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生关键在“导”字上下功夫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育学生应该以“问题探究”为导向,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强调教师教育学生关键在“导”字上下功夫,本文主要从教育环境、课堂教学环节、师德魅力上、文化氛围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
  关键词:教育;引导
  近期,拜读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撰写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颇有感触,全书从9个主题阐述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在每个主题中,反映出教师可谓是一个信念“播种”的过程,创新适合适合学生的教育,正是体现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去研究学生,去教育学生,关键在如何去引导学生。
  一、教育环境上的“导”
  学生的成长与教育环境息息相关,学生的教育环境大体可以分为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本书在主题3中强调,应该建立积极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小环境”和“大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学会观察,充分思考、善于发现,学会用心智去领会社会的真善美。在面对学校的“小环境中”,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新课标要求的探索问题的能力,充分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沟通交流的能力。只有充分结合二者的培育,在教育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领悟教育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从这一点来讲,冯恩洪教授在书主题1中重点强调教育学生要注意如下三点:一是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二是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三是教育要释放学生的潜能。所以,只有全面把握和认识教育的目的,始终坚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基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才能真正地“探寻教育的真谛”。
  在书中49页,冯恩洪教授把教育课堂分为三个层面: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从他对教育课堂的定义来看,可以这么理解教育环境的“三课堂”。第一课堂重在遵循国家的教材要求,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课堂;第二课堂重在释放的潜能,赋予学生更多的管理;第三课堂重在对学生的行为、情感加以影响的课堂,此课堂对传授书本知识的要求较低。从这三个课堂定义的分析,冯恩洪教授重点强调了第三课堂施加给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
  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不单是学校的教育环境就能塑造学生全面的身心健康成长,教育环境的多方整合和配合,才是让学生走上健康成才轨道的关键。
  二、课堂教学上的“导”
  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把握主要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在课堂有限的40分钟内,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使课堂氛围活跃而知识把握相结合,就需要我们教师注重课堂变革和布置好课程建设,在书中主题2和主题6中,重点强调了教师要教好学生,必须做到热爱讲台、珍惜讲台,注重本课堂和第三课堂的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情感和知识巧妙地融合,让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有种渴求的欲望。教师只有对知识点准确把握、对教案巧妙设计,对整个课堂激情进行充分调动培养,才能让课堂变得活跃,从而让学生乐意去探究知识、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现教师“导”的功能。
  传统教学在课堂教学上往往体现较多的是讲授,新课标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采取“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在书中主题2中,冯恩洪教授从“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角度阐述了教育引导功能的重要作用,从“谁来教”来看,教师的知识容量、人格魅力、道德品质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受教育的教育质量,从“教什么”来看,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把握课程知识的设计,如何让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度”做到恰到好处。从“怎么教”来看,重点强调和考察的是教师对课堂的设计能力,强调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由“满堂灌”转变到“问题探究式学习”。简言之,课堂教学的变革是新课改要求的必然趋势,必然要求我们教师要由讲授变革为走进合作。
  课堂教学中的“导”,就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善于动脑思考,释放学生活力,把课堂知识和实践生活相结合,全面地展现学生的“个性化”。
  三、师德魅力上的“导”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正是师德传播的过程,
  教师法明确规定,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习魅力是紧密相关的,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积极开展个人之道(品德修养)、职业之道(奉献精神)、家庭之道(美德修养)、社会之道(礼貌待人),做到细心、沉稳、有胆识、大度、诚信、敢担当,从而达到修身立德、为人师表,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实施了实效的德育教育,这一点,在书中主题4中进行了相关的阐述。
  教师是学生心里的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会刺激学生的心灵,在书中主题4中,作者强调德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德育是积极人生的需要,教师的的魅力,更多的是要求教师在德育上能得到学生的赏识,教师在德育上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在于教师和学生走进心灵的契合,养成识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从而达到实施实效德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文化氛围上的“导”
  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文化氛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今,刺激学生心理的文化氛围的因素很复杂,生活中,诸如家长无克制的“电视剧”迷恋,无节制地“麻将”等等,让学生心理接受家庭负面文化氛围的影响。此外,还有来自媒体的负面的声音,有来自互联网“游戏”的影响,让学生纯洁的心理蒙上一层不健康的“阴影”。
  在书中,冯恩洪教授强调,“学校管理,环境是教育的基础,课程是管理的重点,教师是发展的关键,而文化是管理的保障。”在学校的文化氛围中,校风、班风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学习环境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积极的文化氛围是学生乐观向上,消极的文化氛围则会使学生走向悲观颓废,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激情。
  书中主题8和主题9专门阐述了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在主题7中还对教师在专业的发展做了详尽的阐述,要求教师要养成读书习惯,享受读书乐趣,做复合型的老师,从这一点来讲,教师的更大责任在文化氛围的“导”上下功夫。
  总之,学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本书,自己感悟到教师就是一个知识的引导者,是一个道德的导向员,是一个让学生走向健康的“护理师”,作为教师,真应该按照书中217页讲的那样,做好自己,让生命因三尺讲台而精彩。
  参考文献
  [1]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

相关热词搜索:功夫 关键 学生 教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