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闻从业者素质的教育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日新月异。互联网及手机等各类电子产品的不断进步,更是为提高整个社会的开放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新闻媒体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们稍作留意,就会发现新闻从业者群体中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个别新闻从业者素质有待提升。
  
  新闻从业者素质有待提高
  
  业务能力急需提高。有些记者的报道连基本的新闻事实都描述不全。以2009年9月1日河南某报的一篇名为《想淘服装玩具不妨去展会上转转》的新闻来说,在近400字的篇幅中,介绍了参展企业的数量和政府的功绩,但是读者最关心的展会举办地点却没有写出来,以至于有的读者还要向报社打电话询问展会的举办地点。
  职业道德有待加强。违反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的现象在个别新闻从业者身上屡见不鲜。从假新闻、低俗新闻、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看来,新闻伦理道德的底线屡屡被突破,新闻道德规范变成了仅有动听口号的空文。这些失范行为影响极坏,长此以往,新闻媒体将会丧失宝贵的公信力。
  法治观念有待提高。前一段时间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央视女记者被捕”一事,给广大新闻从业者敲响了警钟。个别新闻从业者缺乏法治意识,不是利用媒体去改善民生、促进社会进步,而是为了个人或者团体私利滥用权利,公然践踏社会的法律和法规。
  专业知识缺乏。新闻工作者由于专业知识缺乏,往往在工作中造成被动局面,2007年纷扰一时的“茶水发炎”事件,应该说记者是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策划了这一报道,但是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最后这一报道并没有起到预想的结果,反而给记者和媒体带来了诸多纷扰。这是一起典型的由于专业知识缺乏造成的不良事件。在网上用“记者、外行”这样的关键词搜索一下,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的网页和案例,这些事例充分表明,我们的新闻从业者需要进一步加强新闻专业之外的知识积累。
  
  借鉴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经验
  
  新闻从业者中这些现象的出现,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在这里,笔者想从源头——当前的新闻传播教育做一简单探讨。我国当前的新闻传播教育,早已经受到社会的诟病。饱受指责的有这样几个方面: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师资力量薄弱,新闻人才培养缺乏保障;资金匮乏,设备落后;职业道德教育缺位等。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比较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些模式,以期对我国当前的新闻传播教育有所启发。
  1.美国新闻传播教育模式
  在大学教育阶段,美国的新闻人才的培养是比较全面和规范的。美国大学新闻传播教育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以实务训练为本位,注重实际业务技能的培养。新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基础业务课程比较充实。(2)以社会科学为依托,重视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新闻专业一般开设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舆论学、传播学、法律、历史、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课程。虽然许多新闻院所的应用性实务课程和社会科学课程的设置比例存在较大差异,但社会科学的必修学分约占总学分的50%或者更强。(3)以人文主义为目的。大学新闻系更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均设置以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培养未来记者的新闻自律意识和职业规范,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新闻正义感,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扮演舆论监督和道德仲裁人的社会角色。
  未来社会,记者在信息选择、加工、传播过程中的难度将加大,包括难以进行高质量的报道、难以适应更高的时效性与更长的新闻周期等。因此,未来的新闻记者必须做好准备,去报道更复杂的选题,掌握更新的技术。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在这方面对未来记者加大力度予以培养。新闻院校传授给未来记者的业务技巧方面更加注重以下要点:(1)强调从事新闻业的基本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和强烈的道德观念。(2)帮助未来记者形成各种专门技术,从而提高他们对医学、经济学等复杂领域的报道能力,并帮助他们掌握关于社会、语言、宗教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文化的第一手资讯。(3)将最优秀的作家、最富好奇心的社会观察人士和最善于分析的思想家引入新闻业。①
  2.英国新闻传播教育模式
  传统的英国新闻教育倾向于在职训练,是一种“学徒式”的报馆新闻训练,主张学习新闻的最好途径是实践报人的职能训练胜过课堂教学。现在英国设立新闻专业的大学逐渐增多,高校新闻教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即使这样,与其他国家相比,新闻院校的数量还是较少。但是,由国家和新闻界主导的在职教育训练却非常充实,设有全国新闻记者训练协会、伦敦印刷学院、汤姆森基金会、BBC海外训练项目等。全国新闻记者训练协会由新闻团体22家报社和教育部代表组成,训练内容分为两种,其一是以媒介信任为对象的初级训练;其二是以成熟记者为对象的高级训练或者叫做再提高训练。基本做法也分两种:一种是本着学徒制的精神,让新人与报社的熟练记者建立密切的私人关系,以老带新;另一种是承认理论知识的必要性,派现职记者编辑到大学进修有关的理论课程。总体看,由于在职教育比较充实,又有制度保障,英国的新闻人才培养教育的质量不逊于美国。
  3.德国新闻传播教育模式
  德国模式与英国模式存在许多相似的地方,以在职训练或岗位培训为特点。传媒从业者只有经过教育资格培训和记者技能培训才能顺利进入媒体。德国大多数媒体喜欢聘用获得大学学位的人,最受欢迎的学科有法学、生物学和商业管理,其次为人文科学,新闻学往往被排在最后。媒介负责人一致认为,这些学位课程不能取代专业训练,而专业训练至少要安排18个月。媒体人绝大多数不是毕业于新闻专业,而是毕业于文学、经济、法律或自然科学,他们必须经过新闻技能的培训,否则,便不能胜任媒体复杂的工作。
  进入德国新闻界的途径一般有四个:(1)高中毕业后作为自由人员或实习人员接受职业培训。在德国,这些培训生被称为新闻预备生,约占15%,并有减少趋势。(2)高中毕业后进入新闻专科院校,后攻读为新闻界求职者开设的各种专业训练和教育课程,约占10%。(3)高中毕业后考上大学,获得某种学位并接受短期的专门训练,约占50%,并有增加趋势。(4)高中毕业后,考入大学新闻专业或写作、媒介科学专业,其后从事新闻记者职业,约占15%~20%,有增加趋势。②
  
