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党课

发布时间:2020-09-06 来源: 民主生活会 点击:

 如何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党课

  一要提振精神

  我们有些基层干部在相互攀比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政治意识弱化,进取思想淡化,理想信念丧失,精神萎靡不振,有的思想颓废、消极空虚。有的感到基层工作环境差,工作量大,工资福利待遇低,有的认为如今这年代,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只要不犯大错,组织也奈何不了自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状态消极,生活状态懒散,缺乏党员干部应有的朝气与活力。

  还有一些基层干部忙于找关系、寻路子,一门心思往县直单位借调,总想着可以离家近一点,工作轻松一点,麻烦事少一点,我们的村现在连包村干部都用的是公岗人员,都借调走了。上述种种现象导致现在基层一线肯干事能干事的同志们都是身兼数职,甚至是十数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可以想象他们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5+2”“白+黑”成为了他们的一种工作常态。

  同志们呐,大家认为这种现象正常吗?合适吗?大家在喝茶聊天的时候,知不知道我们还有好多同志在忙碌的工作,大家吹着空调,看着报纸的时候,知不知道我们有多少同志在顶着炎炎烈日走村入户。这种现象大家又怎么看?在面对面的时候,我们可以无愧于心的说一句“我们是战友,我们是同志”吗?

  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总是需要点精神的。”作为身处基层一线的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并大力发扬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

 的工作作风。目前,基层相对而言,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的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和恶劣的环境,我们与其怨天尤人、萎靡不振、思想颓废,不如调整心态、笑迎困难、振奋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调动我们自己的智慧,更有利于克服我们眼下的困难,否则,只会使自己陷入更加被动更加尴尬的工作局面,抑或寸步难行。

  干部有精神是来自讲规矩、讲党性的刻苦垂范,是守法用法、依法律己的自觉规范,是干部干事不出事的重要保障,干部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事业;有多大的精神劲,就能干出多大的成绩。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根本在于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

  良好的干部精神状态是一种乐观积极、永不服输的干事心态,是敢于担当责任、挑战艰险的非凡勇气,是支撑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李克强总理在吉林长春主持召开东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时说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干部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这就向我们释放的一种信号,就是要对于忽视民生、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动刀子、出重拳、公开曝光,坚决追责。

  二要坚定信仰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的信仰。”

 共产党员的信仰又是什么呢?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对信仰的忠诚和实践,始终是共产党人不变的魂。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正是因为信仰,共产党人才能引领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走向民族复兴,从苦难走向辉煌;正是因为信仰,才有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等革命先烈英勇不屈、慷慨赴死的浩然正气;才有孔繁森、焦玉禄、杨善洲等老一代共产党人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洁白朴素;才有沈浩、毛丰美等新一代共产党人“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不懈斗志;才有雷锋、郭明义等众多的普通党员尽职尽责、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

  而在当今社会上,面对着汹涌而来的金钱崇拜、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一些人开始说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是理想化的、是不长久的。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坚守崇高信仰,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习近平总书记更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做到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作为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我们必须要在思想追随中坚定信仰。“志在顶峰者,不会半坡退却。信念迷失者,常有歧路彷徨”,信仰的力量来源于真理的力量。如今我们的党已经走过了 96 个年头,从战争年代的浴血奋战到和平年代的经济发展,无处不在证明着我们党所坚信的马克思主义是崇高的、健康的、科学的、进步的信仰。

  而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他的精神世界一旦得到正确理论的武装,思想就会发生升华,从而变得眼界开阔、志向远大、境界高尚。因此,共产党员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跟党走”的定力,在追随科学理论、指导自身实践中铸魂固本,夯实信仰之基。

  当前,我们的主要工作是脱贫攻坚和“爱国卫生运动”,各种矛盾交织,各种问题丛生,更加需要我们基层的同志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政治信仰。我们的村两委,在这次环境整治攻坚行动中,攻坚克难,耐心细致地做老百姓的工作,拆除了违建 23 处 1200 多米,在脱贫攻坚产业转型上,为我乡乃至全县的中药材种植的推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村党支部是我县连续多年的先进基层党组织,有这样的党支部,有这样的党员干部,何愁干不成事。这才是真正的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困扰面前不压头,在困苦面前不叫屈。再看我们有些村,拆违治乱没动作,脱贫攻坚没办法,还有的对拆违治乱心存抵触,产业发展裹足不前,更有甚者,县乡两级、包扶单位积极出谋划策,但件件都得不到落实。

 这样的工作状态,这样的执行力还怎么能保一方稳定、保一方的发展?每天无所事事,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做不了,一天混一天,一年混一年,叫老百姓怎么看我们?还怎么让老百姓支持我们?我们还怎么能挑起带领全村百姓致富增收的重担?

