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20年璀璨裂变

发布时间:2019-08-20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2010年,一系列事件打破了钻石市场多年来平稳发展的态势。这其中,虽然有偶然因素,但本质上是钻石市场多年来发展过程中诸多矛盾累积的结果。如,钻石来源多年来实际上是合法渠道与灰色贸易并行的“双轨”制,让钻石商犹如在刀刃上行走。钻石税制的几番调整,并未根本上阻击钻石业潜规则的横流。在政策规范与市场通行的游戏规则之间,实质上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考量与钻石商实际利益的互相博弈。自上海钻石交易所建立的这10年来,这场“冲突”与“较量”一直未曾止息。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就维护市场总体平稳发展而言,双方达成了某种程度的“默契”。并在彼此的适度妥协中,保持了市场的总体平稳发展。这10年,中国的钻石市场尽管问题丛生,但终究还是在争议中维护了多方共赢的某种平衡。
  
  钻之嬗变:10年较量
  姜 华
  
  中国的钻石市场是一个奇怪而又复杂的混合体。
  在2009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钻石消费市场以来,市场预言家们正在兴奋地做着下一个预测——何时超越美国坐上全球最大钻石消费国的头把交椅?8月10日,上海钻石交易联合管理办公室发布报告称,今年上半年,中国一般贸易钻石进口额达到历史新高的5.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2%,远超日本同期钻石进口金额的3.34亿美元,继续稳居全球第二大钻石消费市场地位。包括戴比尔斯在内,似乎全世界的钻石行业领袖都对中国报以极高的期望。难怪有评论这样说道:一谈到中国,似乎所有钻石商的眼中都泛着比钻石更璀璨的光芒。
  “中国概念”如今在钻石市场正变得炙手可热。
  
  粗放式起步“灰钻”翻墙而入
  但在10年前,当人们把迅速发展中的中国看作是钻石珠宝消费的又个希望之地时,钻石珠宝业者却正在为高额的税费和混乱的管理而头疼。上世纪90年代,戴比尔斯的一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唤醒了中国人心底一度被压抑着的对钻石的渴望。自此,中国的钻石消费正式开启,并在随后的段时期内呈爆发性增长,迅速占据当时中国黄金珠宝消费市场的制高点。现在,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否认,那段时期是中国的珠宝市场发展历程中的第一个“黄金十年”。而钻石则在很大程度上担当着那一个时代主导者的角色,它至少塑造了一批当今中国珠宝行业里的风云人物或领先型的珠宝企业。
  发端于汕头的潮宏基珠宝,其时在国内珠宝市场中可谓风买正健。凭借上百家的销售网络,潮宏基一度成为当时珠宝行业里少有的获得较高品牌认可度的明星企业。“自1996年起,潮宏基的钻石销售平均每年增长30%,不仅在沿海富裕地区,全国各地的钻石需求都增长稳定。”该公司一位“元老”说道。而现在,这家公司是国内黄金珠宝行业里获得成功上市仅有的几家珠宝公司之一。
  但对于绝大多数钻石珠宝业者而言,10年前的钻石行业,更像是“冒险家的乐园”,甚至是一个以身家性命做赌注的“冒险家的乐园”。2000年以前的那段时期,一方面是中国钻石珠宝消费的高速增长,一方面是高额的钻石进口税费和复杂的市场监管。在诱惑与压力面前,似乎别无选择,于是更多的钻石珠宝商宁愿铤而走险。“中国市场至少80%的钻石都是通过非法渠道进来的‘灰钻’。”当猖獗的钻石走私成为业内心照不宣的既定事实的时候,似乎没有谁会为此感到愧疚,因为“大家都不干净”。据来自戴比尔斯的统计数字,2000年,中国钻石进口量约在]0亿美元左右,按照当时近40%的税收比例计算,应该有4亿美元,即30亿左右人民币的税收。而当时海关的此项统计是500万人民币。
  “当时进口毛坯钻石和成品钻石的关税分别为3%和9%,消费税10%,进口环节增值税为17%,累计起来要37%左右。”业内人士坦言,正是这高达37%的累计税率,导致了大量的“灰色钻石”翻墙而入。而如果按照戴比尔斯的数据计算,高达30亿元人民币的流失税款足以在社会上引发一波不小的震动。显然,此时钻石市场繁荣的背后,正隐伏着一场深重危机。
  
  规范化发展建章立制
  
  2000年,转机出现。当年10月27目,上海钻石交易所(下称“钻交所”)正式在浦东陆家嘴金茂大厦挂牌成立。这成为中国钻石行业市场化进程的一个重大转折。作为中国惟一一家按照国际钻石交易通行规则运行,实行封闭式管理的钻石交易场所,上海钻石交易所成为中国般贸易钻石进出口的惟一合法通道。按相关政策规定,全国一般贸易项下钻石进出口统一集中到上海钻石交易所海关办理报关手续;加工贸易项下钻石进出口仍按现行政策办理,加工贸易项下进口的钻石如转为内销,须到上海钻石交易所进行交易或备案。
  “上海钻石交易所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要素市场,在促进我国钻石产业的发展与市场繁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钻石交易所总裁林强曾这样评价钻交所成立的意义及作用。在业内人士看来,上海钻石交易所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她的成立,也自然而然被解读成是在国家层面对规范国内钻石市场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显然,面对当时几近失控的钻石走私,业内外对钻交所的成立寄予了相当大的期望。随后,一批中外钻石企业开始注册会员进驻钻交所。
  但随之而来的是,钻交所会员发现,他们的利润并未因进入钻交所而有所提高。面对庞大的场外交易,所内会员企业逐渐明白,会员身份带给他们的只是一份“好看而不好受”的尴尬。实际上,在钻交所成立的一年多里,钻石企业最为关心的税收政策并未如其所愿进行调整。近40%的高税率,如一道高墙隔出来两个世界:所内“庭院深深深几许”,所外“山花格外烂漫”。以至于当时一家颇具规模的钻石珠宝公司公开向媒体表示,“现在进入上海钻交所还不是时候,高额的税负我们难以承担。”而公众最为关心的场外钻石走私,也并未因钻交所的成立而有所收敛。观望情绪开始弥漫于钻石业界。
  
  初次税改难抵市场巨大惯性
  
  2001年11月,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文件首次就钻石进出口的相关税收问题作出明确回应。在这份名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钻石及上海钻石交易所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一、为了加强对钻石(含钻石毛坯和未镶嵌成品钻石,下同)进出口管理,抑制钻石走私,全国一般贸易项下钻石进出口统一集中到上海钻石交易所海关办理报关手续;加工贸易项下钻石进出口仍按现行政策办理,加工贸易项下进口的钻石如转为内销,须到上海钻石交易所进行交易或备案。二、对以一般贸易方式在上海钻石交易所海关报关进口的钻石免征进口关税,照章征收进口环节17%增值税。三、对钻石及钻石饰品消费税的纳税环节由现在的生产环节、进口环节后移至零售环节按5%征收;对未镶嵌的成品钻石和钻石饰品的消费税减按5%的税率征收。四、钻石出口实行零税率。五、继续对上海钻石交易所实

相关热词搜索:裂变 璀璨 钻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