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共处”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 要: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终身学习和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思想,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四个学会以“学会共处”为基础和核心。文章分析了让学生懂得学会共处的原因,向学生介绍“学会共处”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学会共处”的作用。
关键词: “学会共处” 原因 方法 作用
1996年1月,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经典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一书中,提出了终身学习和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思想,即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而终身学习通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去实现。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先生主张,四个学会以“学会共处”为基础和核心,而另外三个学会可以说是“学会共处”的基本因素。由此可见,学会共处在这四种学习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教育学生“学会共处”应提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议事议程,并且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在教育学生“学会共处”方面作了大量探讨,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让学生明白“学会共处”的原因
要教育学生学会共处,教师就要让学生懂得学会共处的原因,即“知其所以然”。
1.时代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国际科技竞争激烈的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要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培养人们的合作精神,是国家和时代的需要。培养人们的合作能力也就是培养人们的共处能力,因为只有和睦共处才能友好合作。
2.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在发展,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悄然向知识经济转变,中国也进入了知识型的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离不开竞争,更离不开合作。社会越发展,对合作型人才的需求量就越大。
3.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个人要寻求自身发展,获得成功,必须先学会与人共处。著名教育学家拜尔茨斯说:只有放弃了“一切都由我来干”的想法,才能获得成功。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需要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如果他不会与他人和谐共处,有谁会支持和帮助他呢?个人想单枪匹马地干一番事业,是很难获得成功的。
二、向学生介绍学会共处的方法
要教育学生学会共处,就要教会学生学会共处的方法。我向他们介绍了以下几种可行的方法,以培养他们的共处能力。
1.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学会共处”的前提是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多元文化。例如:学习好的同学往往瞧不起成绩差的同学,城里的学生常常瞧不起乡下的学生,当地学生常常笑话外地学生口音难听等现象,都表明他们还不太会习惯尊重他人,这是缺乏博爱文明的表现。
我教育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要求学生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不要处处专挑别人的毛病,只有这样才能和谐共处。
2.淡化竞争,鼓励合作。
竞争,时时处处都存在。人类就是通过“物竞天择”的竞争生存的。中国进入市场经济后,“竞争”二字成了人们使用效率极高的词,似乎竞争能力成了一个人生存的决定性条件,这可能是一个误区。对学生来说,公平竞争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不择手段的不公平竞争往往会两败俱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张淡化竞争,鼓励合作。在今日世界,谁敢说“我可以一人打天下,万事不求人”?冷静想想会悟出一个道理:越是现代社会,越是分工细微的社会,真正有本领的人越是善于与人和谐共处,善于合作。
我教育学生淡化竞争,和谐共处,加强合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他人首先认识自己,只有在这时候,他们才能真正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反应,真正做到“将心比心”。有些同学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出现共处困难的现象。我曾教过一个学生,学习在班级里是第一二名,非常聪明,但性格很古怪。他认为谁也不如他,瞧不起同学,就连老师也不放在眼里,有好几位任课老师都收到他夹在作业本里的指责信。结果同学都与他敬而远之,与老师关系也很糟。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恃才傲物,狂妄自大。这是一个反面例子。
4.减少嫉妒心,克服自卑心。
嫉妒心几乎人人都有。轻微的嫉妒心能激励一个人奋发努力,力争赶上被嫉妒者。但嫉妒心理太强,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具有太强嫉妒心的人往往很难与他人共处,教育学生要减少嫉妒心。
自卑就是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是一种消极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自卑者往往不愿意甚至不敢与人交往,怕别人笑话自己。自卑成为与人共处的一大心理障碍,必须尽量克服。我在教学中,用名人、伟人克服自卑心理而获得成功的事迹来激励那些自卑的学生,帮助他们克服这种影响交往的心理障碍。
5.学会宽容和忍让。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由于在家里太娇惯,缺少容忍和谦让的品质。有些同桌在桌子上画上“三八”线,谁也不准越雷池一步,否则将大动干戈。
教育学生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多替别人想一想。别人有错误时,应该容忍并允许别人改正错误。在利益面前,应该谦让,这样才能更好地相处。
三、让学生认识并学会共处的作用
教育学生学会共处,更要让学生认识学会共处有以下很多好处,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会共处的积极性。
1.有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的关系,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人的心理和人格是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的互相交往中发展起来的。
2.有利于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获得交往能力。
作为未来的社会成员,学生必须学会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学会与同伴密切交往,真诚相待。并设法把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达到与别人沟通的目的,从而使语言、思维和社会能力得到培养。
3.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由于学生间原有的认识特点、经验水平的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学生个体能从那些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受到启迪,从而激活创造性思维。
4.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助合作,共同提高。
在和同学的相互交往中,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并得到从成人那里得不到的一些信息,逐渐培养沟通、理解和合作的技巧,从而实现共同提高。
英国著名学者柯林·斯说:“人类变成了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并不是由于他们的竞争力,而是由于他们合作的才能。”总之,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应成为现代每个人的准则。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