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伤离别
发布时间:2017-01-28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人生自古伤离别篇一:古诗三首
一、导入学习,理解诗题。
1、师:在古代,交通不便,朋友一旦分别就难再见面。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你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一首李白的送别诗吗?生答《赠汪伦》。(在音乐声中吟诵《赠汪伦》)
2、师:自古重离别,记载流传下来的作品,可以说不可胜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它们,去感受其中美好的真情。让我们来看这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理解诗题:
①师:这个诗题用现在的话怎么说呢?(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关键字:“之”的意思是去、往;
②谁?(李白)介绍孟浩然《赠孟浩然》。
③题目为我们交代了送别的地点。介绍黄鹤楼(图片)
④再读诗题
二、通读古诗,理解诗意。
1.自由读,把诗歌读正确,多读几次,读出正确的节奏来。
2.指名初读课文,师生合作读。
3、自学诗句。
4、同桌交流。
5.全班交流。
【预设】
1、理解“西辞”。
因为黄鹤楼在西边,然后人在东边,孟浩然要离开黄鹤楼到广陵,西辞的意思就是离开黄鹤楼到广陵
“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其实诗句里面已经告诉我们了。
既然是之广陵,又说是下扬州,看样子这个广陵就是??
2、理解“烟花”。(理解烟花的古今异义。)
师:哦,离开了西边的黄鹤楼道别了。没错,此时的孟浩然就要沿长江自西向东顺流而下。所以诗中还说道烟花三月下扬州。说到烟花,我们现在在非常重要的日子里,还经常放,见过吗?
生:见过,那是烟花爆竹,这里是指“花太多,太繁茂了。”
师:我们从注释当中也看到了。花太多,太繁茂了。此时的长江两岸,那正是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百花盛开,春意盎然,使我们感到千里莺啼绿映红。(播放课件)
师:就在这烟花三月的美好季节,可是好友孟浩然却要离开诗人远去扬州,这怎么不令人惆怅呢?来,带着你的惆怅读一读这两句!
生读
师:烟花三月的美景,李白此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四、品读古诗,感悟情感。
(一)通过“孤帆远影碧空尽”体会离情
1、师:故人,老朋友走了,谁都会感到不舍。诗歌最美的在于它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现在大家再认真读读,看看诗的后两句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孤帆 碧空
长江
3、“孤帆”也就是——(孤单单的一条小船)
4、此时此刻,你的脑海里有没有产生什么疑问呢?(孩子们,古时的长江可以说是“千帆驶过”,可是在李白的眼中,却只有那一艘船,孤帆远影,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5、师:他的眼中,他的心中,只有——孟浩然(板书:目光送 )是啊,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有孟浩然。此时此刻,诗人看不到烟花三月美如画,看到的只有这——;看不到长江上来来往往的船,看到的只有那——,他的心都跟着——(板书:心相随 )
6、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孤帆”,从这个“孤“字,你读出了什么?
7、这小小的一个“孤”字,把诗人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再来读
(二)通过“唯见长江天际流”,理解深情。
1、师:那孤帆远影都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可李白却仍然久久地伫立着,伫立着,谁能读一读最后一句话?(指名读)
2、李白可能在想什么?(再也没有人与我??再也没有人??再也??) 师:从孤帆离开,由近到远李白在看,远到消失,李白在看,后来一直在看,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3、补充:李白与孟浩然分别后的第二年写的《江下行》。
4、指名读全诗
5、齐读全诗
(三)朗读指导
1、师:诗虽没有一个字直接写情,可我们在字里行间却分明看到了诗人的这颗心,感受到了这份情。自古离别多伤悲,“孤
帆远影碧空尽,”而不尽的却是这浓浓的离愁,李白吟诵到,女生读——师:人在千里外,情在送别中。这滚滚涌动的是诗人的情意,带着这深深的情意,李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对朋友之间的友情是多么感人啊!让我们再用情地读读诗歌吧!(配乐朗诵)
五、借助诗境,训练说写
引导: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往日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的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六、拓展,了解古人送别的方式
1、自古多情伤离别,送别时刻以诗相赠,寄以深深的情意,让我们走进送别诗,看看古人都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送别。
《送元二使安西》 《赠汪伦》 《折杨柳》(留与“柳”谐音“)
2、每首以什么样的方式送别。
3、积累:背诵抄写
4、总结:一首简短的古诗, 往往包含着诗人的深情厚谊。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
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再过十几天你们就要毕业了,就要离开母校,离开朝夕相伴六年的同学,分别在即,有何感想?(心情怎样?)
