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世事无常
发布时间:2017-01-26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人生世事无常篇一:太精辟了:人生应该怎么过
《人生应该怎么过?写得太好了!》
001.每一个今天,都将是明天的回忆。1440分钟,做该做的事,见想见的人,吃好吃的东西。丢开烦恼,认真欢乐,尽情分享,让今天成为最棒的回忆吧。
002. 生活从来都是美好的,如果你感觉不到,只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去体验。我们不是生活的智者,但我们追求生活的智慧。简化烦恼,增加你的快乐!
003.酒:少喝开胃,多喝酒醉;事:少管为美,多管遭罪;烟:少抽解闷,多抽伤肺;情:少留才对,多留心碎;话:少说为妙,多说受累。 004、做人低调,说话重要;做事低调,努力重要;感情抓牢,缘分重要;生活平安,快乐重要;时间溜走,意义重要;沧桑岁月,朋友重要;人生
在世,知足就好!
005.为人在世,一个“笑”字。 笑对名誉,不争;笑对邪财,不取;笑对生活,不求;笑对波折, 不恼;笑对权贵;不卑;笑对人生,无拘;笑对得失,无忧。
006、人生,该说的要说,该哑的要哑,是一种聪明;人生,该干的要干,该退的要退;是一种睿智;人生,该显的要显,该藏的要藏;是一种境界。。
007、在一起一年在街上拉手那是恋情,在一起五年还能在街上拉手那是感情,在一起十年在街上拉手是亲情,如果三十年后还能一起拉手在街上散步那才是爱情。
008.孔子曰“智者乐水”。老子曰“上善若水”。禅语曰“善心如水”。我曰“人当学水”。人在世上不顺多,当学水之能潜、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灵活、善
变,适镜而生,适镜而居,善待一切,不妄求环境适应自己,而善使自己适应环境。祝君人生处世当如水。 009.在家顺,在外顺,心顺意顺,工作顺,前程顺,一顺百顺,天地顺,人情顺,风调雨顺,现在顺,将来顺,一帆风顺,顺顺日祝你一切都顺!
010.人生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折腾,二是忽悠。饭桌上折腾,叫应酬;工作上折腾,叫奋斗;打电话忽悠,叫联络;发短信忽悠,叫问候。闲来没事,忽悠你一下。
011.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情是一点一点换回来的,人生也是这样一页一页真实翻过来的。
012.人生准则:可以相信别人,但不可以指望别人;不要拒绝善意,不
要停止微笑;错误可以犯,但不可以重复犯;批评一定要接受,辱侮绝对不能接受。人生境界:1、自律境界:无功不受大绿,无助不受大礼,无胆不挣大钱。2、生活境界:常与高人交往,闲与雅人相会,乐与亲人分享。3、事业境界:尽心负责无憾,养家小康无忧,自己开心无悔。
4、感情境界:风流别下流,喜新别厌旧,互帮别拖后。
013.不是所有的爱情,是你好我好就能一起走好;不是所有的事情,是你努力我努力就能达到目的的。有时候,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中间的过程,要学会珍惜。
014.你要明白:心灵有家生命才有路;漂泊不等于自由;创伤是成熟的捷径;孤独时最能找到真实的自己;生活简单就迷人,人生简单就幸福;学会简单其实不简单。
015.与人和谐相处的方法是:一、忍一句,祸根从此无生处。二、饶一着,切莫与人争强弱。三、耐一时,火坑变作白莲池。四、退一步,便是人生修行路
016.人生座右铭:做事潇洒一点,看世糊涂一点。忘记年龄,忘记过去,忘记恩怨。拥有真正爱你的人,拥有知心朋友,拥有向上的事业,拥有温馨的家。愿你幸福!
017.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方向;只有拼出来的成功,没有想出来的收获;只有干出来的事业,没有想出来的辉煌;请相信,成功是努力得来的。 018.人生的巨笔由你自己握住,是泼墨卷袖书还是凝神挥毫著,所经历的是曲折离奇,还是平淡无味,其实都是取决于自己怎样把握;祝你又能够有成功人生!
