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勒的课程理论角度看《学记》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本文主要是用文献法和对比法,从泰勒课程理论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角度,对《学记》中蕴含的课程理论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学记》和泰勒的课程理论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
关键词:泰勒理论;课程;学记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18-02
泰勒是课程论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课程理论总结在他的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归结为四个最基本的内容:学校应努力达到什么教育目标?——课程目标确定的问题;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教育目标?——课程内容的问题;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课程实施的问题;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课程评价的问题。而《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最系统的论述教育教学理论的论文。它只有短短的一千二百多字,但是包含了丰富的课程方面的内容。本文试着从泰勒原理的四个问题来阐述《学记》中蕴含的课程思想。
一、《学记》中课程目标的确定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第一个问题就提到课程目标的来源问题。他认为课程目标的确定来自五个方面:学生的需求即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社会生活的需求即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学科发展的需求即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利用哲学选择目标,利用学习心理学选择目标,这已经成为课程论研究工作者的共识。他还规定了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提出“真正的教育目标要使学生行为方式发生重大意义的变化”,“陈述教育目标的目的是要指明期望学生产生的各种变化”等。我们看《学记》中关于课程目标的确定,是受到当时特殊社会时期对教育目的需求的影响的。战国时期,新的封建所有制刚刚建立,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转变时期。在那个时期,关于教育作用的问题成为教育领域争论的中心问题之一。当时的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对教育作用的争论最为激烈。当时,道家主张取消文化教育,相反,儒家和墨家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在《学记》中体现的课程目标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当时的儒家要求培养的是“不器”的君子,达到能“化民成俗”、“建国君民”的社会目的。儒家提倡的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君子,因为只有君子才能治理好国家,管理好百姓。而要作为君子,就要做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即君子要广泛地学习一切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君子是好学的,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能“乐学”的。《学记》中,对培养君子这个最高目标,是由一个个小目标来完成的,从能“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到“博习亲师”、“论学取友”,再到“知类通达”。“离经辨志”,能给经书断句,才能正确地读懂经书内容,学到要学的知识,从一开始就要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志向,从小立志,方知人生方向。“敬业乐群”,热爱学业、乐学,而不是学的痛苦,这样才会一生“好学”,而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学会人际交往,才能有好的从业和从政的人文环境。“博习亲师”,能广泛的学习,而不是只学一种技艺,才能达到“不器”的君子境界,能亲敬自己的老师,懂得尊敬师长,有礼仪,这样的人是不会犯上作乱的。“论学取友”,和别人探讨学问,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一个人选择的朋友,就能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要学会结交良友。“知类通达”,对所学的知识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从《学记》中在对学生的这些阶段性培养目标的达成中,学生的言行都在慢慢的改变,“君子”也最终炼成了。也只有这样的君子,才能达到“化民易俗,近者说(通”悦“)服而远者怀之”的社会目的,以满足战国时期的特殊社会需要。
二、《学记》中包含的课程内容
“学校要提供怎样的学习经验才能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呢?泰勒认为有助于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所必备的四个特征是: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有助于获得信息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再看《学记》,对于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学记》中明确提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这里提到了大学的课程,有正式的要上的课程,也有课后要学习的课程,相当于现在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要能“安弦”、“安诗”、“安礼”、“兴其艺”,所以《诗》、《书》、《礼》、《乐》都是要学习的。通过对《诗》、《书》、《礼》、《乐》等的学习,学生达成“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知类通达”这些目标,获得知识技能、社会交往、学习兴趣、各类知识等学习经验,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不仅如此,政府对学校教育的重视,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尊师重道”的浓郁环境,还能让学生学到很多的学习经验。《学记》中提到:“大(太)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小)雅》肄三,官其始也”;“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每个学期开学的时候,为了显示出对学校教育的尊重,师生都要穿戴整齐;在《宵(小)雅》的演奏乐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就是为官的开始;上级来学校检查,也要占卦问卜,谨慎慎重,对学生的志向进行激励。因此,《学记》中不仅提到当时的学校教育能提供给学生《诗》、《书》、《礼》、《乐》等显性课程,还通过开学典礼、上级来视察等活动,让学生学习到非学术性的知识和礼仪,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意接受隐含于其中的经验,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隐性课程。
三、《学记》中课程的实施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泰勒提出组织学习经验时必须符合“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主要准则,而学习经验的组织结构,在最高层次上,结构要素由具体的科目、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未加分化的结构(类似杜威的活动课程)中的任何一种组成。中间层次上,各种可能的结构有:按顺序组织的学程;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的学程。最低的组织层次上,结构由小到大,即课、课题、单元。《学记》中对课程内容的实施,也是遵循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准则的。在学习经验组织结构的最高层次上的结构要素是由具体的科目《诗》、《书》、《礼》、《乐》等组成;在中间层次上,是以一学年为单位的学程,“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而在最低的组织层次上的结构,我们可以从《学记》中关于教学方法的原则中看出,它在课程的实施上,是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禁于未发”、“当其可”、“不陵节而施”、“相观而善”,能做到预防、及时、循序渐进、相互观摩。教学是达到课程目标的手段,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学记》中涉及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素质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甚至达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学记》中反映出对教师的素质有很严格的要求:“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要能掌握“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是要知道“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通晓学习者学习失败的四种原因。除此,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还要“使人继其志”,在教学语言上做到“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只有在这样的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才能“论学”即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相互探究,从而对所学内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学记》中的课程评价
泰勒将评价正式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中,因此其课程编制理论被称为目标模式。在泰勒看来,评价就是检查课程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的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泰勒认为,评价有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它寓意评价必须评估学生的行为,因为教育所追求的正是这些行为的变化。第二,它寓意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种以上的评估,因为要了解变化是否已经发生,必须先在早期做出一次评估,再在后期做出几次评估,从而才有可能确定所发生的变化。根据以上思想,他建立了完整的评价程序:确定评价目标、确定评价情境、设计评价手段、利用评价结果。反观《学记》中对课程的评价,主要反映在对学生行为的评估方面,通过考察学生的学业来完成。《学记》中记载,当时是“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两年考察一次学生的学业完成情况。第一年考察学生“离经辨志”,评估学生能否做到给经书正确断句以及树立何种志向;第三年考察学生“敬业乐群”,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与同学能否融洽相处的能力;第五年考察学生“博习亲师”,评估学生学习的广度,是否亲近、尊重教师;第七年考察学生“论学取友”,评估学生与同学讨论所学的学问,看他所交的朋友;这些都达到了就算是小有成就了。到第九年考察学生“知类通达”,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能做到活学活用才算是大有成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记》中对学生的评价,既有对“离经”、“博习”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又有“论学”、“知类通达”方面对知识的运用的评估;既有“辨志”、“敬业”方面的志向和学习态度的评估,又有“乐群”、“亲师”、“取友”的人际关系的评估。
总之,从泰勒的课程理论关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角度来看,《学记》中关于课程的理论虽然还不够成熟,也不够完善,但是,我们不能抹灭《学记》中丰富的课程论思想和内容,也不能不承认它对课程方面的阐述在二千多年前的世界教育史上是无人能及的。
参考文献:
[1]饶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2]Ralph W.Tyler.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儒家经典.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黄春霞,亳州师专教师,云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