  今年是换届之年,在这里我忠告那些每天“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各村主干,要么趁早让位给那些肯干事、能干事的同志,要么就要痛定思痛、振奋精神,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好排头兵,树立我们基层一线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千万不要一意孤行、肆意妄为,将自己推向老百姓的对立面,最后落得继坏了自己的名声,又损害了我们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口碑!

  三要加强学习

  我们大多基层干部平时不注意看书读报,不注意学习思考问题,不注重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缺乏持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许多同志在民主生活会开展自我批评时说:“平时不注重政治理论和业务实践学习”或者说“岁数大了,学习现代电脑办公力不从心了”。但我看好多同志手机微信等游戏软件玩的挺溜,但遇到一些需要在电脑上操作开展的工作却以不会、不懂推三阻四,到底是不想学还是学不会,到底是不想干还是干不了,这都是一目了然的。

  学习是一个人提升自我、挑战自我,创造辉煌、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学习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学习不能

 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能为社会做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力的强弱。

  古今中外,大凡有所作为者,无一不是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的典范。作为基层干部,越是工作繁忙,事情繁杂、任务繁重,就越要注意以谦逊的态度、顽强的毅力和科学的方法加强学习。既要坚持学习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又要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和业务知识,还要学习借鉴他人和外地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

  我不止一次听说,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村民在咨询一项政策时,村干部更多地是说:“我不清楚,你找乡政府问问吧”,村一级是执行各项政策的最前沿,村主干就是政策宣传最前沿的哨兵,站在服务老百姓最前沿的我们,宣讲政策一知半解,执行政策稀里糊涂。

  怎么能抓好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怎么能保证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落地生根,又怎么能保证老百姓最大限度享受我党的发展红利?如果每个村子都这样,那么老百姓选举我们这些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还有什么用?我们又怎么对得起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

  那么,作为基层干部该如何科学有效的开展学习呢?

  首先,要抓好理论学习。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每天从事的就是基层工作,基层工作关系千家万户,意义重大。习近平同志在《关键在于落实》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而基层工作开展得好与坏,关键在广大基层干部。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农村的变化也越来越显著。

 基层干部要做好工作,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工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

  抓理论学习,要向书本学习,要领会习总书记治国方略、讲话精神,还要兼顾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只有学得多了,大脑才会充实,工作才会有理论指导,才不会偏离方向。

  其次,要向实践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基层干部,光有书本知识远远不够。还要在实践中学习,努力提高干事本领。一定要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否则就会出现习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提到的“书呆子”现象:纸上谈兵、理论脱离实际,不能知行合一,危害长远,影响恶劣。基层干部要走到田间地头,立足实干,不断提高在一线实践现场精心学习理论、总结反思经验、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提高在社会各层面、各种形势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要向群众学习。群众是智慧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联产承包等许多新鲜经验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创造。要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单凭领导干部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智慧和才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才能应对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在农村工作,即便你学历在高,书本知识再多,不虚心向群众学习,工作依然难有起色。俗话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广大的人民群众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勤劳、勇敢、质朴,还有他们

 独特的文化。所以,基层干部一定要深入到群众中去,接地气,接人气,要入乡随俗,会说土话、懂人情世故,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与支持。这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如果跟群众搭不上话,怎么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群众办事?

  基层是大舞台,一线是大熔炉,实践是大考场。基层干部要坚持“仰望星空”,学好理论知识,也要坚持“脚踏实地”,深入基层“接地气”,让各项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富有实效,在基层工作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四要严格自 律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古人以清正廉洁为宝,借此明悟修身,受人称颂,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古人云:君子责己,小人责人。从古至今都把能否严于律己当作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高下的标准。自律,就是严于律己。它是与监督对立,更强调自我约束和自觉规范的一种意识。自律,就是要在思想,品德,行为上从严要求自己。

  怎样才称得上是严格的自律呢?