  改进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要方法
  
  借鉴西方的新闻传播教育,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改进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从而根本上提升新闻从业者的整体素质。
  1.更新新闻传播教育理念
  首先,要拓宽新闻教育的范围,实现多元化培养新闻人才的途径。传统的新闻教育认为新闻教育仅仅是高校院系的新闻专业教育,是一次性的大学教育。新的教育理念要求突破对受教育者的时间、空间和专业等限制,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接受新闻教育;新闻教育既是院校的新闻教育,又可以是高等职业教育与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也可以是私立大学、民办大学、跨国大学等多种途径和形式的新闻教育。新闻教育办学模式要变化,要从政府办学的单一化转向社会办学的多元化。
  其次,变半封闭式的新闻教育为全方位开放式的教育。注重新闻院系与新闻单位、社会、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和引用社会的优势资源来共建教育。新闻大学可以与新闻单位联合办学,教师可带学生到新闻单位学习实践,新闻单位也可以派资深主管和记者编辑兼职讲学,传授新闻界的最新动态和实践经验。新闻大学还可与新闻单位合作搞科研,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开阔视野,联系实际,总结和研究新闻界的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利用相关学科知识进行交叉型的科学研究,为我国新闻事业面向世界和未来提供前瞻性的指导。此外,新闻大学可积极广泛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交流形式多种多样:(1)互派访问学者与留学生,促进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和双语教学,有利于与世界接轨。(2)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参与重点项目联合攻关,不断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3)引进国外智力与人才,发展国际交流活动。(4)接受国外大学来我国办学,也可将我国新闻大学办向国外,或设置分校等。
  2.调整新闻传播教育内容
  目前,我国的新闻教育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专业设置相当不合理,目前的专业设置格局必须调整。二是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体系不规范、不科学。三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理念、专业精神缺失,政治统治、金钱奴役色彩严重。
  改革教育内容,首先应当从专业主干课程的调整入手:(1)调整新闻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课程内容。新闻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课程,要努力地回答我国新闻传播实践所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回答当今和未来新闻传媒发展中所必须回答的一系列新的问题。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2)调整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内容。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要探索新闻采访、写作的规律,科学地、理性地借鉴西方记者新闻采访、写作中的成功经验,加强个案分析研究。(3)调整中国新闻事业史和外国新闻事业史课程内容。我们应当借鉴日本注重历史和理论的教育模式,尽力使中国新闻事业史和外国新闻事业史课程能够联系新闻事业的现实状况,阐述历史上值得研究的新闻现象。(4)开设系列选修课,鼓励新闻专业的学生跨专业选课。由学生自己安排个人的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来设计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既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培养,又有利于因材施教。
  3.鼓励新闻传媒对新闻人才继续教育
  从严格意义上说,新闻人才并不单单是由学校培养的,而应当是由学校和新闻传媒以及社会共同培养的。在这方面,媒体在新闻人才教育上应做两方面的延伸:其一,向前延伸,应高等学校新闻院系之邀,遴选、派出资深记者编辑参与新闻实务和理论的教学;其二,向后延伸,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媒介激烈竞争情况下,继续教育员工是传媒生存的需要。对员工继续教育,既可以安排到国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进修访学,也可以安排在本单位进行。
  
  注释:
  ①大卫·卡拉特尔:《美国新闻人才培养的趋势》[J],《新闻界》,2005年第5期
  ②吕凌:《德国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J],2003年第10期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驻河南记者站副站长)

相关热词搜索:业者 教育学 反思 素质 提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