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与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21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要求经济发展实现“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的生产方式。吉林省能源储量相对缺乏、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第二产业,而能耗高、排放高的行业又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的重工业领域。因此,分别以化工行业、汽车行业、建筑行业、冶金矿业和农业这些高能耗的行业为切入点,探索吉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更具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低碳经济;行业分析;生物化工;新能源;建筑节能;清洁生产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339(2010)03-0001-08
  
  一、吉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战略定位
  
  传统工业推动经济增长所伴随的负面效应正逐渐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这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生产过程不仅使得自然资源和能源极速消耗,更是以高污染为经济增长的代价。2006年秋,英国政府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报告——《斯特恩报告》,报告中指出世界人民正在遭受着由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痛苦,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高排放正在逐步侵蚀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煤炭开采过程带来水质的恶化;重工业的废弃物排放造成海洋资源的损毁;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作为近年来工业高速发展的产物更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直接动因。吉林省为发展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央“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下,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尤为突出,重工业中又以传统工业为主。种种负面效应向我们昭示,“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关系着国别间、代际间能否和谐发展,因此“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增长路径在当今的环境下应该被重新审视。
  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和环境应当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应当得到更高的重视。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是要求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战略产品,而是更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碳消耗”和“碳排放”问题。它是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以“绿色GDP”作为重新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最终实现“生态化、低碳化”的经济发展体系。因此,低碳经济并非单纯地强调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更不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而是更加注重经济的发展质量,重视工业的调整路线,重视能源产业的新发展。本文从吉林省的具体情况出发,以各行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和政策建议为主线,提出吉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对策。
  
  二、吉林省能源特征及利用情况
  
  (一)吉林省的能源分布及储量变化情况
  吉林省的能源种类比较多,但是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化石能源储量比较少,并且开采比重较高。从整体上看,吉林省能源分布有以下特征:一是1985年全省共有探明储量的煤田或含煤盆地22个,煤炭总保有储量20.3亿吨,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0.27%,在28个储煤市区中居第21位,在东北三省中是最少的。吉林省有一定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集中分布在松辽平原的扶余、前郭等县,在其周围县域也有较好的油气前景。二是能源消耗的速度很快。时至今日,吉林省煤炭资源储量为12.53亿吨,石油资源为16 646.01万吨,天然气资源为670.18亿立方米,与1985年相比,主要燃料资源消耗近39%。如果继续以这样的速度和方式对能源进行破坏性的开采与消费,吉林省乃至全国的资源状况将极度恶化,子孙后代的利益将根本无法得到保障,可持续发展只能成为空谈。
  吉林省是能源相对缺乏的省份,一次能源自给率只有50%,传统能源不足是制约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在煤炭缺乏、水电开发余量不大的背景下,吉林省只有在能源建设中发挥“后发优势”,在新能源的发展上树立明确的战略目标,才能在未来我国利用新型能源生产方面占领先机。因此,对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是吉林省走出资源利用传统模式的关键。
  
  (二)对吉林省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
  《斯特恩报告》对未来收益和成本的估计告诉我们当前制定节能减排政策、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吉林省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在能源利用与碳排放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吉林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经济增长与低碳转型方面的挑战与机遇,这种挑战与机遇,不仅来源于居民生活能源利用结构与方式的转变,更来源于对吉林省三大产业及其中重点行业在低碳道路上的探索。
  
  近十年来,吉林省第一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缓慢下降,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稳定,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上升。但从图中可以看出,二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相上下。吉林省虽然是粮食大省,第一产业绝对产值逐年递增,但其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这种态势的产生,与全国的三大产业发展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
  
  吉林省三大产业的碳排放量有显著的特征:第一、第三产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省碳排放总量的比率各自稳定在3%和13%,在总体趋势中处于较低水平;而第二产业碳排放量占全省碳排放总量的比率在2004年以前曾出现下降趋势,但2004年之后一直居高不下,基本稳定在70%左右。第二产业的高碳排放主要归因于重化工业在生产中的碳排放,对于吉林省而言则主要体现在一些重点支柱产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由以上两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第三产业在产值比率上大体相当,然而在碳排放量上却大相径庭,二者最低时相差35.35%,最高时相差54.36%。因此可以得出,在三大产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上,第二产业居主导地位。而从对经济拉动这个宏观层面上看,第一产业属于“低增长、低耗能、低排放”的产业;第二产业属于促进经济“高增长、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而第三产业则属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低耗能、低排放”的产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重点在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二、三产业又平分秋色,因此相对于第二产业而言,第三产业能在创造巨大产值、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同时,减少产值增长给大气环境造成的压力。虽然在理论上第三产业是我们在低碳模式下要重点发展的领域,但考虑到吉林省的现实问题——重工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地位,我们应寻求一种方式,在积极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的同时,重点发展第二产业的清洁生产方式,实现一种科学的增长、无环境负担的增长。
  
  吉林省的单位产值能耗体现了吉林省能源消费对产值的贡献情况,纵观全图,第二产业的单位产值能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第一、第三产业的单位产值能耗则与全省平均水平相距甚远。能源的使用效率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我省总体单位产值能耗呈下降趋势,这与第二产业在近年来积极采用新型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节能措施有关。全国1999年、2004年、2007年单位产值能耗分别为1.49、1.27、1.06,而我省同期的单位产值能耗分别为2.196、1.730、1.391,可见我省的单位产值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使用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我省亟

相关热词搜索:吉林省 对策 战略研究 发展 经济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