  就是以律人的标准、以律人的心态自律。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管理自己,完善自己。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律己,就是明白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你可以做什么,你不能做什么。律己可以显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文化水平。你可以做人认为最好的自己。但你必须倾听别人的建议或评价,或许他们代表不了全部,但至少可以代表部分人的感受,它可以让你明白需要朝哪个方向努力,需要放弃哪些,渐渐的提高你自己。

  由此可见,怀有律己之心,关键要恪守一个“严”字。律己贵在自觉从严,贵在处处从严、贵在持久从严。“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说到底自律是一种克制,是一种反省;它更是一种风度,一份超越。会自律的人,一定会进步,会自律的人就会驶向成功的彼岸。人生是舟,自律是水,以水推舟,方能扬帆万里,驶向自己人生价值的彼岸。自律是一个人优良品质。一个人要担负起责任,没有这种品质是不行的,怀有自律之心的人必须具备这样的品质。

  有人认为我们的基层生活是这样的,喝茶、聊天、上网游戏,其实我们的基层生活是这样的起早贪黑、风雨无阻。

  受工作性质的影响,基层干部的工作机动性较大,为此,广大基层干部一定要对照党员干部的工作标准和生活要求,进一步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心态,进一步增强规范意识和自律意识,始终坚持事事、时时、处处讲大局、讲原则、讲奉献,以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始终坚持并大力发扬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和克己奉公的优良作风,不断提高勤俭办事能力和自我抵御能力;

 始终坚持立足基层实际,立足本职岗位,真心实意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自觉自愿地把坚持工作原则与主动热情服务结合起来,对群众反映的事项不推、不压、不拖、不躲,依法行政、秉公办事,清廉从政、务实为民;认真贯彻并严格执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若干规定,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地位观、事业观和利益观,努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重塑基层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五要敢于担当

  2014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特别嘱托党的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习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的谆谆告诫,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其中,敢于担当是从政准则,是每个领导干部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那么什么是担当呢?接受并负起责任就是担当。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担当;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担当;朱镕基“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担当;谭千秋老师在教学楼坍塌之际,用自己的生命作支撑护住学生也是担当!

  由于各种原因,在党员干部当中,特别是在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当中出现了一些不作为、不担当的不正之风,主要表现在工作中存在应付心理,缺乏工作主动性,满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混日子,

 缺乏责任担当意识,工作中对需要承担责任的问题,不是想方设法积极主动去承担去解决,而是将矛盾上交,能推就推,能躲就躲,怕得罪人,到处做“老好人”,对自己有利的事才去干,对自己不利的事绝不干,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对待工作,有的明知不对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经常能听到他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多做多错,不做不错”,“不急,天塌下来有高个的顶着”。

  前段时间我们每个村下发了 3 万元临时救助款,公示期间,有老百姓对村干部说:“我觉得这次临时救助评议的不合理,能不能跟我解释一下?”。我们的村干部却说:“村民代表会都定好了,不能变了,你要觉得不合理了就去乡政府反映吧”。

  同志们,公示是为了什么,公示不就是为了发现问题、让老百姓反应问题,进而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力争将各项政策贯彻执行的更公平更公正吗?我们这样简单粗暴的处事方式,怎么能不激化干群矛盾,老百姓怎么能不反感?反过来想一想,我们都是全村党员或者百姓选举出来的带头人,身上承载着全村百姓的信任与希望!而我们呢?选举之初,可以把百姓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信誓旦旦为百姓谋福祉,当选之后,马上和百姓拉开距离,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继而派头十足。为官不为,严重损毁我们基层干部的形象。

  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每一名领导干部,无论出身怎么样,但大家都有一个相同的身份——群众,我们都是来自于群众,所以一定要心中装着群众。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脚丈量民

 情,用心化解民忧,只有心里装着群众,办事才能想着群众,如果放不下架子,把“血肉联系”只喊在嘴上,把“打通最后一公里”留在纸上,无疑是没有把群众放在心上,我们也就不可能干实事、干好事、干成事。“官视民如草芥,则民视官如寇仇。”基层党员干部时刻面临着群众,若心中没有百姓,不仅会让我们丧失民心,更会让我们最终跌倒。

  P35:勇于担当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应具备的良好思想品质。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要做好勇于担当的表率。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事情能敢于负责、勇于主动负责的态度,是对自己所负使命所具备的忠诚和信念;

  其次要能正确认识工作中存在失误和过错,出现了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于承担,坚持原则,积极弥补和纠正错误,各级领导和群众还是会理解和支持我们的,毕竟人无完人,犯错总是难免的。基层干部能做到直面问题、正视问题,不回避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就是我们责任和担当的最好体现。

  我们基层干部是直面人民大众的工作人员,只有自身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自身的价值。因此,我们一定要时刻不松懈,将微小的自己融入到基层工作波澜壮阔的海洋中,为更光辉灿烂的未来而奋斗!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就是大家都要“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

 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才能扬帆远航。

  那么,从现在起,我们每个党员都要把“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变成一种习惯”,让我们都能真正做一个优秀的党员。如果我们党员干部都优秀了,我们乡也一定会建设的更加璀璨夺目!

相关热词搜索:党课 党员干部 基层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