紧密相连,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大部分省市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但其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服务不如中南地区和东北地区,技术服务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相对能力较弱,所以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最大。而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作为中国两大制造业基地,其外向型的出口加工模式很容易受到世界经济总体不利条件的影响,这种没有自主研发、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作为中间投入的低端价值链加工模式显然很容易受到出口条件的影响,进而很难抵御国际不利因素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逆向冲击。
  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虽然也表现出了与世界整体宏观经济形势波动相对一致的趋势,但变化的幅度明显小于制造业和农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服务业发展基本是依赖内需,服务出口很少,对服务进口管制也比较严厉,并且中国的服务部门国有成分的比重较大,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国际不利外部环境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逆向冲击。这种情况从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地区差异也可以反映出来,如服务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其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也就相对较大,而服务业较不发达的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其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也就相对较小。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变迁 服务业 结构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