2.是啊,人生自古伤离别。提到分别,总会使人觉得伤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板书课题,齐读)
二、释诗题,解诗意。
1.从题目当中你知道了什么?
2.是谁送元二使安西呢?说说你对王维的了解。
3.再来读读诗的题目。(注意停顿)
4.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不仅要知道怎样学诗,更要知道怎样来自己学诗。怎样来自己学呢?
接下来,我就要考考大家会不会自己学诗。拿起书,自己读,读准,读通,读熟,边读边对照注释,理解了诗意,你会读得更出色。
5.怎么样,都学会了吗?谁来读一读?
他是在读诗,而且是用现代的方法在读诗(板书:读),古人可不是这样读的,看见过古人读诗吗?(生:摇头晃脑)不只是摇头晃脑,而是在吟诗(板书:吟),吟出了诗的韵味儿。想不想象古人那样来吟诗?那就请你听好了。
三、讲平仄,练吟诵。
1.古时候很多人写诗都会遵循一个规律——平仄规律,(板书:平仄)
2.什么是平,什么是仄呢?很简单,普通话里有四个声调,分别是第--
前两声称为平声,三四声称为仄声。举个例子比如“渭城”,“渭”是几声,哪个声调?“城”是几声,哪个声调?
怎么读呢?遇到平声,读的时候要把它的声音延长,那就叫做——平长,如果遇到仄声,读的时候要把它的声音——收短,那就叫做——仄短,为了区分容易,用“—”表示平声,用“︱”表示仄声。标上平仄,这首诗就成了这样,请看屏幕。(课件)
3.平长仄短的规律知道了,还要知道朗读的规律。读时要两个字一读,关键看第二个字,如果第二个字是平声,就把它的声音——延长,如果这个字是仄声,就——收短。
先来看“城”,平声还是仄声?把声音——
城——渭城——朝雨——第一句——整首诗
4指名读,齐读。
四、创情境,入意境。
1.有一首古琴曲叫《阳关三叠》,是唐代最流行的音乐之一,就是根据这诗谱曲而成,想不想听?闭上眼睛。(播放,范读。)
当你静静地聆听时,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
了什么,用语言描绘一下。
引导:雨后,呼吸,这里的空气——
这里的柳色——
这里的客舍——
能读出这么美的渭城吗?
2.可是,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清晨,一对好朋友就要分别了。从哪儿可以看出他是好朋友?
注意到酒了吗?这只是一杯普普通通的酒吗?这是一杯怎样的酒啊? 引读:这是一杯离别的酒──生读“劝君??”
这是一杯祝福的酒──生读“劝君??”
这更是一杯连心的酒啊!──生读“劝君??”
3.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此次分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这一别,朋友要到哪里?(屏显:元二出使安西图。)从渭城到安西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也要走整整半年的时间
4.当时的阳关以西又是什么样啊?(播放视频)
(画外音:这便是当时的阳关以西,满眼的荒漠,满目的荒凉,陪伴他的只有那无尽的荒草,除了荒漠还是荒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
此刻,身为好友的你,有什么话要对元二呀?
师: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
师:渭城这儿有喝不完的家乡水,听不完的家乡话,安西那儿——举目无亲、乡音难觅
引读: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所以的牵挂、所有的担忧统统化作——生读“劝君??”
5.正所谓千言万语化作薄酒一杯,一切尽在不言中,来,朋友,举起酒杯吧!——生读“劝君??”
6.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喝完这最后一杯酒,元二就得起程了,让我们一起举起酒杯,再送送元二吧!(配乐诵读)
7.喝下这杯酒了吗?什么滋味?(板书:情)
自古至今,有了情,文字才有了生命的活力;有了情,人间才有了万古不朽的诗篇。
8.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的几年后就去逝了,没想到,此次一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再一起吟诵这首诗,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师生共读。
五、课外拓展
1.古诗当中,关于送别这一话题留下了很多名篇佳句。你在课前还搜集了哪些送别诗?能不能用今天学习的平仄式诵读法来读一读。
2.(示《别董大》)这里有一首老师非常喜欢的送别诗,用平仄式诵读法练习读一读。
3.是啊,“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同学们,你们即将离开母校,开始新的生活,老师就把这句诗作为临别的礼物送给你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青青的,绿绿的,软软的,香香的,要问是什么?羊儿最爱它。”
2、揭示谜底小草,问:小草,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你对它有什么了解?
