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若干问题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以及信念转化为行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者相结合不仅要注意遵循系统协调、影响一致、综合培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基本要求,还要注意解决内在动力、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等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2X(2006) 06-0008-07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字面上看,似乎是一件简单明了又不言而喻的事。它可以理解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强调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外延扩展和内涵深化,也可以理解为是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一种具体表征。然而,要真正说清楚两者相结合的问题,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过程。本文试图就两者为什么要结合、怎样结合以及两者结合过程中需要处理的若干关系等问题作一些初浅的探索。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是对大学生开设若干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程教学的主要特征是一种灌输式的、理论知识的传导。而大学生接受理论知识(这里主要指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意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包含着识记理论知识、接受理论知识、确立信念、支配行为、形成行为习惯和个人品德等诸多环节,也是大学生将社会外部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又将自己的意识外化为个人行为的过程。在这种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社会实践作为这些转化的推动力和“催化剂”,又需要一定的人生经验为依托。
  恩格斯曾经告诫在美国帮助搞工人运动的德国人士要防止宗派倾向,不能自以为掌握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可以向美国工人“硬灌输”这些理论。他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愈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美国人,而愈多由他们通过自身的经验(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去检验它,它就愈会深入他们的心坎。”[1]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也曾指出,在人们的知识、信念和行为之间有一个必须用参加一定种类活动的经验来填补的“网眼”。从他们的思想中,我们可以发掘如下的思考点:第一,要重视经验的作用。尽管我们经常提起防止经验主义问题,但并不排斥经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第二,人们的经验不是天生的,除了一部分前人经验通过教育或其他社会传递方式传授外,相当一部分经验特别是“自己的经验”必须从社会实践中来。尽管前人的经验也是前人社会实践的产物,而“自己的经验”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但从书本上学得的前人经验与通过自己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的作用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社会实践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获得亲身经历及其体验。我们不仅仅需要“一定种类活动”,更需要通过这类活动产生相应的“自己的经验”。这种经验将成为大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稀释剂”和接受理论知识的选择工具。第三,要注意社会实践与产生正确经验两者的关系。由于在大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确立信念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中介与过渡环节,因此大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必需的。但是值得指出的是,由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样,具有不同主观预期和实践目的的人们,即便参加了同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经验。于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社会实践功效的重要内在因素。所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是主导者根据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并经过主导者一定的价值判断和导向选择的产物,而不是单单由实践者自己随机、自发地行为碰撞的结果。舍此而言,主导者所期望的实践意义或中介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在以上思路的基础上,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下的问题:这种“一定种类的活动”及其“自己的经验”在整个内化(亦即外部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个体的意识、动机与信念等)与外化(亦即一定的动机、信念转化为行为)过程中究竟有什么作用?
  可以认为,大学生识记理论知识有其优势,他们体力和脑力充沛,记忆力强,有博闻强记的能力。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学生的这种能力没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未能提升到充分接受理论的程度。换言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出现了一些教师照本宣科和学生机械背诵理论词句的倾向,使得理论教育不少内容仅仅停留在识记水平。但接受理论知识与识记理论知识不是一回事,识记理论仅仅是一种记忆和背诵,而接受理论知识是对一定理论知识的选择与认同。在这种“选择与认同”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原有经验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广义而言,经验有许多表现形式,如知识、社会传统和个人经验(未总结过的经验——感性认识、总结过的经验——理性认识)等。就一定意义而言,知识是总结前人经验的产物,而社会传统就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因此,所谓知识传递也就是对前人经验的传递。在这种知识传递过程中,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知识一般容易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而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的大量知识却会受到人们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重新考量、鉴别和选择。特别是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条件下,人文学科尤其是社会科学的知识的半衰期也缩短了。对以往的知识是否接受并转化为信念,很大程度上会受着人们运用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新经验进行鉴别这一因素的影响。因为原有的知识与人们的新经验之间纵然有共性的因素,但它们毕竟是不同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这种历时性特征使得人们会经常面临老知识解释不了新情况的问题,这些问题加剧了人们对新问题进行研究、产生新经验、总结新理论的需求和迫切愿望。在这种条件下,人们接受知识的时候,通常会考量它是否与自己的经验相“对位”,如果两者完全“对位”,人们会愉快接受这种知识;如果两者完全不“对位”,人们就会拒斥这种知识或社会传统,除非人们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经验是片面的,从而对这些知识或社会传统采取将信将疑的态度。
  一旦大学生接受了一些理论知识并试图将其转化为个人信念时,也会出现经验的作用问题。一般而言,从个人经验(这里作名词解)到信念,往往存在着经验(这里作动词解,表明经历并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体验和体认等诸多作用机制。个人经验一般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直接学习知识或他人经验,二是个人亲身经历活动而产生感性认识。体验与经验有联系又有区别,体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对他人经验与自身直接实践成果的一种反思性心理过程,尤其是对通过学习得来的知识和他人经验,如果不能通过个人的社会实践获取亲身体会,它们就只能属于个体外部的知识,而较难内化为个体的意识。而体认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体验的某种选择性结果,并且是对这种结果的一种高度认同和确信。个体只有充分相信某种知识或经验,才有可能将它们内化为信念。
  而从信念到行为的转化也同样存在着经验—体验—体认的作用过程。这就是说,社会实践有助于形成个人经验,在此基础上,个人经验又成为理解、评价、鉴别和选择外部知识与他人经验的“工具”,同时又是形成体验和体认的基础。换言之,没有社会实践,个体就难以形成体验和体认,也就较难形成信念。
  进一步说,信念的表现是十分丰富的,大到政治信念和社会信念,小至生活信念或职业信念等。信念的重要性决定了培养大学生坚定信念的必要性。从信念的一般特征和作用看,它是知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是个体将外部知识内化为个人意识的一种表现,它具体表现为一种对个人理想或奋斗目标的高度确信和执著坚持,它是形成或改变人的态度、价值定向的基础。信念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之上,但知识并不一定会形成人的信念,而且不能简单认为只有科学知识才能形成人们的坚定信念。在经验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错误知识甚至伪知识也会导致人们形成坚定的信念。这里存在着这些不同知识的内涵、表现方式与人们的主观需求、接受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等一系列复杂问题,也存在着经验对这些知识的比较和甄别作用的影响。这就关系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究竟有助于他们形成怎么样的个人经验。尽管以上分析了两个过程中的“经验—体验—体认”的作用机制,但我们并不能将这种机制作完全理想化的理解。也就是说,以上作用机制都具有两极性,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在接触到大量积极的、富有生气并且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接触到一些社会消极因素或阴暗面,从而形成良莠交杂的个人经验,这种个人经验的两重性尽管是促成学生成熟的社会必要条件之一,但也会对学生思想和道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在体验—体认环节中,可能会出现更复杂的情况:第一,正确的知识或他人经验引起个人的消极体验,而这种消极体验又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得到个人的高度体认,即通过一定的社会环节加以确认和高度确信。第二,错误的他人经验引起了个人的积极响应并产生体认,但由于外部舆论环境的强力制约,个体会暂时将这些体认状况“蛰伏”起来,从而使他人产生太平无事的错觉。这方面的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关热词搜索:政治理论 相结合 社会实践 若干问题 思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