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生产用水变动的驱动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21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pre/cpre201505/cpre20150517-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pre/cpre201505/cpre20150517-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pre/cpre201505/cpre20150517-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pre/cpre201505/cpre20150517-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pre/cpre201505/cpre20150517-1-l.jpg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陕西人均水资源只相当于全国的52%,人口和经济集中的关中地区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针对生产用水消耗问题,采用LMDI方法从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用水技术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陕西省用水变动的驱动因素及影响程度。根据本文对陕西省2001年至2011年生产用水量变化的因素分解分析,可以得到4个结论:①陕西省生产用水消费量呈波动增长趋势,用水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生产用水量和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脱钩”效应;②经济规模效应是驱动陕西省生产用水增加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带来的用水压力依然巨大,如果不考虑结构调整和用水效率进步,10年间陕西省用水量增长幅度将超过140%;③农业生产比重的下降是经济结构效应驱动陕西省生产用水下降的主要原因,但是其他行业的结构调整总体上对抑制用水增加起负面作用;④通过技术进步效应是抑制陕西省用水量增加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农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矿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耗水行业的用水效率提高有效减少了用水总需求。文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陕西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相关建议:①加强用水总量控制,努力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从而有效抑制生产用水的快速增长;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逐步降低高耗水产业的比重,依托陕西省的科技和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提高高效用水行业的经济结构比例;③强化企业生产过程和工序用水定额管理,通过阶梯水价、节水奖励政策促进企业积极研发使用低耗水的生产工艺;④加强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兴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降低农业用水量。
  关键词用水消耗;因素分解;LMDI;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5)05-0131-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5.017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陕西人均水资源只相当于全国的52%,人口和经济集中的关中地区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陕西省2001-2011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3.6倍,年均增幅高达13.8%,随之而来的资源消耗的压力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研究陕西省生产用水消费变化问题,定量分析经济用水消耗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对于正确理解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用水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调整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制定不同行业的节水政策,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水资源供给与经济发展矛盾日渐凸显,学者们逐渐开展对节水、用水效率、用水的驱动因素等问题的研究。贾绍凤等[1]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对平均工业用水定额下降的贡献。孙才志和王妍[2]构建了产业用水变化的全要素分解模型,测度了1994-2007年辽宁省产业用水变化驱动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陈雯和王湘萍[3]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分析方法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两个层面分析了水资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原因。王康[4]将经典的IPAT等式扩展为包含人口、富裕程度、用水强度和产业结构4中影响因素的用水分析等式,并利用结构分析模型将4种因素对1999-2008年甘肃省用水总量变化的贡献分解,结果表明GDP的规模增长导致用水量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用水量减少。佟金萍等[5]利用Laspeyres指数构建了万元GDP用水量的完全分解模型,从产业和地区两个层面对我国1997-2009年万元GDP用水量的变动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是推动我国万元GDP用水量显著下降的两个重要因素。
  考虑到水资源供给的有限,生产用水不可能无限制增加,本文应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LMDI)分析方法构建用水消费分解模型,全面分析驱动陕西省生产用水变化的驱动因素及贡献率,进而提出相应节水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建议,为陕西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2结果与讨论
  2.1生产用水变化的因素分解
  2001年-2011年期间,陕西省生产用水总量呈现中先减少后波动增长的趋势(见图1)。10年间,用水总量总共增加了5.07亿t, 增长幅度为7.3%。而同期GDP总量从2001年的3 177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1 531亿元(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增长幅度高达263%(见图2)。这表明陕西省生产用水量并未随着经济规模的增长同步增加,生产用水量和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脱钩”效应。
  从各项效应的分解结果来看,生产规模的增加依然给用水消耗带来了巨大的增长压力,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构效应和用水技术进步的技术效应则大大降低了用水的增长压力。10年间,规模效应总共贡献了99.53亿t的用水增长压力,与2011年相比增长幅度高达143%,其中一产、二产和三产用水量分别增长78.53,18.93和2.07亿t(见表1),增幅分别为143%、139%和197%。结构效应是导致用水总量大幅减少,10年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总共减少用水量36.91亿t。其中第一产业在GDP份额中占比的减少是导致用水减少的主要因素,总共降低用水量3970亿t,第二产业比重增长则导致用水量增加3.02亿t,第三产业则小幅减少用水量0.23亿t(见表1)。这表明陕西省用水效率最高的第三产业其增长速度仍然慢于第二产业,未来通过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来降低用水压力仍然有很大潜力可挖。技术效应是导致用水总量减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陕西省万元GDP用水量从2001年的232.7 m3/万元降至2011年的61.7 m3/万元,用水效率提高3.8倍,一产、二产和三产的万元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从2011年的1 159.0 m3/万元、97.6 m3/万元和9.4 m3/万元降至2011年的618.7 m3/万元、19.1 m3/万元5.3 m3/万元,用水效率分别提高1.9倍、5.1倍和1.8倍(见图3)。10年间通过提高用水效率总共减少用水量57.55亿t,其中一产、二产、三产通过技术进步分别减少用水量35.41亿t、21.18亿t和0.96亿t(见表1)。

相关热词搜索:陕西省 用水 变动 机制 驱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