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感悟
发布时间:2017-01-29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见义勇为感悟篇一:见义勇为之感想
见义勇为之感想
有人说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冷漠”“懦弱”成了当代人新代名词。越来越多的人在考虑现在当代人思想品德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在如今的社会中越来越迷失自己的方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前途的迷茫,让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不能摆脱的怪圈。总是在说生活没有前进的方向、总是在提如今的人怎么变了,但是当我看见这件震撼人心的见义勇为之后,我突然觉得我们的内心强大的力量从来没有消失过。我在扪心自问,如果是我遇见这种情况,我能不能像他们一样,为了更年轻的生命的重生而放弃自己,我心中涌起一阵热热的潮涌,我想我会的!生命的永恒之定格在那一个消失的瞬间了,我们的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生命在悄悄的埋没在那无边的江河之中却没有办法将他们挽留住,冰冷的江湖河水在慢慢的冰冷着他们的身体,凛冽的寒风吹的我们的眼眶潮湿而温暖。我们想让他们的生命得到永恒,至少,是在我们的心中。 生如夏花,短而绚烂。他们绽放的是生命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在碰触到时候都会不禁感慨于自身,同时在想自己的生与灭。这样的消亡,我用心,在狠狠纪念。
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是一次醉生梦死的享受?还是一生享用不完的财富?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在这反反复复的询问中,人们在一点一点的麻木着。但是他们的一切,再次让我们的心灵惊醒,让我们碰触着最深处的灵魂,我们需要这样的阳光来照射我们的心。荣辱观,价值观,这些在他们消逝消逝之后冠给他们的称号,而这些,都不足以表现他们的所想。我在猜测他们的一瞬间的想法,会是那“一
救成名”的荣和赞吗?当然不,在他们的心中,那一个紧迫的瞬间,他们的想法就是生命的珍贵,那两朵还未绽开的花的美丽。他们年轻的生命在我们的耳边悄悄的诉说着他们的无怨无悔,这样的生命让我们每一个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感到着自豪和骄傲。他们是新一代的楷模和英雄,在这个年代中是我们的永远缅怀的纪念。比起时下的明星,这样的在我们身边的英雄不是更值得我们去尊敬和崇拜吗?我们更应该延续他们的心愿和足迹,因为我相信,他们如果生命依旧,也一定会抱着为祖国和人民而奋斗终身的愿望和信念!我们的旅程从现在开始,一点也不晚,路在脚下,心已千里!
见义勇为感悟篇二:见义勇为感想
见义勇为感想
青工段志红腿断仍救人的事迹,在4月里传遍了三湘四水,潇湘儿女无不为娄底青年的英勇壮举拍手赞叹,5月初,娄底双峰又出现了另一位英雄:凌茂华。
比起段志红断腿坚持救人的悲壮,凌茂华临危下水救人的事迹,同样显得那么豪气千云,用他自己的话说:“跳水救人是件危险的事,但为了救人,那些禁忌,我顾不上了。”
当生命系于千钧一发之时,我相信,每一个心怀良知的人都会选择施以援手,从这一方面看,段志红、凌茂华他们所做的,于情于理都显得是那么的普通——他们本是普通人,他们所选择的也是普通人的选择。
但英雄的诞生并不是偶然的,只要对段志红、凌茂华的事迹稍加留意,不难发现,英雄身上都有共同点,英雄行为的点滴积累。 段志红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多次见义勇为英勇救人,在被为传颂之前,他的许多事迹其实已经被他周围的人所熟知,同样,凌茂华的侠肝义胆在其乡里也是早已被人津津乐道。在他看来,此次救人不是是十分平常的一个举动,若不是媒体介入,恐怕连获救者也难以寻觅这个救完了人就悄悄赶的普通人。
32岁的段志红与36岁的凌茂华都是年富力强的青年一代,虽然年轻,他们身上流淌着的是梅山文化数千年的血液;虽然年轻,他们的行为代表着430万湘中儿女奋发积极、勇于承担的加速赶超新时期“娄
底精神”。
把见义勇为变成习惯,是凌茂华、段志红成为英雄的一个累积过程,也是“呷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湘军精神,作为湘军发源地的娄底,在新时期里最生动的人文表现。
冷水江工业学校财26班
李惠娟
见义勇为感悟篇三:见义勇为事迹体会
见义勇为英雄事迹体会
三台电大教师 吴向平
见义勇为出自《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其意义是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在当今见义勇为指公民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
见义勇为,就是那些在危难关头能够挺身而出的行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传统美德又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我觉得见义勇为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有效方法,是群防群治的一种表现形式。见义勇为者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献身精神,他们同违法犯罪分子和突发性灾害事故做斗争,是维护社会治安最突出的表现。目前社会治安平稳,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良好。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大好形势不和谐的因素也时有发生。为了创造一个和谐社会,这就要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 创造群众见义勇为的社会条件,树立浩然正气之风,共同投身于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
提倡见义勇为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公德的需要。有没有见义勇为精神是检验和衡量每个人社会公德的尺度。在长江大学,赵传宇“寒江救人”的故事至今仍然广为流传。2007年1月22日,76岁的张多平老人在长江边洗衣服时不慎滑入江中。正在江边散步的长江大学学生赵传宇听到呼救声从一百多米外跑来,来不及脱掉衣服、鞋子便纵身跃入江中,在刺骨湍急的江中迅速游到
老人身边,老人得救了。上岸后,别人询问他的名字,赵传宇笑而不答,裹着湿透的棉衣,从人群中悄然离去。
今天的英雄学子和他们的“前行者”赵传宇等站在了同一条江边,所以他们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每一个人,都会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中留下自己的印迹。其中有一些人,因其无私、无畏而成为时代的楷模和道德的标杆。穿越时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与长江大学英雄学子们同样勇敢的“前辈”们;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今天“长江人梯”的身影。他们,堪称时代精神的“塑造者”。
不少学生在人民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不怕牺牲,挺身而出的英雄壮举,感人至深,可歌可泣,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品德和崇高境界。他们是大学生群体的优秀代表,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英雄,是全国广大青年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这个英雄集体,向人们展现了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展现了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广阔胸怀,展现了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展现了不为名利、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这个英雄集体的撼人壮举,感动了国人,照亮了人心,温暖了社会。他们的英雄壮举,获救者不会忘记,老师同学们不会忘记,全社会都不会忘记。家长们将会以拥有这样英雄的孩子而骄傲,学校将会以拥有这样英雄的学生而自豪,社会也必将会因拥有这样的英雄青年而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进步。这些事迹使我陷入深深的感动中,使我透过历史,重新看到雷锋的身影、雷锋高尚的
灵魂”!
我们社会见义勇为事业之所以能蓬勃发展,其有体会三点。首先,见义勇为事业离不开各级党政的重视。各级党委、政府把倡导见义勇为行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作为促进全市经济跨越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好社会治安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经常专门研究指导见义勇为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慰问、表彰见义勇为人员,极大地鼓舞了见义勇为者的斗志,也极大地激励了更多的人民群众投身到见义勇为中来。其次,见义勇为事业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见义勇为事业是群众性很强的事业,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见义勇为就无从谈起。只要我们将见义勇为事业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宣传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弘扬见义勇为,参与见义勇为,见义勇为事业就会有所作为、有所发展。再次,见义勇为事业离不开社会各界的资助扶持。见义勇为感动了社会各界,不少单位积极支持关心、资助见义勇为事业,出钱出力,为促进发展见义勇为事业做出了贡献,正是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见义勇为事业才得以发展壮大,他们同样是中华民族见义勇为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弘扬者、参与者。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大力宣传、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见义勇为的事业发扬光大。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