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论教育学》中的养育教育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作者简介:王蕾(1989—),女,汉族,辽宁新民人,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2级教育基本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摘要:根据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的教育内容,本文对其中的养育教育进行了讨论,旨在阐述对幼儿养育教育的理解,培养幼儿在养育教育中的自由与道德。
  摘要:根据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的教育内容,本文对其中的养育教育进行了讨论,旨在阐述对幼儿养育教育的理解,培养幼儿在养育教育中的自由与道德。
  关键词:养育教育;幼儿;理性;自由;道德教化
  1养育教育的内涵
  康德在《论教育学》导论中提到:“人是唯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我们所理解的教育,指的是保育、规训(训诫)以及连同塑造在内的教导。”为了回应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康德把动物与人进行对比来研究人性,在康德眼中,人性首先包含动物性。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性。动物性的本能就是冲动,但人性中却含有“理性”的种子,如果说动物性是“恶”的冲动,那人性中必定含有“善”的种子。动物性受本能和恶的束缚,但人性却可以受到理性和善的指引。所以康德认为:“唯独人,才必须接受教育。”教育应该面向未来,不能拘泥于眼前的目的与利益对幼儿进行养育。康德认为那种把幼儿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人的观点是一种缺乏远见的观点。他认为养育教育应该归为保育、管束、塑造三个方面。
  康德指出,儿童在幼年时,需要父母进行精心的保育。幼儿从孕育到接受社会教育,几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父母对其身心健康进行保护,幼儿在其中会受到父母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保育是养育教育中最重要的一步,好的保育是教育的根基,是后续不断成长的基石。
  教育需要管束。所谓管束,可以总结为抑制幼儿的“动物性”。人从出生的那一天就具有冲动,但人的最终目的是“做人”,管束能防止动物性对抗人性,防止幼儿因为动物性的冲动而不能到达“做人”的终极目的。
  教育需要塑造。幼儿阶段是整个人生最敏感的时期,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阶段。在这期间幼儿就像一个雕塑品,需要我们在完成作品之前不断地塑造。在没有进行社会教育之前,我们要教会他们基本的生活技能、是非观念,使其明辨是非,让“善”和“理性”的种子在塑造的过程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2养育中的自由主义教育
  康德在其自然的教育中提倡婴儿最好进行母乳哺育、饮食清淡、衣着不可过暖……这和我们现在传统意义上的照顾有点背道而驰。但正是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保育,过多地让幼儿被一些非自然的因素束缚,损害了幼儿的健康。现在的父母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为幼儿提供一个尽可能舒适的环境,但这样过度舒适的环境会使幼儿安于现状,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有人经过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幼儿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将学会指责;生活在体罚的环境中,他将学会攻击;生活在赞扬的环境中,他将学会充满自信且勤奋好学;生活在诚实、有信的环境中,他会知道什么是平等。换言之,为幼儿提供一个能让其自由成长、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自由氛围,才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才有利于其和谐发展。
  3养育中的道德教化
  康德主张道德的完善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他提倡道德教育要确立三种品格:一是服从,听于理性。这种服从是建立在准则的基础之上,从人的自身出发来确立,以理性为标准的。幼儿起初服从的是法规,我们要让幼儿懂得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法则,如果过程中有触犯法规的行为,必须受到一定程度的惩罚。
  品格养成的第二个主要方面是诚实,这是品格形成的本质。诚实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又是一种公共义务,还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之根本。因此我们必须从幼儿初期就开始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
  要培养的第三个品格是合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社会领域明确指出应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成人、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与合作的态度。从小培养幼儿的合群性,能促进和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使其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
  这三种品格的形成过程都需要榜样的作用。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通过实验提出了观察学习的理论,即认为幼儿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幼儿从出生开始,基本上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家庭之中,从早到晚都接受着家长的榜样教育。
  参考文献:
  (德)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A·C·马卡连柯.家庭和儿童教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教育学 养育 教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