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语文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suy/jsuy201707/jsuy20170706-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suy/jsuy201707/jsuy20170706-2-l.jpg
  【摘要】当前语文教学存在“教课文”与“空心课”的现象。要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避免出现“空心课”,语文教师需提高课程意识,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为此,需要厘清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等概念清晰定位语文课程内容,并基于课文的五种类型确定语文课程内容。把课文当“定篇”,要教经典蕴涵;把课文当“例文”,要教读写知识;把课文当“样本”,要教读写方法;把课文当“用件”,要教所触发的内容;把课文当“引子”,要教选文与全文链接点。
  【关键词】选文类型;课程内容;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5-0007-04
  【作者简介】李冲锋,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201204)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语文教师研究会常务理事。
  吕叔湘先生曾对语文教学效果差作过严厉批评,然而几十年过去了,语文教学的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个中原因当然十分复杂,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薄弱,未能站在课程的高度来理解语文、教学语文。因此,教师有必要提高语文课程意识,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语文。
  一、站在课程高度教语文问题的提出
  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课文”和“空心课”这两种现象。
  1.语文教学的“教课文”现象。
  教课文,是指语文教材上有什么课文就教什么课文,课文教完了教学也就结束了。教师在教课文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课文本身。
  首先要说明的是,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是可以这么教的,这部分课文就是王荣生教授所谓的“定篇”,即历史上素有定评的经典名篇及其权威解释。但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课文是不能这么教的。问题是,现在部分教师几乎把每篇课文都以“定篇”的方式来处理,这就形成了清一色的“教课文”现象。
  “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教语文,而非教课文”,这是语文教育界的重要认识。可是,现在很多人还分不清“教语文”与“教课文”的关系。有人以为,“教课文”就是在“教语文”。如前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一种情况下“教课文”即“教语文”,那就是当课文为“定篇”时。除此之外皆非如此。
  叶圣陶先生说:“讲课方法宜视具体文篇,学生情况,分别定出,不能一律。”[1]这是就讲课方法而言的,那时也还没有“定篇”等概念,但“视具体文篇”的思想却值得我们关注。
  叶圣陶先生还说:“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2]把语文教材看作“例子”是叶圣陶先生的重要发明。“例子”相当于数学课程中的“例题”,例题背后的公式、定理等才是课程内容。那么作为“例子”的课文要“例说”什么呢?它所要“例”的东西才是语文课程的内容。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教师只知道教课文,而不思考通过课文要教的课程内容是什么。要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3]的转变,必须要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来理解语文教育。
  2.语文教学的“空心课”现象。
  “空心课”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教本学科课程内容的课。教学中,教师会组织学生活动,朗读、默读、勾画、讨论等,课堂活动很丰富,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学完某篇课文后,也很高兴,甚至感到学到了一些东西。但问题是,学生在语文课上应该学到的是“语文”的内容,这堂课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在哪里?很多课看上去热热闹闹,活动不少,其实所教并非语文课程内容。例如,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思想课、文化课等。这种不教“语文”的课,我称之为“空心课”。“空心课”是语文教学“非语文化”、语文课程“空心化”的典型表现。
  在“空心课”上,教师以为自己教了,其实并没有教,至少没有教“语文”的内容。“空心课”显然是不专业的课。虽然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也能够学习到一点课程的内容,但那更多的是一种隐性学习,而缺乏明确的课程学习意识,缺乏明确的课程学习结果。当一门课程主要靠学生用“悟”的方式去学习时,那么教学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空心课”与上文提到的“教课文”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教课文”的问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不该当作“定篇”教的课文当“定篇”教了,第二种是教了课文没有教语文。第一种情况,虽然定位有偏差,但是毕竟还是教了些语文内容的;第二种情况就属于“空心课”了。
  出现“空心课”现象的原因,与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理解不到位有关,与教师不清楚课文背后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有关。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要培养教师具备清晰的语文课程意识,使教师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来教语文。
  二、在课程系统中清晰定位语文课程内容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语文,其关键是明确语文课程目标、把握语文课程内容,只有在此基础上展开语文教学。为此,教师需要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把握语文课程内容在课程系统中的定位。语文教育研究界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作出了解释,并对其相互关系作出了明确的解析。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面对“是什么”的问题。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国家期望学生具备的学科素养“是什么”?语文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两方面。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面对“教什么”的问题。为了有效地达成语文课程目标所设定的学科素养目标,语文课“应该教什么”?
  3.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面对“用什么去教”的问题。为了使广大学生较好地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语文课“用什么去教”?语文课堂该如何呈现?

相关热词搜索:站在 语文 语文课程 高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