019.朋友不一定时刻一起,但一定真情真意;朋友不一定常常联系,但一定惺惺相惜;朋友不一定永不分离,但一定彼此惦记。
020.生命的画布,需要自己彩绘,生命的乐趣需要自己创造,成功的道路需要自己去走。
人生世事无常篇二: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人生唯一能预知的就是世事难料,你在慢慢长大,却并不觉察身边的亲人正在慢慢变老乃至死去,总有一天你会要用欲望去置换感情。生活的美好与残酷便在于,真情永远有效,只是每人都有各自命运的期限。人生是一连串的未知和不确定,有多少人能妥善地分析出人生存在的风险? 又有多少人做出了相应的风险规划呢?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我们要开心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能帮助别人时,不要吝啬自己的爱心,能放松自己时,不要在意别人的非议。祝您好运!
人生世事无常篇三:人生无常,一切皆苦
人生无常,一切皆苦
——浅析《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之苦
摘 要:人生无常,一切皆苦。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随着佛教的广泛、
深入传播,士大夫的诗歌中更是充满了感叹无常的忧郁与无奈。在佛教的基本
人生观影响下,中国诗学充满着浓郁的佛家风味,如《古诗十九首》中浓厚的
人生悲戚色彩。
关键词:佛教;人生无常;一切皆苦;古诗十九首
人生充满苦难,而苦难又是从何而来?人生无常,一切皆苦。人们常常不明白苦难的根源,总是想方设法希望可以消灭苦难本身,结果百般的努力却是换来徒劳无功,于是陷于苦海而无法自拔。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这是佛教对人生的总的价值评判,是佛教的基本人生观。一切皆苦则是佛教的出发点。佛教自传入中国开始,就对中国士大夫形成了颠覆性的影响,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候,随着佛教的广泛、深入传播,士大夫的诗歌中更是充满了感叹无常的忧郁与无奈。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古诗十九首》,解读佛教人生观的烙印下的诗学感伤、诗学感叹,以及该如何做到苦海人生的自我解脱,以此说明佛教给中国诗学带来的影响。
一、“人生无常”的诗学感伤
“佛家认为没有觉悟的人生是充满苦难的。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浩浩长河,流的是苦泪;巍巍宫殿,筑的是苦骨;嗨哟号子,发的是苦声;灿灿华服,织的是苦丝,??总之一切皆苦。”[1]人们因为没法理解真理,所以时常作茧自缚,因而流转生死,死死生生,永远受苦。人生是痛苦的,生命是虚无的,所以人生是无常的。佛教讲人生之苦,重要的一点指生命无常的痛苦。它给中国诗学注入了生命易逝、人生如梦的感伤情怀。
生命无常,转眼即逝。一切存在都是暂时的,没有永恒的存在。有生命的人生也是一样,只是一种暂时的存在,也难以超脱有生必有死的变易无常规(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人生世事无常)律。古诗十九首之三《青青陵上柏》的第二句“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2]意为天地如此广阔,何其永恒,而生于天地之间的人,却像出远门的旅客,那样匆忙,也就是每个人不久都即“归”(死)的意思。《今日良宴会》之四中的一句“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说人生一世,有如旅客住店,又像尘土,一忽儿便被疾风吹散。也是生命短促之意。当汉末社会的风风雨雨,将下层的士子们恣意拨弄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生命的真谛进行思索。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过去有老修行说:“今晚临睡脱了鞋,不知明早能否穿。”或说“这口气咽下去,也不知能否再有下口气吐出”[3],生命就是如此脆弱,死亡会随时来临。“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古诗十九首之十一《回车架盐迈》是诗人的反复思考,他说在短促的人生途中,应不失良机地产身显荣,因为人不能如金石之永固,所以他认为只有“荣名”才能在人的身躯归化于自然的时候还能安然留存。其中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驱车上东门》之十三)同样表达出作者摆脱不了为生命之谜而苦恼的世纪性的烦愁。
后世至今世的幸福靠的是今生今世的善德善行因缘,今生今世能不能积极有
效地发挥利己利众的有益作用,靠的是对自身生命无常规律的认识和自觉。因此佛教把认识万物无常、人生无常看做是向积极的方面发展的精神动力。
二、“一切皆苦”的诗学感叹
