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不是养猪场”应是编党员干部最后底线
发布时间:2020-08-16 来源: 民主生活会 点击:
“机关不是养猪场”应是在编党员干部的最后底线
?《人民的名义》第 36 集描述的光明区区长孙连城为官不为的事情,虽然这个问题被反映到市委书记李达康那儿,那个孙区长也受到了严肃批评,但这位区长大人却”好人”做到底,就是不整改,最后被反映到省委书记沙瑞全那里,于是就有沙书记现场调研。在省委书记与市委书记关于孙连城为官不为的精彩对白中,有一句台词令笔者耳目一新:”咱们各级党委和各级政府不是养猪场,不能养这些糟蹋老百姓粮食的懒猪”。
? ?这是多么精辟的一句归纳啊,他道出了当下极少数党委政府和不少区县的部门机关的一种普遍现象:懒政!占着位置不作为,有意无意割裂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同时也让那些不怀好意的势力趁虚而入,瓦解党和政府的形象,最后达到不可告人的阴险目的。
? ?10 多年前,笔者刚踏入县级部门机关的时候,就特别感受到一种氛围,有人一天到晚忙个不停,而且还常常因为丁点小错挨批评受处分,有人一年到头可以不干一件工作,甚至只有开年终总结会的时候才列到单位光顾一下,却工资奖金一份不少。由于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常导致机关作风建设”一阵风”或”雷声大雨点小”。于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对有些人来说,机关就像干休所、疗养院;对另外一些人来
说,机关就像劳改农场,每一天都是做不完的工作,但是提拔重用却没你的份,因为你做得越多,个人意见怨言也越多,民主测评,你必定完蛋!不过,笔者还没有把那些不做工作的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升级为”糟蹋老百姓粮食的懒猪”。当看到这一集的这一幕情景对白时,仿佛这位省委书记替我出了口气似的,格外惬意。
? ?各级党委政府的机关和部门在编工作人员,原本是人尽其才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干部本应当是有荣辱廉耻的,可是由于管理干部层层”放水”,导致懒政之风久治不愈,甚至让有责任心的人也偃旗息鼓。
? ?难道就没有治庸治懒治拖的办法了吗? ? ?务必实行全员岗位责任制。这是笔者几年前就提过的,可至今没有单位敢采纳,原因众所周知,除非中央一声令下,否则地方上的主政官员谁也不会去得罪一大批人。每一年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目标都签到部门和单位的一把手,而部门单位分解目标则只签给科长(主任)、以及下属单位负责人,那些只要说一声”做不来”就万事大吉的人从来就没有过工作掉饭碗的压力,于是在许多机关都存在白吃白拿的”世外桃源”,而且高枕无忧,无特长成了最优势的特长,这真让人揪心啊!
?
?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也是好办法。基层机关不是规定每 2—3 年就要开展一次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吗?可现在好像不太搞得起来了,为什么?因为报名人数达不到岗位人数正在普遍化。由于镇不住上班不出力不干事这股歪风,机关普遍存在作风建设”向后转”、”向后进看齐”的问题,甚至有能力的人也干脆”雪藏”本事,也装成一问三不知,长此以往,如何得了!因此,必须进行岗位双向选择,没人要的全部召回待岗学习几个月,待岗期间只拿基本工资,之后如果还不能胜任工作,那就降级使用。《人民的名义》电视剧已经给各级党委政府出了金点子。
? ?滕出环卫清扫保洁岗位给无能力的机关干部备用。现在全国绝大多数县城都实行了清扫保洁市场化,由政府出钱买服务,各清扫公司招聘的环卫工人呢?工资享受的是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地扫不干净还要被扣钱,我们每个县(市区)为何不能滕出 20 万平方米作为灵活使用面积,让那些上班无事干的家伙去扫地,去节约财政资金。事实上,如果按每人 5000 平方米作业面积计算,20 万平方米可以安排 40 个机关干部轮流出去体验环卫工人风吹日晒的辛苦。而在中国任何一个编制齐全、人口总数超过 50 万的县,天天耍着当看客的机关干部远远不止 40 人这个数。
? ?对”糟蹋人民粮食的懒猪”就是要狠一点。我们不能再用”诓孩子”的办法对待他们,而应该严厉处罚,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对
我们的工作增加满意度。做人要有底线,这是国家对公民的要求;干工作要有起码的职业道德,那就要爱岗敬业,这是对机关干部的要求。任何一个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不会容忍吃白饭现象长期存在吧?为什么在我们的机关却是持久的暗流。
?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被人民所喜爱,是因为除了演技和情节,更有该剧深刻暴露了体制内至今没有克服的种种问题。既然人民有呼声,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就该痛下决心,让这些”懒猪”也或叫做”寄生虫”有点危机感。不要等到他们某一天耍出不治之症的疾病来,他们的家属拖儿带母地找党委政府上访,把”你们没有加强对他们的监管,才使他们耍出了病”作为上访原因,真有这么一天,那才可笑呢!
? ? ? ?(作者:都江堰市城市管理局纪检监察室主任)
? ?
热点文章阅读