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08-14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 要:近年来,在国家的重视扶持下,高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自身内涵建设也逐步提升。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向着信息化转型,提升管理水平。用“互联网+”融合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已经是一种趋势。为了能够使得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更好适应现实需求,文章立足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转型进行了实践探索,以期为地方高校后勤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后勤服务;转型
  受互联网时代的影响,高校后勤工作融合互联网的趋势已经是迫切的,后勤工作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高校师生对后勤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后勤工作开展信息化建设,不仅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也进一步促进后勤工作的发展。
  一、高校后勤服务转型的必要性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而在教育领域,此前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并制定了“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三条举措。正是在政府的推动与鼓励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之风,促进了高校传统后勤工作的转型和升级。高校作为站在时代前沿,代表着最新的技术革新和培养人才高地,当其他业务已经插上互联网翅膀,高校传统的后勤服务就凸显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如果没有后勤服务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就不能建设高校数字化校园,也就无法实现技术革新、特色显著的大学的建设目标。
  二、高校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一站式后勤服务信息化大厅建设
  传统的后勤工作中多头管理、层级太多、申报繁琐,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的局面,必须打破僵局,建设一站式后勤服务信息化平台,精兵简政,提升效能。以广东的高校为例,自2010年起,多所高校开建一站式后勤服务大厅,经过几年来的探索,涌现出“一站式”、“窗口式”、“微信后勤”、“后勤APP”等线上线下后勤综合服务平台的样板。在打造智慧后勤的过程中,不少高校注重线上线下的配合互动,与服务大厅相匹配,导入了“信息化后勤网上服务大厅”,“网络报修”、“服务监督”、“失物招领”等功能贴近了师生需求,让“互联网+”将师生与后勤工作无缝对接,极大提高了效率。确确实实解决了师生的需求,重新树立起后勤部门的简练高效的形象。
  (二)传统服务职能升级,打造后勤服务一号通
  过去后勤服务如同九龙治水,膳食、物业、维修、基建等职能电话繁多,不仅学生,就连在校老师碰到了问题也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打哪一个。这项工作的推进必须是从学校层面上重视解决,协调各个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开通了后勤服务一号通,把多校区、多部门的后勤服务职能电话合并,一号解决师生的需求。同时师生的诉求也可以同时会录入信息化平台,汇总为管理部门绩效考核的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 运用互联网+构建评价、反馈、投诉等大数据图表,为决策提供参考
  高校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后,可以依托平台把食品安全监测、满意率排行、工作效率排行、任务量统计、投诉排行、建议采纳排行等信息形成大数据图表对后勤工作进行及时反馈。让后勤的工作置于师生的监督,提高透明度,也为后勤管理部门、学校规划部门、高层领导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例如安徽警官学院每天早上满载菜肉瓜果的小货车就会将每一种菜肉都会取出样品送进一个学校实验室,在这里它们将接受包括农药残留在内的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检测结果则会交给食堂经理,并在食堂进行公示。同时将食堂后堂通过视频进行直播监控,供师生共同监督。除了让食品安全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还可以实现了便捷报修、一卡通服务、失物招领、跳蚤市场等功能,学生甚至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微信公众号查询到食堂当日特价菜、食堂优惠活动、人气菜品以及所在窗口。此外,为实现精准对困难学生进行帮扶,高校可以通过一卡通或者后勤信息平台了解学生刷卡次数、所选餐次的餐均消费等,筛选出可能需要咨询的贫困生,为资助工作提供數据支持。
  三、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存在困境及分析
  (一)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近年来高校的办学上本不断上升,在生均指标的指引下,科研投入、师资建设、场馆建设等经费占比上升较快,而政府财政投入滞后于成本上升,压缩了其他项目支出的空间。而高校后勤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必须立足高起点,平台建设的设备和软件水准高、兼容性好,这对资金投入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例如某高校的校园卡一卡通购买新软件,加上整个校区设备更新,预计投入超过500万,后续维护也是不小,这对于一般院校还是压力很大。
  (二)后勤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高校进入门槛不断抬升,通常都是要硕士起点,博士优先,且引进师资主要流向教学部门。后勤管理部门面对不断更新换代的信息技术,对信息化人才需求却苦于编制指标不足,社会适合人才紧缺,较高门槛难以找到合适的懂专业懂管理人才。
  (三)后勤管理制度有待规范和完善
  由于信息化技术带来的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冲击,高校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必须建立新的管理制度以适应管理的转型升级。这也是对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制度必须高屋建瓴,顶层设计,中层贯彻,底层实施,才能为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四、民办高校后勤服务转型的启示与意义
  (一)发挥了后勤部门“服务育人”的职能
  通过借助信息化平台包括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推送宣传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爱惜粮食、感恩后勤的推文,通过宣传,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和感恩意识。例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宿管阿姨写出六部小说,故事经宣传报道,在学生中引起了极大正面影响。
  (二)实现精细化管理,降成本增效益。
  采取“一站式”服务,避免了重复设岗、资源浪费,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收益,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也有了大幅提高,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模式赢得了师生的认可与赞誉。后勤服务变得更加高效、透明,师生评价、大数据分析成为绩效考核、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令员工心服口服,工作积极性得以大幅提升。
  (三)搭建学校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平台
  一方面为师生享受后勤服务,参与后勤管理,监督投诉,建言献策开辟了渠道,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提高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增加学生爱校爱学的情感。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转型,方向是正确的,但是还面临众多问题。例如设备投入、平台研发、人员配备等,还有智慧后勤建设投入大收益低,这是都是现实问题。需要学校领导高瞻远瞩,职能部门配合支持,坚定不移走智慧后勤的转型之路,我们相信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后勤建设将在高校服务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卫敏杰,李兰红.关于国内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6(02).
  [2] 王牧华,全晓洁.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启示[J].教育研究,2014(12).
  [3] 王梦婕.浅谈高校后勤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赤子,2013(7).
  [4] 张岩.浅谈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6).
  [5] 陈志博,汪超,张鹏.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8).

相关热词搜索:互联网 信息化建设 探索 实践 时代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