人由自我的利益观点去考量一切事物,凡是对我有利的就乐;凡是对我们不利的就苦。但现前有利的乐,也是形成将来苦的原因,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一切都会有生、住、异、灭的运行法则[4],先前美好的事物一定会有变异、变坏、变灭,因而产生与心所喜欢的事物别离之苦,今天的美丽、年轻、强壮,就会是将来不再美丽和年轻时的苦的原因了。所以,佛陀说:一切皆苦。
在佛教来说,一切皆苦的苦,是指苦恼、痛苦、苦逼的意思,而苦的性质可分为三种:苦苦、行苦,和坏苦。苦苦即是痛苦、苦恼的感受,这里则衍生了人生的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八个苦是大原则,归纳了人生最痛苦的事,讲深刻的有十二苦,八苦再加上愁、悲、、忧、恼四苦,十二个大原则[5]。人生是痛苦地活着。
“老苦”对中国古诗的影响,便是“嗟老伤逝”情绪。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
首之一《行行重行行》)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古诗十
九首之《冉冉孤生竹》)
佛教的“求不得苦”,反映到中国诗学中,则是求官无门、仕途失意的萧骚不平。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
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古诗十九首之七《明月
皎夜光》)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
望,双阙百余尺。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古诗十九首之三《青青
陵上柏》)
佛教的“爱别离苦”,反映在中国诗学中,就形成了咏叹亲友分别的主题。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
长,会面安可知。(古诗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
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
语。(古诗十九首之十《迢迢牵牛星》)
八苦的最后一苦“五阴炽盛苦”在诗学中的反映,一般体现为深闺寂寞的无奈情感。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古诗十
九首之《青青河畔草》)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贴切地反应出佛教所说的“一切皆苦”,通过表现各种苦,来表达诗人自身的感叹。
三、苦海人生的自我解脱
佛教揭示了生命的本质,是为了解脱它,即所谓离苦得乐。佛告诉了我们人
生的苦,并不是说本来苦,我们知道一切都是无常的,快乐是无常的,痛苦是无常的,生是无常的,死是无常的,所以一切都不必过分执着。佛是要用自己的方法教我们修持,跳出人生之苦,得到极乐,这是佛的目的。一切众生的要求,都想要跳出痛苦,而人生的目标就是离苦得乐。
《古诗十九首》中“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等诗句皆是诗人们声言要把握短暂人生而及时行乐而发出的感慨。为什么不快马加鞭,先踞要津呢?为什么不秉烛夜游?斗酒娱乐、驾车出游??是啊,既然人生短促,一切皆苦,人就活这么一辈子,为什么不苦中作乐呢?
佛教认为人生无常,一切皆苦,于是想“寂灭”中寻求解脱之道。与之同途异归,诗人则从人生之苦走向“及时行乐”。佛教启发他们认识到“人生无常”、“一切皆苦”,就是发现人生皆苦的现象、事实,以及找到解决苦得方法,这就是佛陀立教传教的出发点和目标——“人生痛苦——解脱”
从上分析,虽在表面看来,佛教与诗各不相干。前者属于哲学,后者属于艺术,但两者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注重对人生的领悟。佛教关于人生是苦海的悲剧精神给中国诗学带来的是凄切之美,如《古诗十九首》中浓厚的人生悲戚色彩。因着佛教对中国古代诗人的影响之深,他们才能创作出充满着浓郁的佛家风味的诗句。
参考文献:
[1]张伟胜. 传统人生哲学智慧散论 [M]. 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13
[2]杨效知. 古诗十九首鉴赏 [M].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
[3]多识·洛桑图丹琼排. 活佛说佛:佛教理论框架及其导读 [M]. 兰州市: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178
[4]蔡志忠. 漫画佛学思想 [M]. 北京市:商务印书馆,2009,78
[5]太生. 商外听禅:一位商业领袖的禅课笔记 [M]. 北京市: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143
相关热词搜索:无常 世事 人生 人生无常 世事难料 世事无常人生反复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