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体育基础课程内容设计的心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课程论主要参考和运用的是学习心理学。人们在将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说明和论证课程时,较多地是考虑不同心理学派别所提倡的学习理论是否合理,按照特定的学习理论来设计和决定课程的目标、形态和结构等等。而选择什么样的学习理论作为心理学的依据和基础,也就直接地导致不同课程流派的形成。直到今天,国内外相当多的课程理论著作,主要还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诊释心理学与课程论的关系。但是,上述情况在最近几十年内发生了非常重要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发展心理学的崛起和成熟,以及它作为教学论和课程论的理论基础进入教育领域。
在发展心理学中,对于儿童认识的研究最为著名、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最为杰出的学者是皮亚杰,在他与布鲁纳的共同努力下,不仅科学、完整地揭示出儿童认识的阶段性及其各个阶段的独特之处,而且令人信服地提出并系统地说明了关于儿童的理智结构、道德结构和心理结构的独特性。他们对于儿童认识不同阶段的划分,及其各个阶段独特性的具体观点,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是不同阶段的儿童是以不同于成人的方式进行学习和认识的这一思想,却得到人们普遍的承认和重视。
秉承着发展心理学将关注的目光从学习者之外的因素转向学生本身的精神,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在发展心理学重视学生个体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表现出了对学生的需要、个性、情感、认知的全方位的关注,正如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协会的第一任主席巴金托所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目标“是要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的描述”,而无论是学习心理学还是发展心理学,作为课程论的理论基础,它们的主要的落脚点还是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上,将认识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或者作为课程的对立物看待,也就是比较孤立地讨论课程问题,即使涉及到学生的兴趣、感情等等,也往往是作为外在的条件,而不是课程的内在成分。人本主义心理学虽然认为自我根植于先天的潜能之中,但更强调自我主要是在后天的环境和经历中形成的,自我实现则更是需要依赖积极、安全的心理氛围和环境,教育能否促进受教育者的自我实现,取决于能否提供这样的氛围和环境,教育的目标务必是培养对事物的变化开放的、灵活的和适应的人,学会怎样学习并且能不断学习的人。在以上对教育功能的基本理解的基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将学习分为了两种:无意义联系的学习和有意义的经验学习,反对无感情个性、无自我参与的无意义学习,倡导融自我的个性、态度、行为、认知于一体的有意义学习。很显然,从这样的教育目标出发,按照有意义学习的要求,受教育者的情感、需要、个性、体验以及课程内容、结构上的个性化、情感化都将是课程和课程论必须考虑的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使得过去进步主义教育的主张重新复活,但由于获得了心理学基础,这些主张更为有力更为深刻了。
一、体育心理课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展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精髓在于,把儿童学习者视为一个在心理、精神的本质上不同于成人的独立、完全的有机体,学校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整体:认知、需要、情感、个性、态度,等等。皮亚杰批评传统教育将儿童的心理结构等同于成人,认为儿童具有区别于成人的心理结构,认为儿童的理智结构和道德结构和我们并不一样;传统学校把工作强加在学生身上:学校“促使他工作”。……但是在这个旧体系的逻辑中,学生的理智活动与道德活动始终是受外界支配的,因为这种活动和教师继续实施的限制是不可分的,即使这种限制始终是学生觉察不到的或者是按照他自己的自由意志接受的。反之,新学校则借助于真正的活动,借助于个人的需要与兴趣为基础的自发活动。心理学理论对教育和课程理论的最重要意义就在于:要在根本上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不是在从事着无意义的联系学习,而是在进行一种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二、体育心理课程有利于突出心理教育功能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在关心自身躯体健康的同时,逐渐认识到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周围的生存环境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也开始超出了纯生物学的范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的完美状态。”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十分清楚地把健康作为一个身体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适应方面等指标相统一的现代健康观念呈现给人类。这一权威的定义,从根本上摆脱了单纯生物健康观的束缚,确定了生物、心理、社会相结合的三维健康观。三维健康观的确定,在深刻揭示了健康的内涵的同时,也丰富、拓展了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育教育不仅要增强身体的健康,也要促进心理的健康。
随着科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与人之间感情的隔阂在加深,各种心理疾病在加剧。这样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也直接影响到了青少年一代的成长。体育之于心理健康的特殊价值,从理论上来看,是源自于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知、情、意、行高度合一的特性。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是人们的身体、心理、情感和意志力全部投入的结果,而不仅仅是身体的活动,正因为这样,体育就具有了其他文化学科所不具备的锤炼人的心理、情感和毅力的特殊功能。
三、体育心理学课程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发展心理学在理论上的发展之一就在于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所探讨的应该是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不是把人的各个从属方面(如认知过程、行为表现、情绪、个性、需要等)割裂开来进行单独的分析,每个学生所具有的独立的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在他的认知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到课程教育,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不同的学生所具有的先天秉赋和发展的潜质是不同的,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应该建立在发现并尊重其潜质的基础之上,并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要求相统一。所有同龄儿童必须在狭隘的范围内接受同样的教育是不公平的,必须重视儿童在文化背景、能力、兴趣和身体状况方面的差异。要鼓励学生有差异的发展,这种有差异的发展构成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一种基于儿童个性差异之上的教育观对我们的体育课程内容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娱乐是人的天性。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娱乐也应该是伴随着学生的认知过程中的一种感情体验,因为学习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认知活动,“学习的行为包括情感、感情和依赖动作的技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来增加学生学习中的娱乐性,就成为了课程研制者所面临的又一个课题。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其意义不仅在于将快乐作为一种诱发学生学习的手段和工具,使学生能够顺利地掌握新的知识,从根本上说,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本身就是目的,其实质是对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主体性的尊重。只有使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各种运动所具有的独特的快乐感和喜悦感,体验到经过艰苦努力而取得成功和进步后的积极情感,进而激发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动机,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效率。国外的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快乐的情绪是个体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
然而,我国传统的体育课程在内容的安排上是比较忽视学生的感受和情感体验的。由于竞技体育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传统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程式化、成人化、竞技化现象突出,体育教师主要关心的仍然是如何有效地进行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往往从运动训练学的原理出发,将不同年级的体育课程内容看成是一种直线性的简单延续,至于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是否喜欢,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却很少关心。就我国的现有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而言,为了加强体育运动的娱乐性,应该适当地降低体育课程内容的难度。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体育课程的内容一直比较偏重竞技化,强调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视的是给学生灌输整套的技战术内容,我们希望所有学生能够掌握所有的运动项目内容,我们期望将所有的学生最好都培养成“运动全才”。在这样一种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就势必导致体育课程内容偏难,从而影响到了对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的激发,在根本上限制了体育娱乐性的发挥。
总之,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要从理论上对体育课程内容设计进行更深刻的把握,我们就有必要对体育课程的概念有一清晰的认识,因此,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整体研究,既是提升该领域研究水平的需要,同时,也是切合体育教学实际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关燕云)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