3、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草有关的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板书课题)。
4、指名读、齐读生字“赋”。师简要解释“赋得”是诗的一种体裁。
5、从“古原草送别”你知道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自由练读诗题、指名读、齐读诗题。
二、初读古诗
1.自由练读古诗,圈划生字,读准生字。
2.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⑴出示字卡,指名读,师正音。
⑵出示词语卡片“一岁、枯荣、荒城、离离、萋萋、烧不尽、侵古道、满别情”,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解释 “荒城”——是指荒凉、人烟稀少的城。
3、师:同学们的古诗都读得很准确、很通顺。刚才我们看到诗题里面写了“草”和“送别”两个方面的内容。现在咱们先来看看写草这一部分的几句诗。
三、品读古诗
(一)学习前四句诗,学生自由表达,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自由读一读1、2句诗。看看还有没有你不明白的地方?
2、根据学生质疑,相机引导学生结合图文感悟 “离离”、“一岁”、“枯荣”。指名读、齐读1、2句诗。
3、学习3、4句诗,(师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烧不尽”是什么意思?
4、大火一烧,明明烧尽了,为什么诗人却说“野火烧不尽”呢?
(板书:烧不尽? )
5、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小草?引导学生读中品悟小草的顽强。
6、师:是啊,作者写古原上的草是多么的茂盛,多么的顽强啊!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四句诗,一边读还可以一边想象这样的画面。
(二)学习后四句诗,学生品悟想象,指导朗读
1、我们再来看看后面四句诗,在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草原上,诗人在干什么?
2、(课件出示5、6句诗)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远芳”、“晴翠”,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3、(CAI:出示7、8句诗)在这么美的情境之下,诗人在做什么?
预设:
生:送别朋友。
人生自古伤离别篇二:诗句练习
诗句练习
1、六年时光即逝,如白驹过隙,请你写出两句关于时间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句你最喜欢的关于学习方法的名言:________
3、给予是快乐的,正如古人所言:送人玫瑰,___。
4、好多革命战士为了革命,英勇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这句名言正是他们的写照。
5、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6、奶奶虽没有念过书,但很讲道理,也会教育我,真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毕业在即,张明竟然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仍成天不把学习放在心上,你能用学过的诗句来劝他:“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师常用_____代诗人______的诗句来教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我们想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很自然的想起_____代诗人____的诗句:“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佳节在即,而爸爸却出差在外,你想用____代诗人____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爸爸的怀念。
11、“人生自古伤离别”,可是,高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却让人乐观,对前途充满向往。
12、同学打架,打得不可开交,你想用“,”这句诗来劝他们和睦相处。
13、复习太辛苦了,可我一想到“,______” 这句诗,我有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
14、要毕业了,想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送给老师,正是他们的付出,换来了今天我的优秀。
15、春风又__,明月___。这句诗选自____代诗人的
《______》表现了诗人浓浓的______ ____,传说作者在写这首诗曾用过“_____、_____、_____”等字,你觉得作者选择“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晴览湖光,水面波光粼粼;雨观山色,水雾迷蒙,飘飘渺渺。”看到这番景象,让我想起诗句“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六年来,老师、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离别时,我不禁想起古人送别朋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人们常说“当局者迷”,_____代大诗人_________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 ,_____。”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19、我的红领巾让我找得好苦,差不多宝把整个房间都找遍了,我打开书包一看,没想到红领巾在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填上合适的诗词、谚语、歇后语等)。
20、漂泊他乡的老人,回到久别的故乡,可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此时的感慨。
21、看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着眼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句)
22、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在艰难的环境中不失凌云之志,顽强追求,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句)
23、我国有句名言说坏事虽小但不能去做,做多了就变成了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它小就不去做,再大的好事都是从点滴开始的,这句名言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相隔万水千山,但友谊的纽带却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
25、对对子:人有悲欢离合,______。 鸟语对_,盛夏对_____.
26、《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在一首词中写道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
27、六年里,同学们不少文质兼美的课文。我仿佛跟着作者来到“草原”,不禁想起________ ___描写草原的诗句。
人生自古伤离别篇三:四年级语文上册20.古诗两首
课题:20.古诗两首 .
备课教师: 焦晓琼修改教师:张娜
板书设计:
20 送元二使安西 雨 客舍 柳
友谊深
故人 ---酒
相关热词搜索:自古 人生 伤离别 作文人生自古伤离别 多情伤离别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