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横向沟通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 要:本文从东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学历十技能”教育模式创新的个案出发,分析了转型期的高校成人教育为满足在职成人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而进行“学历+技能”教育模式创新的合理性,进而阐述了高校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培训横向沟通的现实意义,并对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培训横向沟通及其教育模式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校成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职业教育;沟通;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一、“现代远程学历+职业技能”教育模式的创新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是教育部67所从事网络学历教育的试点高校学院之一。该院与职业培训机构合作,采用“学历+技能”教育模式对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作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有益尝试。这种模式的基本做法如下: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三部分,共80个学分。其中,占总学分三分之二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由远程学院开课,职业技术课则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证书培训接轨,取得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可折算成学分并可置换职业技术课程的学分。 (见下图)近年来,采用该模式培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科层次)毕业生,既有一定的学术基础,又有较强的职业能力,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自我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升。所以该专业具有较好的社会需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现代远程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横向沟通的合理性分析
对高校成人教育来说,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横向沟通是一次新的尝试和跨越,前无先例可循,许多人心存疑虑,我们迫切需要对“学历+技能”教育模式的合理性加以探讨。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与目标定位
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指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要以在职成人为主要教育对象。21世纪初,一种新的适合在职成人学习的教育形式——现代远程教育兴起,教育部2002年8月1日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高校网络教育要以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为主,为在职人员更新知识、增强技能、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提供良好服务。
成人学生是以求职、职业知识更新、能力提升为主要学习目的,根据我国工业化时代成人的职业需求以及在职成人学习需求特点,21世纪以来职业导向开始成为整个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成人高等教育逐渐由学历导向型向职业导向型转变。处于转型期的成人高等教育,也适时调整了办学定位,并以为社会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东南大学远程教育(专科)的培养目标便为:培养能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具有基本的分析、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后主要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
(二)职业带理论与成人高等教育的适教对象
国际上公认的人才结构理论“职业带”理论很好地表述了在科技进步与生产技术发展背景下,工业职业领域人才的分类以及对不同类型人才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因此, “职业带”理论是确定相关教育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该理论将工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划分为技术工人(C类人才)、技术员(T类人才)和工程师(E类人才),这三类人才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各有侧重,技术工人侧重操作技能,工程师侧重理论知识,技术员则两方面均有一定要求。
20世纪下半期,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技术员发生了层次上的分化,出现了CT类人才和TE类人才。TE类人才类属T类人才,又与E类人才有部分交叉,因此TE类人才较一般的T类人才须具备更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可见,社会对TE类人才所需的素质结构主要分为两部分,需掌握充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需熟练地掌握基本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该类人才素质结构的特点是理论与操作均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工业职业领域对TE类人才的理论知识要求,与高校成人教育技术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相符合,由它承担TE类人才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专业技术的培养任务,可发挥其依附高校雄厚的学科师资条件和基础性突出的优势;而TE类的职业能力则可通过专业的职业教育培训学校或相应机构来承担。
(三)TE类人才素质的两元结构特征与“学历+技能”教育模式
社会对TE类人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并重,决定了对TE类人才的培养目标也要理论与实践并重。高校成人教育在培养TE类人才掌握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和用武之地,而职业教育培训学校在培养TE类人才掌握职业技能方面有其专业优势,两者紧密合作,可谓优势互补,通过“学历+技能”教育模式的创新,可有效地实施TE类人才培养目标,保证理论知识与技能两元目标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该模式也是对传统普教化高校成人教育模式的一次修正,它更加切合转型期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
三、高校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培训横向沟通的现实意义
“现代远程学历+职业技能”教育模式是高校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培训横向沟通的实现形式之一,各类教育的横向沟通,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为国家培养紧缺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开辟新途径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职业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逐渐加大,低技能就业岗位比重正在减少,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岗位比重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级技术应用人才,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术应用人才,是我国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学历+技能”是培养TE类人才的有效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创新,聚集了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等多种社会力量,开辟了国家紧缺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二)为转型期的成人高等教育提供教育模式借鉴
我们注意到以下一组数据:到2010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 “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职业所要求的技术含量逐渐加大,数千万的中高职毕业生中相当比例的从业人员仍需接受高等继续教育,他们需从C类人才到CT类人才、CT类人才到TE类人才的梯次过渡。高校成人教育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