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详解(8)|发展经济学重点归纳
发布时间:2018-11-0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1、提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 舒尔茨提出,主要探讨人口素质或质量的提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问题。
舒尔茨是一个农业经济学家,他从农业经济发展研究当中有一个发现。当时他主要对美国的研究。他发现促使美国生产力迅速提高和农业生产力迅速增加的重要原因不再是传统的土地以及人口数量或者资本收入的增加。而是取决于人的能力和技术的提高。这样,舒尔茨就提出了与传统经济理论不同的观点,在第二章讲了许多经济增长理论,当时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的经济增长必须依赖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加。现在据舒尔茨的研究,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发现,对现代经济来说,人的知识能力和健康水平也就是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数量的增加要重要的多。基于这样的观点,他才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
2、含义: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它是一个无形的东西,不仅仅有量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是质方面的因素。从量上看,人力资本相当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个时刻劳动力的人数。而从质量上看,主要指的是劳动者的素质或工作能力甚至一些技术水平和工作的熟练程度。
3、贡献:形成了西方经济学中完整的资本定义(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物资资本主要体现在物质产品和生产资料上的资本,而人力资本主要体现在劳动者本身的一些资本,更注重人的因素。
人力资本的形成
通过投资形成;投资途径是多方面的:
1、智力投资——教育
智力投资可以提高人的智力、知识、能力技术水平这些方面,在不同国家可能有一些差异。主要方面包括儿童早期进行教育(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包括正规划的教育以及社会上的一些职业培训,专门技能培训等等。
2、健康投资
健康投资包括多个方面。比如穿衣、住房、医疗服务、营养卫生和自我调养等等。有关身体保健方面的支出。
相关热词搜索:2018年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详解(8) 自考发展经济学真题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