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高校如何做好新时期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工作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中山大学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广东 广州 510275)
  摘 要: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的开局标志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进入深度发展时期。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对开创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探讨我国高等院校如何在新时期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切实有效地扩大开放,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做强中国教育,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对外开放;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21-0198-02
  Abstract: Education opening-up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a"s education opening-up has entered into a new period of deepening develop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 of China education, the opening-up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itiating a new dimension for China"s education opening-up.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how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an strengthen education opening-up, improve education quality, and increas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enhance China"s soft power and global influence.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 opening-up;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2016年4月印發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宗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教育部在2016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在我国进入“十三五”时期之际,《意见》的发布具有重大意义。“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提出意味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如何扩大开放,而更应该着力于如何“做好”“做强”。
  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对开创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文章旨在探讨我国高等院校如何在新时期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切实有效地扩大开放,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做强中国教育,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一、树立正确的国际化办学理念,是高校做好教育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
  要建设和发展好一个大学,离不开好的办学理念的支撑;要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必须以正确的国际化办学理念为基础。我国发展至今日,随着国力增强,国民自信心提升,国际化理念和实践已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西方制度的单纯引进、简单借鉴,而更应考虑到我们的发展需求和目标。在教育对外开放方面,正如《意见》中强调的,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我为主、兼容并蓄,提升水平、内涵发展,平等合作、保障安全”的工作原则。我国高校在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时,应以国家、地区和学校的发展需求和目标为导向,切忌为了盲目开拓合作而牺牲根本利益、迷失发展方向。只有做到“以我为主、兼容并蓄”“平等合作”,才能使国际化合作可持续发展。
  二、教育输入和输出有机结合,是高校做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
  (一)教育输入
  1. 招收来华留学生
  入世十余载,我国对外教育服务贸易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在留学教育方面,服务贸易逆差明显,留学赤字严重。根据有关报告显示[1],2014年在外深造的中国留学生总数达到108.89万人,而同期来华留学的外国留学人员只有37.71万人。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招收海外留学生的工作还存在很多改进的空间。
  改进的措施包括:第一,了解不同地域的留学生的需求,根据不同需求制定合适的招生计划。有调查显示[2],汉语为日韩国家来华学生青睐专业,医学、工程、经济类专业是非日韩亚洲国家来华留学生青睐的热门专业;发达国家学生对短期学分互认的非学历课程认同度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学生则更倾向于攻读学位课程;第二,提高英文授课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有调查显示[2],英文授课课程更受自费留学生的青睐,接近90%攻读学位课程的学生会选择英文授课的专业,但2014年我国开设英文授课课程的院校仅占总招生院校的15%。即使是开设英文授课课程的高校,很多课程质量不容乐观。授课质量成为制约留学中国的重要因素。第三,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重视品牌建设。调查显示[2],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是来华留学生最看重的两大择校因素。《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大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建设力度”[2],“打造‘留学中国’品牌”。第四,简化申请流程,开通网上申请平台。第五,建设学校英文网页,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国际知名度。第六,优化服务和管理机制,趋同管理和分离管理相结合,创造国际化校园环境。第七,加大奖学金力度。第八,加强留学校友库的建设,利用校友力量打响留学品牌。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对外开放 新时期 中国高校 如何做好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